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桥梁如何养护维修,尤其是高等级公路桥梁养护及其维修工作,对旧桥承载能力和行车性能的改善,延长桥梁的服务年限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桥梁养护;桥面铺装;桥头跳车;伸缩缝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桥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因此,必须抓好桥梁安全隐患的治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要用科学的解决方案来获得整治方案,要立即对破损桥梁进行治理整改;要没有获得理想整治方案的桥梁,要及时采取交通管制、限载通行、加强值守和现场监管等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1.桥面铺装维修养护
通过在桥面铺装层可以有效地防止车轮或履带对行车道板造成直接的磨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梁免受雨水侵蚀,并对车轮的集中力进行重分布。桥面铺装对桥面正常使功能的发挥有直接的影响。在铺装桥面过程中,若铺装层出现厚度不均匀、结构强度不够的情况,那么在车轮的反复的作用下桥面将会出现微网状裂缝。随着时间的不断改变,水将会渗入桥面板,从而进一步腐蚀破坏桥面,故桥面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变形、网裂和坑槽等现象。破坏桥面铺装层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甚至直接关系到桥梁功能的正常发挥,继而会出现冲击、跳车、产生噪音等现象,行车的舒适性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同时管理水平也会大大降低。
桥面破坏会大大降低桥面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力,有的甚至直接威胁到行车的安全性。但一旦桥面铺装层发生破坏,通过维修养护、局部修补或盖被等方式难以得到解决,故增加了养护维修的难度,当然也增加了养护费用。结构层偏薄、混凝土强度低,以及施工质量差是破坏桥面铺装的主要原因。另外,结合面强度不足,以及车辆超载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针对上述原因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日常养护时需要:①经常清扫,清除道路表面的泥土、杂物和积雪,以及积水等,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桥面的平整度和清洁性。②对于用沥青混合料修建的桥面,要及时处理泛油、拥包、裂缝、波浪、坑槽、车辙等病害,倘若整体不容易整理,可以通过局部修补的方式,来解决小面积损坏问题;若损坏面积较大,则需要凿除整跨铺装层,对铺装层进行重铺。为了增加桥梁恒载,一般情况下,在原桥面上不进行直接的加铺。
2.桥梁养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着养路不养桥、重建不重养的思想,造成桥粱不能及时得到维护,表现在以下凡个方面:①中小型桥梁出现桥面不清洁、车尘严重,下水道赌塞,遇到下雨天气,桥面积水,会泥浆四溅,严重影响行人出行。②桥面不平整,行驶车辆颠簸,影响车速,增加桥梁构件的疲劳,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司机的心情。③引道路面与桥衔接处不能够平整搭接,常常导致桥头跳车,行车不舒适,影响车速,降低行车环境,在另一方面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④桥粱的栏杆残缺不齐,不及时修复现象严重。应该派遣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提高交通安全舒适度。⑤桥粱构件损坏不能够及时维修。桥梁在正式运营后,因养护管理不到位,影响桥梁使用性能,从而造成混凝土脱落、钢筋会外露锈蚀、活动支座会失去活动能力等,这类小毛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患。⑥养护难度大,一方面,经济不到位,另一方面,技术人员技术的缺乏。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大资金的投入,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3.桥头跳车维修养护要点
对于桥梁而言,若出现桥头跳车现象,行车的舒适性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导致桥梁的冲击和构件的破坏。通常情况下,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①施工未按施工工期进行。因台背填土速度过快,进而造成压实不密,加快了沉降速度,对台背挡土墙等构造物的挤压力将会增加。如果不及时在构筑台前进行护坡、挡墙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土体滑移,严重的会对压实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还可能危害到桥基。②对台背、台墙后侧、翼墙内侧进行填土时,在施工作业面的影响和制约下,由于工期紧张且不易使用压实机械进行操,就很难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③在设计时,因在桥头混凝土路面中考虑不全面,会为施工质量埋下隐患。④对桥头沉陷病害原因缺乏足够的认识。如填料质量关没有把握好,以及施工时没有考虑气候因素,会使得路面产生沉降。当桥路连接因桥头搭板脱空、断裂、枕梁下沉等因素出现不平顺时,会出现桥头跳车常采用调整桥头纵坡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结合修复伸缩缝和桥头路基的方式,对桥头跳车问题进行处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桥头跳车进行治理。
4.支座养护维修与养护要点
桥梁支座要经常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①保持支座各部的完整性、清洁性,至少也要半年清扫一次。②滚动支座的滚动面应定期涂润滑剂。③采取措施对钢支座进行相应的除锈防腐处理。④钢支座各部的连接螺栓要及时的拧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支承垫板的平整性、牢固性。⑤避免橡胶支座与油污接触,防止发生老化、变质等。⑥滑板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等通过防尘罩进行遮挡,同时防尘罩需要保持完好,对支座内进行防尘埃、防雨、雪等。
