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环境下反“沉默的螺旋”产生的原因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u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生活中的普及,反“沉默的螺旋”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将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例从互联网匿名性降低了个体对孤独的恐惧感、网络环境中受众主体地位的确定两方面分析网络环境下反“沉默的螺旋”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网络环境;反“沉默的螺旋”
  德国著名学者诺依曼提出“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后,虽然很多传播学者都表示支持,但也有一部分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沉默的螺旋”的出现是有条件的,并且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沉默的螺旋”可能不再适用。反“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与“沉默的螺旋”相对的理论出现。
  一、“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经过及网络舆论
  2月6日19时28分,上海当地一家并无知名度的网站“篱笆网”发布了一篇帖子,题为《有点想分手了…》。帖子还配有一张灯光黑暗、画面模糊的图片,从视觉上看,这顿晚餐确实“难以下嘴”。当晚11点过,跟帖达到了近千条,成为了这个篱笆网少有的热帖。这时候还只是“上海女孩”的“一家之言”,大部分的舆论表示同情,认为在恋爱里门当户对还是很重要的。虽然有少数声音认为女孩肤浅不能只因为对方家庭条件差就分手,但是被同情支持“上海女孩”的舆论所压倒,“沉默的螺旋”形成。
  “沉默的螺旋”在1974年经德国学者诺依曼提出时,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称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种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限于孤立状态,就会遭受社會制裁的危险”这时候有人认为“上海女孩”的想法是肤浅的,做法是没教养的,女孩就这么离开会很伤老人的心。同时,也会有人产生质疑:如果是真的为什么一个从小生活在上海这个大城市的HR白领竟然不知道网上12306可以定火车票?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显示是苹果手机拍的照片那么模糊,且有剪辑的痕迹?这些不同的声音在“同情支持”女孩的舆论下依然坚持,“沉默的螺旋”渐渐失效。
  2月7日上午10点28分,新浪微博博主@KDS宽带社将此事发至新浪微博后,引起网友热议,微博评论量高达18万条。几乎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微信刊发了一则文章《江西“凤凰男”自述:我这样带女友回家》此后,人民日报还刊发评论文章《农村,说声爱你太沉重》。上百家媒体的跟进,上千家自媒体转载,至此,这篇不过一两百字的贴文,成为了最热的话题。
  13日,一名自称是在江西农村长大的网友“尔雅2016”发帖,为江西农村正名,分享了她眼中充满温情和清新的江西农村。网络舆论的发生了变化,同情支持男友并谴责女孩的声音迅速壮大盖过了同情支持女孩的声音,逐渐淹没了同情支持女孩的舆论,至此反“沉默的螺旋”效果迅速生成。
  二、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出现的原因
  反“沉默的螺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依赖于互联网络这个舆论的载体,网络宽松的传播环境为这一现象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提供了可能。在反“沉默的螺旋”这种模式中,“公众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能够思考和分析,不会盲目的从众和趋同,很少被迫保持沉默来最大保护自己免受来自多数意见的攻击或意见气候的无形壓迫,常常打破沉默。”诺依曼认为“沉默的螺旋”出现的原因是基于传统的传播环境提出来的,而在新时代的网络传播环境中,这些构成“沉默的螺旋”产生的命题却在失效。
  1、匿名性降低了个体对孤独的恐惧感
  在构成“沉默的螺旋”的三个命题里的第一个命题,即个人意见的表达是社会心理过程,这个命题是该理论形成的基础。个体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是引发“沉默的螺旋”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然而,从网络传播环境中来考量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前提已经失效。
  相对于传统传播环境,网络传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匿名性,所有的网民都是互相不知底细的隐藏在网络下的平等的个体。互联网匿名性的特点使受众的地位发生了极大改变。
  “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中所有网民的跟帖发言都是匿名的,他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有人同情“上海女孩”就有人谴责她,在信息不明,权威媒体没对事件回应另一当事人没露面的情况下,同情上海女孩的舆论占优势,处于劣势的不同声音虽然被优势意见盖住但并没有全部选择沉默或转向优势意见,他们仍在大胆的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匿名性降低了个体对孤独的恐惧感,网络的这一特性促使了反“沉默的螺旋”的产生。
  2、网络环境中受众主体地位的确定
  在信息大爆发的时代,受众的自我选择意识提高,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时,选择消化了信息的受众也不再甘于接受者选择者的地位,他们把信息传递出去的同时也成了传播者。网络中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不再单纯的是自上而下的传递关系,而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交互式的传播,受众有了更大的主动性。
  在网络这个“第四媒介”面前,受众自我意见的表达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网络的反馈渠道是畅通的,受众可以把自己的观点意见反馈出去,那些“沉默的螺旋”中的沉默者不再沉默,而是积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当“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的另一个主人公发帖为自己家乡辩解后,之前处于劣势的意见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谴责女孩支持男孩的声音出现。
  三、对反“沉默的螺旋”要理性
  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中,受众因为害怕被孤立在“大多数”“占优势地位”的意见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但是在网络传播环境中,这一前提被打破,网络环境的特点为少数人的意见表达提供了空间,反“沉默的螺旋”突出强调了“少数人”“劣势意见”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少数人”“劣势意见”成了舆论形成的关键因素。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出现我们要抱有理性的态度:既不能忽视反“沉默的螺旋”的作用,也不能否定“沉默的螺旋”的存在,在某种情况下,“沉默的螺旋”依然发挥作用,“沉默的螺旋”并没有消亡,它与反“沉默”的螺旋在网络环境中是矛盾共存的。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王国华、戴雨露:《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3]刘汉森:《网络传播中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4]杨立月:《新媒体语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现象——以网络传播为例》,《吉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2012年4月
