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事业单位来讲,做好内部管理工作才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增强竞争力。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是重中之重。因为会计内部工作是保证事业单位经济发展和财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现如今,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工作现状上可以看出,其不足方面还比较突出,现本文主要对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和其内部控制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事业单位的资产构成比较复杂,其中国有资产的数量相对较多,其安全性和完整性是事业单位得以顺利经营的关键。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是决定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完善,做到工作的长期性和规范性,将工作效率和预期的效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舞弊现象。
1.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
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信息核算或者是数据上报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信息不科学,不准确的现象,长此以往,会计工作的价值和效率逐渐下降,所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得到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对于会计工作来说,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来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会计工作人员本身和相关的会计工作准则。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事业单位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另外,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控制工作,有助于明确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状况,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优化,进而提升国家资金的利用率。会计制度的确立和实施,能够大大地减少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对于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要实现账目的统一和完善,对事业单位的总账和报表等进行严格地控制,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的指导。
2.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第一,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不被重视。在实际的工作中,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单位的账目以及明细等进行管理和控制,为单位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提出重大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从现如今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上来看,会计的内控工作往往被忽视。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运行规律还停留在社会发展中的某一阶段,管理思想和观念还比较落后,只有在管理工作出现某种问题之后,才考虑到事业单位会计的内部控制工作,可见,这是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弊端。
第二,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达标。现如今,国家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是很高,而且,国家对于会计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久而久之,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无法和社会发展的现状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会计工作人员对于会计工作的认识程度明显不够,在实际的工作中会体现出道德水平低下,职业道德缺乏等现象。另外,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职业道德的缺失也是影响会计工作人员素质的重点。所以说,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工作状态。
第三,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受到财务管理制度的影响。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内部比较简单,管理人员往往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完善导致。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都会按照财务制度来进行自身的工作,因此,财务制度中对于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也比较明显,所以,难免会出现会计基础薄弱的现象。
第四,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事业单位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监督的方面众多,这也是保证事业单位顺利经营的重点。但是对于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来说,是监督和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可见,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受到监督机制的严重影响,出现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其加强重视。一般来说,会计工作中,财务监督、行政等工作的重要性都比较大,一旦会计内部管理工作出现了漏洞,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工作的进程。久而久之,会计内部工作人员就会出现结党营私或者是滋生腐败。虽然,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忽视。会计控制工作的监督机制需要按照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执行。另外,会计内部的监督机制的完善程度和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之间又较为直接的关系。
3.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
第一,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力度。从会计工作的实际中可以看出,会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工作,其系统性比较强,要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其中,对其重要性加强重视。保证会计内部控制工作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才能促进会计管理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应有的意义。
第二,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加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将制度和人相配合,只有二者之间能够相互磨合和配合,才能够做到和谐,提升会计工作的高效性。从某种程度上看,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能够有效的规避事业单位经营中的风险,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特征更加明显。可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些考核或者是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中管理方式中包含着对会计工作人员的选拔,任用和培养等等,以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和素质。
第三,要建立先进、科学的管理目标。目标是指导人们前进的重要途径,要从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状态和性质出发,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观念和价值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前进,提高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态度是保证会计工作高效性和会计环境和谐性的重点。
第四,增强各大监督体系的构建力度。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来说,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状态来做好控制工作,其中控制内容包括政府控制、社会控制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三个重要的方面,同时做好各个工作的建设、协调工作,提升会计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提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等等。
第五,不断完善单位体制。往往在事业单位中发生的舞弊案件,多是因控制不完善、授权多而且监督少造成的。所以,事业单位应建立起一整套人员明确具有操作性强的制度规定。进一步明确相关管理者的职责,构建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约束制度。要确保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决策权利以及基本权威,此外,还应该监督各项经济行为的有效以及廉洁。事实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就如同其的长条木板,这个组合中,往往短板的存在就决定了其的“容量”,而木板之间的密合程度也就决定了它的“持久性”。所以,在杜绝短板以及确保密合度的基础上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4.结论
综上所诉,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一定要做出相对应的修改,从根本上弥补现有体制中的各种缺点。并且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特殊的性质,应该建立出一整套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才能在科学可靠的会计内部控制下全面维护好国家资产的利益,顺利地完成各种社会事业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亚群.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J].广东建材,2009,12.
[2]刘燕琼.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实现[J].财经界,2009,10.
