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菁: 把医患纠纷处理纳入法制轨道

来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孙菁,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呼吁把医患纠纷处理纳入法制轨道,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保证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孙菁代表介绍,近年来,医院场所发生聚众围堵,设灵堂摆花圈烧纸的医闹和暴力伤害医务人员事件愈演愈烈,我国涉医违法案件不断攀升。据相关调查,96%的医院发生过医务人员遭到谩骂、威胁;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损伤的事件在63.7%医院发生过。这种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愈演愈烈,自2003年至2012年,共发生导致医生残疾、死亡的恶性暴力伤医事件40起。2012年达到11起。2013年,全国被媒体报道的袭医案件近30起,其中16起在全国影响较大。近3个月违法伤医事件频频发生。中国医院协会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医务人员人身受到攻击、造成明显伤害的事件正在逐年增加。对受到伤害的医护人员,孙菁代表表示痛心和惋惜。
  孙菁强调,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和《刑法》对此类侮辱、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聚众围堵医院、妨碍工作的行为,均有对应法律条款明确其应承担的行政、民事和刑法上的责任。
  孙菁认为,不断上演的医闹、暴力伤医事件,有社会冲突逐渐加剧、医患之间丧失信任、医学科普相对滞后、医疗资源供需失衡,部分媒体片面倾向性的报道等导致医患矛盾不断加剧的众多原因。但对涉及所谓医患纠纷(绝大多数不属医患纠纷)和伤医案件的有法不依,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实中对涉及医患的纠纷不是严格执法或合理的调解,而是让医院花钱买平安。这种长期以来对伤害医护人员行为的法律不作为,不仅助长无理取闹造就了我国独有的职业医闹,而且助长了暴力伤医恶性事件的频频发生,不断升级,进一步恶化了医患关系。
  孙菁对记者说,对屡屡发生的医院暴力事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明确要严厉打击。”
  2013年底,国家卫计委联合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司法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并从2013年12月起,开展为期1年的专项行动,对侵害医患人身安全、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严惩。然而,从今年头3个月发生的数起重大杀医、伤医、辱医事件看,专项行动开展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明显,对医闹未形成应有的震慑,以至医闹无忌、暴行依旧。3月7日,习总书记回应贵州全国人大代表发言时说:必须维护医院正常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任何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严肃处理。
  孙菁代表呼吁,在医护人员这一担当救死扶伤重责群体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医院这一拯救生命场所的秩序遭到扰乱时,唯有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加强针对医院暴力行为的执法,加大对于此类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医院暴力行为采取零容忍,才能重塑我国广大医务人员的信心,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秩序。
其他文献
概念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也是产品设计开发流程中最富挑战性的工作阶段。它体现了产品创新最为关键,最有价值的部分,因此产品概念设计
说到底,我是不信的。  在一段感情中,平平凡凡有了,轰轰烈烈也有了,  双方的条件基本算是门当户对,经历了五年时光,  本以为最终是牵手走进梦幻殿堂,却不想,散的如此突然,  平静地叹了口气,自此山水不相逢。  我依然不信这是真的,直到最后她微笑地告诉我: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爱情的开始有很多种方式,过程也有很多种方式,结果却只有两种:要么,因爱生爱;要么,因爱生恨。说无所谓
“2000年人人健康”,是1977年世界卫生大会提出的全球目标。30年过去了,这个目标究竟实现得怎么样,其间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中国规划未来医改时吸取,这是本文的话题。目标问题放到了这个系列评论的结尾来处理,倒不是这个题目不重要,而是作者认为,离开了对现实约束条件的把握,完美动人的目标并不自动等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当世卫提出这个目标,即“Healm for All by the year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