  [5]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6]范东升、张雅宾:《传播学原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
  [7]胡钰:《新闻与舆论》,北京: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从网络上获取相关的信息以及知识,他们不太愿意到图书馆来查找资料。 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就要不断创新自身的管理工作,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图书馆手段相结合起来,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工作创新;探索  高校图书馆具有知识密度高、信息储存量大、先进的服务手段等特点。 但是,高校图书馆却不是社会
期刊
【摘要】: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出发,阐述人文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树立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公共责任意识和“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优化服务工作。  【关键词】:以人为本;图书馆;服务理念;读者第一;服务宗旨  《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提出“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的限制。这一宣言正是“以人为本”精神在21世纪图
期刊
【摘要】: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呈现出的 信息资源多样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形式集成化、服务方式扩大化等 特点,提出了图书馆应从扩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意识、建设特色数据库等方面创新工作思路。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工作;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正在加速形成,并作为文献信息集散中心和知识信息传递与服务中心的图书馆带来了时代的挑战
期刊
【摘要】:图书馆工作评价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其基本要求应是围绕目标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的价值判断性评价;评价工作中不排斤方法的多样性,但应追求最优化,即体现高效率、高倍度、客观性、全面性与经济性;当前还应特别注意探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评与他评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图书馆工作;工作评价;管理目标  一、图书馆工作评价  图书馆工作评价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来评价图书
期刊
【摘要】:恰逢长春地铁开通前夕,本文以长春的交通情况和长春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阐释了长春地铁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初期的发展运营模式和发展策略分析。力图为地铁报的创办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地铁报;传统媒介;新媒介融合;新型营销  长春是一座“春城”,也是有着“东方底特律”之称的车辆工业强市。其城市轨道建设也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铁报这一新兴媒体也必然成为长春媒体份额中显要一分子。本文
期刊
【摘要】:作为信息资源库的高校图书馆,其信息服务的模式必须与现今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一致。与其他行业一样,在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图书馆要长久的生存发展,其最重要的就在于不断的探索创新,以求符合时代发展和大众的要求。本文从工作理念的角度探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创新;工作理念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的程度对信息服务行业的影响是不容小觑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愈来愈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成为教学、科研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在图书馆诸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而要做好参考咨询工作,必须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定位转换问题进行研究,以明晰建设方向。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参考咨询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实现,使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在服务方式和模式上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期刊
【摘要】:2016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发表讲话。本届大会以“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 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新媒体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新媒体的快速方便传播广泛是对话语权的一个重新检验。“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新媒体作为一个媒介平台,要推动公众话语权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公众话语权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
期刊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的,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作用也凸显出来,但是,在传统图书馆向现代数字化系图书馆的转型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也随之加剧,限制了馆员作用的发挥,探究转型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并寻求相关应对措施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倦怠;成因;措施  一、 职业倦怠的含义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是近
期刊
【摘要】:随着手机硬件的升级、HTML5技术的发展,广告的形式也日渐丰富多元,一种新型的行为互动H5广告进入了人们视线,它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本文从创意、感知、用户体验三个方面入手去探讨IH5互动广告的感知互动与体验策略。  【关键词】:互动广告;感知;创新;体验  互联网环境下的H5互动广告的实质是通过互动媒体手机或平板电脑,通广告传播方与受众方进行宣传商品信息动态沟通的过程,也是互联网H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