[3]张秉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浅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2.
[4]陈慧娟.浅议如何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
[5]刘一范.论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1,05.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经济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和其内部控制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事业单位的资产构成比较复杂,其中国有资产的数量相对较多,其安全性和完整性是事业单位得以顺利经营的关键。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是决定事业单位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完善,做到工作的长期性和规范性,将工作效率和预期的效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的减少舞弊现象。
1.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
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信息核算或者是数据上报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信息不科学,不准确的现象,长此以往,会计工作的价值和效率逐渐下降,所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得到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对于会计工作来说,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来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会计工作人员本身和相关的会计工作准则。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事业单位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另外,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控制工作,有助于明确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状况,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优化,进而提升国家资金的利用率。会计制度的确立和实施,能够大大地减少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对于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要实现账目的统一和完善,对事业单位的总账和报表等进行严格地控制,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的指导。
2.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第一,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不被重视。在实际的工作中,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单位的账目以及明细等进行管理和控制,为单位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提出重大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从现如今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上来看,会计的内控工作往往被忽视。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运行规律还停留在社会发展中的某一阶段,管理思想和观念还比较落后,只有在管理工作出现某种问题之后,才考虑到事业单位会计的内部控制工作,可见,这是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弊端。
第二,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达标。现如今,国家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是很高,而且,国家对于会计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久而久之,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无法和社会发展的现状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会计工作人员对于会计工作的认识程度明显不够,在实际的工作中会体现出道德水平低下,职业道德缺乏等现象。另外,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职业道德的缺失也是影响会计工作人员素质的重点。所以说,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工作状态。
第三,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受到财务管理制度的影响。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内部比较简单,管理人员往往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完善导致。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都会按照财务制度来进行自身的工作,因此,财务制度中对于会计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也比较明显,所以,难免会出现会计基础薄弱的现象。
第四,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事业单位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监督的方面众多,这也是保证事业单位顺利经营的重点。但是对于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来说,是监督和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可见,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受到监督机制的严重影响,出现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其加强重视。一般来说,会计工作中,财务监督、行政等工作的重要性都比较大,一旦会计内部管理工作出现了漏洞,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工作的进程。久而久之,会计内部工作人员就会出现结党营私或者是滋生腐败。虽然,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忽视。会计控制工作的监督机制需要按照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执行。另外,会计内部的监督机制的完善程度和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之间又较为直接的关系。
3.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
第一,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力度。从会计工作的实际中可以看出,会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工作,其系统性比较强,要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其中,对其重要性加强重视。保证会计内部控制工作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才能促进会计管理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应有的意义。
第二,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加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将制度和人相配合,只有二者之间能够相互磨合和配合,才能够做到和谐,提升会计工作的高效性。从某种程度上看,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能够有效的规避事业单位经营中的风险,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特征更加明显。可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些考核或者是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中管理方式中包含着对会计工作人员的选拔,任用和培养等等,以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和素质。
第三,要建立先进、科学的管理目标。目标是指导人们前进的重要途径,要从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状态和性质出发,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观念和价值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前进,提高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态度是保证会计工作高效性和会计环境和谐性的重点。
第四,增强各大监督体系的构建力度。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来说,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状态来做好控制工作,其中控制内容包括政府控制、社会控制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三个重要的方面,同时做好各个工作的建设、协调工作,提升会计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提示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等等。
第五,不断完善单位体制。往往在事业单位中发生的舞弊案件,多是因控制不完善、授权多而且监督少造成的。所以,事业单位应建立起一整套人员明确具有操作性强的制度规定。进一步明确相关管理者的职责,构建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约束制度。要确保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决策权利以及基本权威,此外,还应该监督各项经济行为的有效以及廉洁。事实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就如同其的长条木板,这个组合中,往往短板的存在就决定了其的“容量”,而木板之间的密合程度也就决定了它的“持久性”。所以,在杜绝短板以及确保密合度的基础上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4.结论
综上所诉,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一定要做出相对应的修改,从根本上弥补现有体制中的各种缺点。并且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特殊的性质,应该建立出一整套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才能在科学可靠的会计内部控制下全面维护好国家资产的利益,顺利地完成各种社会事业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亚群.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J].广东建材,2009,12.
[2]刘燕琼.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实现[J].财经界,2009,10.
[3]张秉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浅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2.
[4]陈慧娟.浅议如何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
[5]刘一范.论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