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在于能团结人,激励人、塑造人,历来是我党基层组织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任,面对世界观正在形成和问题较多的未成年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中职学校党组织的必然选择。我校党组织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德育工作效果,于2010年10月对全校1500名新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进行了一次调研,调研结果有喜有忧,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的真实材料。
一、中职学校学生思想状况令人担忧
1、中职生价值观多元化,信仰出现缺失。我校地处珠三角,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多来自全省各地,受市场条件下各种思潮的影响,拜金主义思想有一定的市场。学生中以无所敬畏为主的信仰淡化,以诚信、责任、感恩缺乏为主的道德缺失和以对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缺失为主的人文弱化是学生游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典型的三大表现。调查显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了解较少的达46%,一点不知道的占21%。有25%的人表示自己没有信仰。信仰的缺失,使得学生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信教拜佛现象出现滋长势头。如在问卷调查中,有些学生跟随家长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的情形有所增长。
2、社会转型期间的思想变异性增大。当前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在极大地活跃了人们思想的同时,也使一些深层次思想矛盾凸显出来,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考验。调查显示,中职學校学生中思想既有共性但又存在较多的不同。
共性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认为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有些甚至是革命性的,思想碰撞激烈,因此,认为现在"有思想困惑的人多了"的人比较多。学生中有58%的人持此观点;二是社会上长期存在的不良现象和层出不穷的腐败问题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许多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发现课本描述与现实差距过大,直接产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抵触。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作为个体参与经济活动更为广泛,因此,比较关注国家甚至是世界的宏观经济环境。同时,对物价、房价、股价的反映也普遍比较敏感。 尤其是这两年以来,通货膨胀对学生在食堂就餐、外出消费、就业择业等方面的影响加大,学生中的不满意情绪在不断积累。
个性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存在模糊认识,价值观取向更趋实际。由于自身的资历、学识水平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部分中职学生对理论内涵的深层次认识比较肤浅,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楚,有的甚至比较偏激,部分学生分不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差别。在所关注的问题中,42%的学生认同 "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的观点,而对于开展“我身边的好人评选”等精神文明活动,参与率相对较低,只有不到10%的学生主动参与。二是学生对于就业去向态度更趋现实,据问卷调查,表示最关心待遇是否优厚的占65%,远超其他选项。同时,学生对物质利益、眼前利益看得比较重,对政治越来越淡漠,不少学生滋生了个人本位价值观、权本位价值观、钱本位价值观。三是学生见识增长的同时也受到网络影响较大。问卷反映, 90%的学生上过网, 喜欢西方大片,港台明星,对国际国内形势较之其父辈们有了更多更广的了解,学生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各种不健康的思想也在滋生。从学生意见座谈会上学生的反映看,目前,学生当中不健康思想主要表现为:分不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部分学生乐于在虚拟世界中寻找自我,其中18%左右的学生上网成瘾;部分学生用上网来逃避现实,期待不劳而获,一夜致富的思想有一定的市场;部分学生上网时涉猎暴力、色情甚至是反动的内容,产生价值观的混乱;过度的上网也影响正常的人格发展,一些学生网上高谈阔论,豪情万丈,网下却是沉默寡言,畏缩不前,特别部分学生对于身边的人、事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令人担忧。
3、中职学校中重教学轻德育倾向凸显。随着职业教育进一步被人们认识与肯定,大家学技能、用技能的意识逐步增强,因此,中职学校一些管理者在摆脱唯成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奋斗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的意识,这是职业学校认识上的一大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所学校的科学、和谐发展,既需要教学上的成功,也离不开德育的贡献。如从一些中职学校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大多是要求学生完成学业,学会技能,拿学分,拿证书等刚性的“硬件建设”,而较为忽视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文化等人性化的“软件建设”。有些学校"重教轻义",维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被束之高阁,作为凝聚师生的学校精神文化被逐渐遗忘。由于没有运用"软管理"这一手,思想教育方法较为简单和生硬,教育教学的效能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学校不同程度出现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的情况,表现在校内,学生管理难度加大,思想纪律混乱,而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更是在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上,存在较大的畏难情绪;表现在校外,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挑肥捡瘦,避重就轻,缺乏责任感与归属感等问题反响强烈,纷纷要求学校将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究其原因,一是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只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与安全问题了,其他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二是中职学校思政队伍较为薄弱,多数班主任都是教学任务缠身,工作压力大,与学生沟通严重不足。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上存在比较大的难度。
4、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性功能逐步削弱。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前所未有地广泛与深入,一方面,中西文化互相交融,国人对西方文化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一些人对西方文化的鉴别力不强,渗透性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照单全收的现象,影响了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外来文化其反映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样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对我国传统理念产生巨大冲击。同时,随着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发展,不看书、不看报、爱上网的青少年日渐占主流,打破了报纸、电视主流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这对我们把握意识形态主控权产生了很大困难。
二、开展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化解师生思想的“疙瘩”
