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伤口疗法联合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四肢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负压伤口疗法(NPWT)联合猪ADM敷料修复非手术治疗患者四肢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深Ⅱ~Ⅲ度四肢烧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并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分为NPWT组(应用间歇式负压吸引模式治疗,负压值为-16.6 kPa)10例、ADM组(应用猪ADM敷料治疗)7例和NPWT+ADM组(同前联合间歇式负压吸引与猪ADM敷料治疗)15例,治疗21 d后,残余创面采用磺胺嘧啶银常规换药处理。于治疗7、14、21 d,行创面大体观察、记录创面引流液量、计算创面愈合率;于治疗前和治疗21 d分别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学培养,统计细菌清除效果;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对计量资料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1)治疗7 d,NPWT组患者创面较治疗前明显缩小,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前稍有缩小,NPWT+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前明显缩小的同时散在形成皮岛。治疗14 d,NPWT组患者创面较治疗7 d稍有缩小,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7 d缩小明显,NPWT+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7 d明显缩小且创面皮岛增多或融合。治疗21 d,NPWT组患者部分创面愈合;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14 d稍有缩小,大部分创面未愈合;NPWT+ADM组患者大多数创面愈合。(2)治疗7 d,NPWT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明显多于ADM组(P值均小于0.01)。治疗14 d,NPWT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明显多于ADM组(P<0.01),ADM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相近(P>0.05)。治疗21 d,NPWT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明显少于ADM组(P值均小于0.01);治疗7~21 d,NPWT+ADM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均明显少于NPWT组(P值均小于0.01)。(3)治疗7 d,ADM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NPWT组(P<0.05或P<0.01),NPWT+ADM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ADM组(P<0.01)。治疗14、21 d,NPWT+ADM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NPWT组、ADM组(P值均小于0.01),NPWT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ADM组(P值均小于0.01)。(4)治疗前,NPWT组、ADM组、NPWT+ADM组患者分别有18、11、23处创面检出细菌;治疗21 d,NPWT组、ADM组、NPWT+ADM组患者分别有2、8、2处创面检出细菌。NPWT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效果明显优于ADM组(P值均小于0.01),NPWT+ADM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效果与NPWT组相近(P=1.00)。(5)NPWT+ADM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8.7±1.2)d,明显短于NPWT组[(23.9±1.5)d]、ADM组[(28.4±1.8)d],P值均小于0.01;其中NPWT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DM组(P<0.01)。

结论

NPWT联合猪ADM敷料治疗深Ⅱ度以上烧伤创面能有效清除创面细菌、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临床疗效优于单纯NPWT或猪ADM敷料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单次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CVVH组:2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12h;HDF组:20例终末期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4h;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0例。治疗组分别于治疗的前后采静脉血5ml,健康体检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ELASA法检测血清中sVCAM-1、sICAM-1、vWF、MMP-9水
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产后1年内体质量控制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护理干预GDM产后体质量控制及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意义。方法本院产检确诊GDM 200例患者在产科分娩且临床资料齐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正常,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100)和对照组(n=100),干预组产后接受护理干预并积极控制体质量,对照组不予任何产后护理干预,产后1年随诊检测体质量、BMI、空腹
期刊
目的回顾性探讨外科干预治疗模式在窦道型结核性创面修复中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43例窦道型结核性创面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5例。试验组患者首先口服抗结核药物至少3周,采用磁共振成像结合三维重建软件精确评估创面;然后彻底切除窦道及其周围失活组织,并行VSD治疗(负压值为-26.6 kPa,持续吸引1~2周,每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持续负压伤口疗法(NPWT)治疗开胸术后切口不愈合伴胸骨骨髓炎和窦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的62例开胸术后切口不愈合伴胸骨骨髓炎和窦道患者,按是否采用PRP治疗,将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2例患者纳入单纯NPWT组,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纳入联合治疗组。单纯NPWT组患者于清创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