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84989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阐述了六种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实例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写作话题选择适当的思维导图,构建写作框架、完善写作内容、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写作教学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备受重视,但在实际写作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仍存在落笔困难、思路不清、内容匮乏、缺乏写作框架建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实用性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运用于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文字等建立记忆链接,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具有思维过程可视化、写作内容具体化、结构框架层次化等特点,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写作主题,有效构建写作框架,解决“要写什么”和“怎么样写”的问题。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气泡图”,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在训练学生描写动物、植物、人物等特征时,都可以借助“气泡图”来发散思维,帮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事物,从而较具体地描写事物的性质和特征。例如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单元话题作文教学时,教师先呈现一只鹦鹉,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这只鹦鹉有什么特征。学生分别从颜色、身体特征、能力等方面对其进行描述,教师随之逐步呈现表现鹦鹉各项特征的“气泡图”,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复习巩固了本单元重点词汇和目标语言,鹦鹉的形象特征也更为鲜明,为开展写作做好了铺垫。该单元话题作文为“My animal friend”,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确定思维导图中心,构建自己的“气泡图”并独立写作。气泡图能合理地将事物的各项特点结合在一起,简洁、明了地再现事物的完整特征,有助于学生对事物进行生动描写。随着学习的积淀和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气泡图的内容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作文也将随之更加丰满。
  (二)运用“双气泡图”,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和对照
  “双气泡图”是由两幅气泡图结合而成的,是基本模型。中心的两个事物的特征展开后,有相同、有差异,便形成了上图中的结构。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双气泡图”,可以引导、帮助学生对两个事物做比较和对照,找到它们的差别和共同点是什么,从而使作文内容的条理更清晰。例如,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单元话题作文教学时,要求学生以“Hobbies”为题写出自己和朋友的爱好。一般情况下,学生大都一段寫自己的爱好,一段写朋友的爱好,两者没有交集。如果使用“双气泡图”,则可以通过分析自己与朋友爱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写作有新的思路。
  (三)运用“树状图”,帮助学生分类叙述
  树状图形似一棵倒过来的大树,树根就是主题,枝杈就是这个主题的分类,而树叶就是这些分类里面的具体内容,其基本模型。在写作教学中,有些话题如“生活习惯”“保护环境”“交通规则”等范围较大,能罗列的条条框框很多,但学生反而会感到无从下手,或是在写作过程中思维混乱,条理不清,此时,运用树状图将其繁杂的内容进行分类与归纳,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明确写作层次和框架。
  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单元话题作文教学时,要求学生以此为主题写一篇英语作文,教师就可以运用“树状图”来帮助学生将保护地球的方式进行分类,再罗列具体的方法完成思维导图,最后再进行写作。分类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从“Save water”“Save food”“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四个方面绘制“树状图”,也可以从“should do”,“shouldn’t do”两个方面来绘制。分类的过程也是对主题进行分析,对事物特征更深入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其中根据主题确定了一级子目录,也就确定了每一段落的中心句,如此开展写作,学生能把琐碎的想法围绕中心句串成一条线,学生写来层次更清晰、思维更流畅、内容更聚焦,读者也更容易获取作者的主要观点。
  (四)运用“流程图”,写清事件的先后顺序
  流程图由箭头串联起的大框及大框下面的多个小框组成,用来表示步骤、先后顺序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其基本模型。流程图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一个任务的多个步骤或事物、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及在每个阶段的具体要求或表现形式。如在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单元话题作文教学时,要求学生就“Chinese New Year”为主题,写自己的过年计划。中国的春节时间跨度较长,有很多传统习俗,可做事情很多,如果不理清写作脉络,很容易无法层次清晰地写明过年计划。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构建“流程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如年前做什么准备,除夕有什么活动,年初一又做什么……可以帮助学生把事情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拆分开来,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更清晰,写作内容更具体、更全面,每一段落既独立,又有内在的逻辑顺序。
  (五)运用“多重流程图”,写清事件的因果关系
  多重流程图是“流程图”的升级版,用来分析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它造成的结果,因此也称因果关系图,其基本模型。在叙事作文或看图写故事等写作教学中,可以采用“多重流程图”帮助学生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使学生写作时不只是流水账似的记录,而更多关注事件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从而使作文有条理、有依据,可读性强。例如在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 Then and now 中What a dream! 单元话题作文教学时,要求学生以“What a dream!”为题写一篇叙事作文,可以记录梦中快乐的事情,令人难忘的事情,也可以记录糟糕的事情。“多重流程图”的应用,可以把事件发展的原由和结果清楚、简洁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快速把握写作脉络。理解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这将为以后的学习、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运用“括号图”,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框架
  括号图从主题出发,用括号的形式将整体与局部区分开来,让人对其整体结构一目了然,其基本模型。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运用括号图这一特征帮助学生谋篇布局,明确作文的主体结构,构建写作框架。搭好框架,方可行文有路,思路清晰,有条不紊(郑惠珍、卢金占,2019)。如在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My dream单元话题作文教学时,要求学生以“My dream”为题,写一篇英语小作文。应用“括号图”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框架,明确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写作主题,理清写作思路;在搭好文章框架后,要组织好每一段落的写作内容,把一个大话题化整为零,细分为多个小话题,再各个突破,去构思和形成语篇。有学生根据括号图的特点,从“What ,Why ,How”三个层面构建了“括号图”,写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梦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梦想。文章内容具体、层次清晰、理由充分、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可读性强。
  三、结语
  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发散性、深刻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构思习惯,提升学生的构思品质。教师可以灵活应用以上六种不同的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话题或写作体裁选择适当的思维导图构建写作框架、完善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思维导图变化无穷,随着思维越来越严密,各种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可以结合起来巧妙运用,学生学会了思维导图,也就学会了一种有效的写作策略。
  【参考文献】
  [1]郑惠珍,卢金占.基于思维导图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与实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1):15-18.