与新建桥梁工程相比,旧桥的维修加固施工不同于新桥,故维修加固的设计标准也应该不同。维修加固工程的难度要比新建桥梁的要大。桥梁维修的方法虽然有许多,但每个桥梁都有自己的施工特点,所以在对旧桥进行维护过程中,尽量保证原有结构的完整性,再利用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加固。但常常合理的拆除会留下安全隐患,所以要保证桥梁的基本承重结构的稳定,对一些支护可以做临时的变化,这样才可能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5.伸缩缝装置维修养护要点
由于伸缩缝装置,设置在桥端或桥端构造上,相对较薄弱的部位,加之伸缩缝装置的性能及连接件等不尽完善,因此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伸缩缝极易发生损伤。
养护伸缩缝的主要措施包括:当混凝土初凝后,采用草帘等遮挡物对混凝土进行及时的覆盖,浇水是必须的程序,然后再进行保湿,养护时间一般大于7昼夜。混凝土养护期间,要有相关人员对交通进行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做好防护、封闭措施。例如,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离桥头两侧5m处用挂彩旗的绳子对交通进行封闭,同时设立相应的指示、警示标志,严禁车辆、行人等通行。混凝土经过养生处理,其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的50%,在此情况下可安装相应的橡胶密封条,在安装之前,全部清除缝内充当模板的泡沫板、纤维板、漏浆的砼硬块等杂物,然后将橡胶条嵌入其中,只有当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正常通车,但缝中杂物要及时清除。
对伸缩装置各部位构件进行定期检查,避免出现松动或局部破坏,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6.排水系统及防水层系统要点
日常维修养护排水系统的措施主要包括:①保持桥面泄水管、排水槽的通畅性,发现堵塞及时疏通。②对于梁式桥来说,当防水层发生损坏时,需要进行及时修整。③对于桥面部分来说,其横坡需要保持1.5%-3.0%,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桥面排水。④当桥头接坡纵坡坡度超过3%时,通过在桥头设置相应的截水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水进入桥面。⑤如果排水系统是封闭式的,需要对其畅通性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果出现损坏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换。
7.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梁工程的维修与养护是一项艰苦又复杂的任务,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尽心尽责,对桥梁的相关技术问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坚持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以桥面养护为中心,以承重部件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公路桥梁养护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确保桥梁运行安全,保障公路畅通。
【参考文献】
[1]宋长斌.公路桥梁支座常见病害浅析.
【关键词】桥梁养护;桥面铺装;桥头跳车;伸缩缝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桥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因此,必须抓好桥梁安全隐患的治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要用科学的解决方案来获得整治方案,要立即对破损桥梁进行治理整改;要没有获得理想整治方案的桥梁,要及时采取交通管制、限载通行、加强值守和现场监管等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1.桥面铺装维修养护
通过在桥面铺装层可以有效地防止车轮或履带对行车道板造成直接的磨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梁免受雨水侵蚀,并对车轮的集中力进行重分布。桥面铺装对桥面正常使功能的发挥有直接的影响。在铺装桥面过程中,若铺装层出现厚度不均匀、结构强度不够的情况,那么在车轮的反复的作用下桥面将会出现微网状裂缝。随着时间的不断改变,水将会渗入桥面板,从而进一步腐蚀破坏桥面,故桥面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变形、网裂和坑槽等现象。破坏桥面铺装层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甚至直接关系到桥梁功能的正常发挥,继而会出现冲击、跳车、产生噪音等现象,行车的舒适性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同时管理水平也会大大降低。
桥面破坏会大大降低桥面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力,有的甚至直接威胁到行车的安全性。但一旦桥面铺装层发生破坏,通过维修养护、局部修补或盖被等方式难以得到解决,故增加了养护维修的难度,当然也增加了养护费用。结构层偏薄、混凝土强度低,以及施工质量差是破坏桥面铺装的主要原因。另外,结合面强度不足,以及车辆超载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针对上述原因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日常养护时需要:①经常清扫,清除道路表面的泥土、杂物和积雪,以及积水等,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桥面的平整度和清洁性。②对于用沥青混合料修建的桥面,要及时处理泛油、拥包、裂缝、波浪、坑槽、车辙等病害,倘若整体不容易整理,可以通过局部修补的方式,来解决小面积损坏问题;若损坏面积较大,则需要凿除整跨铺装层,对铺装层进行重铺。为了增加桥梁恒载,一般情况下,在原桥面上不进行直接的加铺。
