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负压伤口疗法(NPWT)联合猪ADM敷料修复非手术治疗患者四肢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
方法2012年6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深Ⅱ~Ⅲ度四肢烧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并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分为NPWT组(应用间歇式负压吸引模式治疗,负压值为-16.6 kPa)10例、ADM组(应用猪ADM敷料治疗)7例和NPWT+ADM组(同前联合间歇式负压吸引与猪ADM敷料治疗)15例,治疗21 d后,残余创面采用磺胺嘧啶银常规换药处理。于治疗7、14、21 d,行创面大体观察、记录创面引流液量、计算创面愈合率;于治疗前和治疗21 d分别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学培养,统计细菌清除效果;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对计量资料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1)治疗7 d,NPWT组患者创面较治疗前明显缩小,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前稍有缩小,NPWT+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前明显缩小的同时散在形成皮岛。治疗14 d,NPWT组患者创面较治疗7 d稍有缩小,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7 d缩小明显,NPWT+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7 d明显缩小且创面皮岛增多或融合。治疗21 d,NPWT组患者部分创面愈合;ADM组患者创面较治疗14 d稍有缩小,大部分创面未愈合;NPWT+ADM组患者大多数创面愈合。(2)治疗7 d,NPWT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明显多于ADM组(P值均小于0.01)。治疗14 d,NPWT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明显多于ADM组(P<0.01),ADM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相近(P>0.05)。治疗21 d,NPWT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明显少于ADM组(P值均小于0.01);治疗7~21 d,NPWT+ADM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均明显少于NPWT组(P值均小于0.01)。(3)治疗7 d,ADM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NPWT组(P<0.05或P<0.01),NPWT+ADM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ADM组(P<0.01)。治疗14、21 d,NPWT+ADM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NPWT组、ADM组(P值均小于0.01),NPWT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ADM组(P值均小于0.01)。(4)治疗前,NPWT组、ADM组、NPWT+ADM组患者分别有18、11、23处创面检出细菌;治疗21 d,NPWT组、ADM组、NPWT+ADM组患者分别有2、8、2处创面检出细菌。NPWT组、NPWT+ADM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效果明显优于ADM组(P值均小于0.01),NPWT+ADM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效果与NPWT组相近(P=1.00)。(5)NPWT+ADM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8.7±1.2)d,明显短于NPWT组[(23.9±1.5)d]、ADM组[(28.4±1.8)d],P值均小于0.01;其中NPWT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DM组(P<0.01)。
结论NPWT联合猪ADM敷料治疗深Ⅱ度以上烧伤创面能有效清除创面细菌、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临床疗效优于单纯NPWT或猪ADM敷料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