经过本次调研,使我们对我校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状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把握。调研也使我们对创新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时,我们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也有进一步的理解与创新。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1、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学校在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致力于建设一支优质、高效的德育工作队伍,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统筹党、政、共青团干部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德育课教师”以及“班主任”三支思政队伍的建设,形成合力。能与进俱进,深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真做好心理教师培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在人员配备、制度建设、软硬件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有效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压力的能力。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学校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体系,塑造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将每一节课,每一件事,每一个环境,每一个教职工的言行,都有机融入德育内容,形成大德育的氛围,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师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3、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重点,用好思想教育的主阵地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足开好思想政治课,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去。要努力使这门课程的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学生自觉的奋斗方向。
4、加强调研,为师生思想状况把好脉,在拓展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上取得新突破
学校加强调研,把好脉,对症下药,继续拓展并不断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要大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校园,培育一批校园文化的精品和品牌。建设学校网站(网页)建设,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创造健康、高雅的校园网络和大学文化,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5、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上取得新突破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切实落实贫困学生的帮扶政策,统一组织、指导、协调国家助学金发放的各项工作,建立奖、勤、减、免的助困机制。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推荐的协调机制,大力推进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到紧缺人才行业或者自主创业,为国家建功立业。
三、对今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1、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预见性,加强分析和研究。当今社会瞬息万变,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如果基层党组织跟不上信息社会的变化发展,将失去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2、要形成全程实施,全方位参与的“大德育”工作局面。中职学校的德育建设的参与度与中小学相比,明显薄弱,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中职学校学生一部分属于未成年人他和独生子女,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学生队伍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方面的建设,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难题。
4、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评价制度仍有待于完善。目前为止,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评价制度基本属于空白,填补这一空白,將为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事实证明,通过在中职学校理直气壮开展科学、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不但没有削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职能,相反,可以进一步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与社会效益。。
一、中职学校学生思想状况令人担忧
1、中职生价值观多元化,信仰出现缺失。我校地处珠三角,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多来自全省各地,受市场条件下各种思潮的影响,拜金主义思想有一定的市场。学生中以无所敬畏为主的信仰淡化,以诚信、责任、感恩缺乏为主的道德缺失和以对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缺失为主的人文弱化是学生游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典型的三大表现。调查显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了解较少的达46%,一点不知道的占21%。有25%的人表示自己没有信仰。信仰的缺失,使得学生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信教拜佛现象出现滋长势头。如在问卷调查中,有些学生跟随家长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的情形有所增长。
2、社会转型期间的思想变异性增大。当前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在极大地活跃了人们思想的同时,也使一些深层次思想矛盾凸显出来,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考验。调查显示,中职學校学生中思想既有共性但又存在较多的不同。
共性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认为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有些甚至是革命性的,思想碰撞激烈,因此,认为现在"有思想困惑的人多了"的人比较多。学生中有58%的人持此观点;二是社会上长期存在的不良现象和层出不穷的腐败问题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许多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发现课本描述与现实差距过大,直接产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抵触。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作为个体参与经济活动更为广泛,因此,比较关注国家甚至是世界的宏观经济环境。同时,对物价、房价、股价的反映也普遍比较敏感。 尤其是这两年以来,通货膨胀对学生在食堂就餐、外出消费、就业择业等方面的影响加大,学生中的不满意情绪在不断积累。
个性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存在模糊认识,价值观取向更趋实际。由于自身的资历、学识水平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部分中职学生对理论内涵的深层次认识比较肤浅,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楚,有的甚至比较偏激,部分学生分不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差别。在所关注的问题中,42%的学生认同 "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的观点,而对于开展“我身边的好人评选”等精神文明活动,参与率相对较低,只有不到10%的学生主动参与。二是学生对于就业去向态度更趋现实,据问卷调查,表示最关心待遇是否优厚的占65%,远超其他选项。同时,学生对物质利益、眼前利益看得比较重,对政治越来越淡漠,不少学生滋生了个人本位价值观、权本位价值观、钱本位价值观。三是学生见识增长的同时也受到网络影响较大。问卷反映, 90%的学生上过网, 喜欢西方大片,港台明星,对国际国内形势较之其父辈们有了更多更广的了解,学生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各种不健康的思想也在滋生。从学生意见座谈会上学生的反映看,目前,学生当中不健康思想主要表现为:分不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部分学生乐于在虚拟世界中寻找自我,其中18%左右的学生上网成瘾;部分学生用上网来逃避现实,期待不劳而获,一夜致富的思想有一定的市场;部分学生上网时涉猎暴力、色情甚至是反动的内容,产生价值观的混乱;过度的上网也影响正常的人格发展,一些学生网上高谈阔论,豪情万丈,网下却是沉默寡言,畏缩不前,特别部分学生对于身边的人、事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令人担忧。