  [2]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李菁.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5]徐文娟.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9,19(8):136-139.
其他文献
【摘要】听力,作为英语学习的首要技能,在中考中占比25%,它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执行听力教学,并且跟中考听力来个有效的统一,成了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这样,学生既能积累中考听力技巧,又能真正提高听力水平,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英语环境中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  【关键词】听力;课堂教学;中考听力;有效统一  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在教学上教师的任务是授予学生于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
【摘要】科技进步推进教育信息化,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信息渠道日益丰富,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面不断扩大,教学模式发生改变。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把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放在首位,而构建成长共同体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高效课堂。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应用分析成长共同体如何促进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  【关键词】成长共同体;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一、选题背景  教育迈入信息时代,电子设备如学生平板慢
【摘要】小学语文课本的插图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或是场景呈现,或是表达中心思想,教学中能重视插图的运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低年段部编版语文课本插图为例,谈谈插图的特点与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插图;课堂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象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换句话说,插图在课文中位置举足轻重,使
榜样就在身边,初心引领方向。看得见、学得来的榜样人物是开展主题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惠州市第三中学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榜样就在我身边”专题教育活动,号召全体教师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进一步坚守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格,矢志不渝守住初心,担当使命,努力做一个无愧于新时代的好老师,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一、经验交流,共同
【摘要】随着国家对新材料科技的越来越重视,教师提出在现有丰富的常规材料,废旧材料基础上,应该为幼儿的手工活动提供更多有科技含量的新材料,让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新材料,接触和操作新材料,从而丰富幼儿的认知,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新材料;大班;手工活动;策略与方法  手工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手工活动时,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形
数学课堂是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主阵地。探究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培养数学思维,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新型学习方式正被广泛采用于数学课堂。  一、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确定一个探究主题,通过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围绕主题和情景问题,动手实验、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分析条件、探寻正确答案的学习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师生
本报综合消息 珠海市金湾区教育教研工作探索不止,一直在路上……近日,金湾教研再创新招。珠海市乐晓华名教师工作室在珠海市金湾区金海岸中学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利用网络直播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线下 线上的教学教研,多方求索、突破时空限制,形成跨区域的市际联动、区际联动、校际联动,建立了相互合作与支持的平台。不仅有金湾区的教研员、乐晓华名教师工作室学员及来自云浮市的40位老师参与现场教研活动,还有金湾区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英语的学习活动中的前提就是要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重视学生的体验。“爱种子”教学模式建构“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与主题拓展”的课堂教学体系。语言能力发展从语言的模仿、语言的迁移到语言的创造,不断螺旋式上升。因此,在“I-SEED”教学模式下,我们更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应包含过程的,总结的,组员自评和互评的等多方面的评价。
【摘要】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是一大难题,加上农村学生的阅读面不广,有关文言文方面的知识积累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多读、多背、多感悟是主要的方法,再配以课堂表演,拓展练习,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文言文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兴趣和热爱。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背诵;表演;仿写  人教统编版教材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一共收录了十多
【摘要】文章立足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从师生角度论述思维导图运用于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价值,提出从教师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指导以及课后学习评价等教学策略并进行实际教学,以期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为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名著阅读;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一、当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现状初探  (一)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  当前,初中生对于纸质阅读,尤其是有时代、生活距离的经典名著阅读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