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胃病”对症用药才有效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不经意间已经被“老胃病”盯上了。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20~50岁的人患病率约为10%,51~65岁则高达50%。所以要想和老胃病“相安无事”,对症下药是必要的前提。
  
  吃完饭胃胀——香砂六君丸
  老觉得肚子有点胀,或者经常隐隐作痛;吃完饭症状加重,总是没胃口,打不起精神;舌头边缘有齿痕,这种老胃病就属于脾胃气虚型,可选择香砂六君丸或补中益气丸,健脾益气。
  
  一受凉就胃痛——香砂养胃丸
  很多脾胃气虚型老胃病会“毛病越来越多”,劳累或受凉后也会胃胀胃痛,还经常吐酸水。喝热水或捂着肚子会觉得舒服些,这说明已经发展成了脾胃虚寒型老胃病。常用中成药如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等都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
  总饿却不想吃——养胃舒胶囊
  胃里觉得烧,饿得比别人快,吃得却不多,口干舌红,大便干燥。这些症状说明胃里有虚火,属于胃阴不足型,可选择养胃舒胶囊,可以滋阴养胃,治疗因气阴两虚所致的胃热胀痛。
  
  有口臭常恶心——胃热清胶囊
  老胃病除了上面3种虚证,还会有实证。如果总觉得肚子胀,舌苔黄而厚腻,口苦口臭,还时常恶心想吐,这都是湿热在“作祟”,属于脾胃湿热型,可选择胃热清胶囊,清热解郁。
  
  生气时症状重——胃苏颗粒
  中医认为,肝功能不顺畅会影响脾胃,导致肝胃气滞。如果老胃病经常在人生气、烦躁、郁闷等情绪变化时发作,多属于这种类型。可服用胃苏颗粒、元胡止痛片等具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的中成药。
其他文献
宋初诗坛虽缺乏大家,但并不单调,它在宋诗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更不应被忽视或误解。本文选择徐铉与王禹偁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五代宋初政权更替之际,文学创作主体艰难探索的心路
本文拟根据《格萨尔》史诗文本来发掘藏族动物崇拜的生态价值,并分析其生态思想根源,探讨史诗基于动物崇拜的调控方式,以及史诗动物崇拜的现代启示。为此,拟作如下分析: 第一,从
"金学"的研究中,关于女性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点.本论文选择了阿紫、李莫愁、裘干尺、何红药、梅芳姑等女性作为代表,具体分析金庸小说中对越境女性的独特形象叙述.在塑造这些
“文革”前十七年小说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重读文本方面。本文在借鉴大众文化理论以及编辑学、出版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奏折,是清朝特有的一种上行文书,由臣工直接上奏给皇帝。清代涉台奏折是清廷官员奏报关于台湾的情况的奏折,其内容丰富,包括剿匪械斗、番界纷争、官员调补、弹劾及农事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