3、中职学校中重教学轻德育倾向凸显。随着职业教育进一步被人们认识与肯定,大家学技能、用技能的意识逐步增强,因此,中职学校一些管理者在摆脱唯成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奋斗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的意识,这是职业学校认识上的一大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所学校的科学、和谐发展,既需要教学上的成功,也离不开德育的贡献。如从一些中职学校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大多是要求学生完成学业,学会技能,拿学分,拿证书等刚性的“硬件建设”,而较为忽视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文化等人性化的“软件建设”。有些学校"重教轻义",维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被束之高阁,作为凝聚师生的学校精神文化被逐渐遗忘。由于没有运用"软管理"这一手,思想教育方法较为简单和生硬,教育教学的效能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学校不同程度出现学生道德素质下降的情况,表现在校内,学生管理难度加大,思想纪律混乱,而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更是在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上,存在较大的畏难情绪;表现在校外,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挑肥捡瘦,避重就轻,缺乏责任感与归属感等问题反响强烈,纷纷要求学校将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究其原因,一是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只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与安全问题了,其他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二是中职学校思政队伍较为薄弱,多数班主任都是教学任务缠身,工作压力大,与学生沟通严重不足。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上存在比较大的难度。
4、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性功能逐步削弱。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前所未有地广泛与深入,一方面,中西文化互相交融,国人对西方文化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一些人对西方文化的鉴别力不强,渗透性认识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照单全收的现象,影响了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外来文化其反映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样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对我国传统理念产生巨大冲击。同时,随着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发展,不看书、不看报、爱上网的青少年日渐占主流,打破了报纸、电视主流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这对我们把握意识形态主控权产生了很大困难。
二、开展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化解师生思想的“疙瘩”
经过本次调研,使我们对我校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状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把握。调研也使我们对创新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时,我们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也有进一步的理解与创新。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1、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学校在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致力于建设一支优质、高效的德育工作队伍,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统筹党、政、共青团干部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德育课教师”以及“班主任”三支思政队伍的建设,形成合力。能与进俱进,深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真做好心理教师培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在人员配备、制度建设、软硬件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有效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压力的能力。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学校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体系,塑造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将每一节课,每一件事,每一个环境,每一个教职工的言行,都有机融入德育内容,形成大德育的氛围,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师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3、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重点,用好思想教育的主阵地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足开好思想政治课,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做到学生的心里去。要努力使这门课程的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变成学生自觉的奋斗方向。
4、加强调研,为师生思想状况把好脉,在拓展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上取得新突破
学校加强调研,把好脉,对症下药,继续拓展并不断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要大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校园,培育一批校园文化的精品和品牌。建设学校网站(网页)建设,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创造健康、高雅的校园网络和大学文化,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
5、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上取得新突破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切实落实贫困学生的帮扶政策,统一组织、指导、协调国家助学金发放的各项工作,建立奖、勤、减、免的助困机制。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推荐的协调机制,大力推进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到紧缺人才行业或者自主创业,为国家建功立业。
三、对今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1、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预见性,加强分析和研究。当今社会瞬息万变,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如果基层党组织跟不上信息社会的变化发展,将失去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2、要形成全程实施,全方位参与的“大德育”工作局面。中职学校的德育建设的参与度与中小学相比,明显薄弱,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中职学校学生一部分属于未成年人他和独生子女,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学生队伍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方面的建设,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难题。
4、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评价制度仍有待于完善。目前为止,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评价制度基本属于空白,填补这一空白,將为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事实证明,通过在中职学校理直气壮开展科学、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不但没有削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职能,相反,可以进一步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