2.桥梁养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着养路不养桥、重建不重养的思想,造成桥粱不能及时得到维护,表现在以下凡个方面:①中小型桥梁出现桥面不清洁、车尘严重,下水道赌塞,遇到下雨天气,桥面积水,会泥浆四溅,严重影响行人出行。②桥面不平整,行驶车辆颠簸,影响车速,增加桥梁构件的疲劳,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司机的心情。③引道路面与桥衔接处不能够平整搭接,常常导致桥头跳车,行车不舒适,影响车速,降低行车环境,在另一方面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④桥粱的栏杆残缺不齐,不及时修复现象严重。应该派遣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提高交通安全舒适度。⑤桥粱构件损坏不能够及时维修。桥梁在正式运营后,因养护管理不到位,影响桥梁使用性能,从而造成混凝土脱落、钢筋会外露锈蚀、活动支座会失去活动能力等,这类小毛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患。⑥养护难度大,一方面,经济不到位,另一方面,技术人员技术的缺乏。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大资金的投入,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3.桥头跳车维修养护要点
对于桥梁而言,若出现桥头跳车现象,行车的舒适性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导致桥梁的冲击和构件的破坏。通常情况下,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①施工未按施工工期进行。因台背填土速度过快,进而造成压实不密,加快了沉降速度,对台背挡土墙等构造物的挤压力将会增加。如果不及时在构筑台前进行护坡、挡墙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土体滑移,严重的会对压实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还可能危害到桥基。②对台背、台墙后侧、翼墙内侧进行填土时,在施工作业面的影响和制约下,由于工期紧张且不易使用压实机械进行操,就很难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③在设计时,因在桥头混凝土路面中考虑不全面,会为施工质量埋下隐患。④对桥头沉陷病害原因缺乏足够的认识。如填料质量关没有把握好,以及施工时没有考虑气候因素,会使得路面产生沉降。当桥路连接因桥头搭板脱空、断裂、枕梁下沉等因素出现不平顺时,会出现桥头跳车常采用调整桥头纵坡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结合修复伸缩缝和桥头路基的方式,对桥头跳车问题进行处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桥头跳车进行治理。
4.支座养护维修与养护要点
桥梁支座要经常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①保持支座各部的完整性、清洁性,至少也要半年清扫一次。②滚动支座的滚动面应定期涂润滑剂。③采取措施对钢支座进行相应的除锈防腐处理。④钢支座各部的连接螺栓要及时的拧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支承垫板的平整性、牢固性。⑤避免橡胶支座与油污接触,防止发生老化、变质等。⑥滑板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等通过防尘罩进行遮挡,同时防尘罩需要保持完好,对支座内进行防尘埃、防雨、雪等。
与新建桥梁工程相比,旧桥的维修加固施工不同于新桥,故维修加固的设计标准也应该不同。维修加固工程的难度要比新建桥梁的要大。桥梁维修的方法虽然有许多,但每个桥梁都有自己的施工特点,所以在对旧桥进行维护过程中,尽量保证原有结构的完整性,再利用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加固。但常常合理的拆除会留下安全隐患,所以要保证桥梁的基本承重结构的稳定,对一些支护可以做临时的变化,这样才可能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5.伸缩缝装置维修养护要点
由于伸缩缝装置,设置在桥端或桥端构造上,相对较薄弱的部位,加之伸缩缝装置的性能及连接件等不尽完善,因此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伸缩缝极易发生损伤。
养护伸缩缝的主要措施包括:当混凝土初凝后,采用草帘等遮挡物对混凝土进行及时的覆盖,浇水是必须的程序,然后再进行保湿,养护时间一般大于7昼夜。混凝土养护期间,要有相关人员对交通进行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做好防护、封闭措施。例如,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离桥头两侧5m处用挂彩旗的绳子对交通进行封闭,同时设立相应的指示、警示标志,严禁车辆、行人等通行。混凝土经过养生处理,其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的50%,在此情况下可安装相应的橡胶密封条,在安装之前,全部清除缝内充当模板的泡沫板、纤维板、漏浆的砼硬块等杂物,然后将橡胶条嵌入其中,只有当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正常通车,但缝中杂物要及时清除。
对伸缩装置各部位构件进行定期检查,避免出现松动或局部破坏,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6.排水系统及防水层系统要点
日常维修养护排水系统的措施主要包括:①保持桥面泄水管、排水槽的通畅性,发现堵塞及时疏通。②对于梁式桥来说,当防水层发生损坏时,需要进行及时修整。③对于桥面部分来说,其横坡需要保持1.5%-3.0%,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桥面排水。④当桥头接坡纵坡坡度超过3%时,通过在桥头设置相应的截水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水进入桥面。⑤如果排水系统是封闭式的,需要对其畅通性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果出现损坏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换。
7.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梁工程的维修与养护是一项艰苦又复杂的任务,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尽心尽责,对桥梁的相关技术问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坚持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以桥面养护为中心,以承重部件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公路桥梁养护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确保桥梁运行安全,保障公路畅通。
【参考文献】
[1]宋长斌.公路桥梁支座常见病害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