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课教学融合路径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h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思政课是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是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课教学融合的意义,探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课教学融合的路径,即要拓展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创新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发挥思政课教师专业优势,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面;打造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基础环境,提高认可度和影响力。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课教学融合的意义
  1.能够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互联网时代,西方各路思潮暗流涌动,我国青年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极易受到不良影响的袭扰,如何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抵御文化侵袭,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高职院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越来越重视,将其融入思政课堂已经是大势所趋。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第二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主要践行者,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责不可待。
  现在校的高职学生大多是“00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接触的信息较多元化,内容参差不齐,而且00后大学生对优劣文化的区分能力较差,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冲击,因此,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优秀文化的内涵,接收优质信息,抵御不良文化侵袭。同时,思政教师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更好的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2.能够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所有在校生都需学习的重要课程。但由于之前少数思政课教师水平有限,教学方法古板,以机械灌输为主,导致学生不喜欢听课,课程效果不佳。而在课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加强其趣味性、内涵性,提供不可比拟的教学原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政课堂。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也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思政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首先要充实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动研究其深刻内涵,真正把握其文化精髓,多学习、理解跟思政课契合的文化内容,深入研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将教学研究落到实处,将思政课发展成为学生大众普遍爱上的精品课程,切实发挥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的路径分析
  1.拓展教育教学资源,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思想的认同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合作为教学材料的经典典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并注重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注重习近平用语的学习利用,深挖其中的历史典故的深刻内涵,可以采用知识讲解、视频观看、典故再现互动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结合电视热点文化节目,引导学生能够逐步深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发展为业余兴趣爱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前期铺垫;还可以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者红色教育基地,采用现场讲解或情景再现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同时还要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将思政教育贯穿其中结合讲解,讲出新时代思想的内涵、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2.创新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发挥思政课教师专业优势,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面
  作为学校层面要积极开发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将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相结合,录制上传优秀课程供学生业余时间自学,同时应上传有关传统文化问题的解读素材,以便学生更好理解课程。思政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传统文化节日分享讲解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元素,结合时政热点传播正能量,树立正确舆论导向,牢牢掌握网络新媒体意识形态主导权,深入学生日常生活,真正寓教于乐,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种能够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金课”。
  3.打造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教学融合的基础环境,提高认可度和影响力
  学校宣传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思政教学部门,结合教学特色,制作专题宣传网页、设计宣传板,在学生经常能接触到、看到的显著位置张贴相关宣传标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学生头脑,使学生能够受到积极影响。学校教材编制部门要紧密结合本校学生层次特点积极研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思政教材,将优秀传统文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其中,同时还要结合专业特点,挖掘与专业相符合的传统文化元素,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能够成长成为经得起时间经验的大国工匠。
  三、结语
  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的加深,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所占比重将会逐步加大,而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是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对融合路径的探究也将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路径[J].温沁衡.现代商贸工业.2020(35)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J].黄岩,朱杨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1)
  [3] 浅论如何通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建设[J].王会贞.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11)
  [4]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J].彭浩.现代交际.2020(20)
  [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路径研究[J].牟榆.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2)
  作者简介:张双双,女,1988年11月出生,汉族,山东省德州市,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小空间的居住环境,对家具的尺寸有很大的限制与要求,在满足家具设计的原则前提下,设计出更适应小空间下模块化家具的组合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模块化家具设计的组合方式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空间;模块化;家具;组合方式  1.模块化家具的组合方式研究  拆装式设计是利用连接件或者插接件把零部件组装成整,为了方便运输和增加或间少某种功能进行拆卸和组装。拆装式设计一般存在于板式家具和框架结构家具
期刊
摘 要:为了使种子生产部门所生产的种子质量都能达到“国颁”标准,就必须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特点,从引种源头抓起,对基地、播种、田间管理直至收获,加工、儲藏等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跟踪控制,确保种子的生产质量。  关键词:小麦种子;质量控制;途径  随着国家对种植小麦实行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小麦良种面积不断扩大,小麦新品种更新、更换速度加快,大田生产对小麦“新、优、特”良种用量将会逐步增加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引入6S管理,对高职大学生实训实操教学进行重构,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出发,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提升实训课程的管理水平,促进人才培养的管理效能,不断推动实践教学创新发展。  关键词:6S管理;实践教学;高职大学生  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教学,通过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1]。作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路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常规化的现场宣讲等教学活动已然无法适应现代化快节奏生活,这给社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而计算机技术在社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不仅灵活了人们获取教育资源的时间,也给社区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发展可能。对此,本文将对计算机技术在社区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化应用进行分析,以促进社区教育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听取学生建议,就本科生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探索。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化学史教育,选择学生能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学史教育;多元化教学;教学效果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高等学校各相关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程,该课程有机融合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基础化学课程。它不仅为后续课程,如有机化学
期刊
摘要:我国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的重要需求,职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阵地,应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近年,部分职校承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再度对“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索。本文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训装备、能力评价等多方面谈及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關键词:高技能人才培训;校企协调育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训
期刊
摘 要:贫困是一种必须直视的社会现象,贫困所引发的公平正义、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而想要真正使贫困群体脱贫致富,就需要有产业做支撑,通过产业化扶贫使更多的贫困群众持久且稳定的脱贫,但是当前的产业化扶贫工作还是有些不足之处。本文以S蔬菜合作社为例,通过访谈法了解到S蔬菜合作社在实施产业化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境和问题,即:贫困户易产生依赖心理;S蔬菜合作社市场发展狭小
期刊
一、社会视野下我国现阶段医患关系概述  (一)社会视野下医患关系问题的概念  1.社会视野的概念  社会视野即从社会的角度,在拥有深刻的社会角度洞察力的条件下,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高度来观察和解释社会万象的一种视野。它既可以从人文社会角度去洞察医患关系,也可以从人类社会感性的一面去观察医患关系,还可以站在理性的角度,从社会现实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因此社会视野包含社会层面各个角度,并且更加深刻化、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增速,煤矿产业的规模也出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在这种背景条件下,相关企业的工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形式,需要进一步革新原有的工作方法,改善传统弊端,达到良好的发展目标。本文首先分析煤矿企业工会工作现状,随后阐述主要问题因素与创新改革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企业;工会工作;创新改革  引言:  随着煤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整体经济框架与组织结构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工作内
期刊
摘要:盲人是我们社会中非常庞大的人群之一,具研究表明,目前世界的盲人总人数有18910000人,而我们国家的盲人总数占据世界盲人总和的五分之一,因此,对于盲人群体的生存状况成为了我国政府和社会长期关注的课题。本文立足这一现实情况,对解决盲人出行提供一种设想,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盲人导航眼镜;辨识系统  盲人是指视觉有障碍的人,视障人士主要分为两类,分为全盲和半盲。全盲是指对光失去反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