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贫困对心灵的伤害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穷,影响的不只是物质生活,同时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到,贫困对小菲这位农村女孩的精神伤害。小菲是个聪明且富于文学才华的农村女孩,贫苦而封闭的农村生活造就了她的敏感和要强,然而也形成了她某种程度上的偏执和狭隘,使她习惯于在一个封闭的精神世界中寻求自我保护。正因为如此,当她突然面对相对优裕和开放的城市生活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和一种本能的抵触。与新环境的格格不入使她一直没有办法感到快乐,“一直无法与人交流”,即使是别人的“嘘寒问暖和微笑”,她也会觉得是“强忍着厌恶装出来的”。最终,她提前结束了和城市孩子共同旅行的生活经历,回到了自己的精神天地之中。
  这是一个令人心情沉重的故事,小菲的泪水与其说让人同情,不如说让人感到忧虑。单纯经济上的救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小菲的命运,还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理解来帮助她消融心灵的偏执,需要新的生活阅历来帮助她开阔自己的心胸。只有这样,才能使小菲克服自己的封闭和自卑,逐渐接受并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之中。
  但这又是一种令人感到欣喜的讲述。作为小菲的同龄人,作者以一种难得的敏感和洞察力对小菲的心灵困局作出了一种较为深刻的解释。当代城市的青少年,特别是独生子女,往往有浓厚的自我中心倾向,对他人缺乏关心,更缺乏理解。能够悉心体察别人的处境,是不易的;能够悉心体察别人的心灵,而又给予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可谓尤其不易。作者达到的境界令我们对他刮目相看,也令我们对当代城市的青少年增添了信心。
  在我们周围,肯定还有不少小菲这样的同学,你会怎么对待他们呢?
其他文献
日军的毒气问题在1937年至1945年的日中战争中,日军违反国际条约,使用了大量的毒气武器。这一点,日中两国的历史研究人员依据大量的军事文书、记录、证言等已得到了证实。而
摘 要:黔东南当代苗侗文学始终以刻写地方生活和时代精神为己任,无论小说创作或诗歌书写都少浪漫、多写实,从而形成了现实主义主潮。从题材类型看,这些作品主要限于描摹当地风物和日常生活,风雨桥、斗牛场、侗寨楼等民族性景观成为本土作者偏好的文学意象;从表现手法来看,本地少数民族作家青睐平静的叙述与逼真的写实,较少以宏阔的历史事件与复杂的政治元素掺杂作品,倾向于以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笔调做单纯性的文学再现,创作
摘 要:本文研究船山先生的《易》道观念与所立诗学思想之间的关系。筆者以为,《周易》中“阴”与“阳”的和谐观念,对船山先生的诗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文学批评活动中倡导“文”与“道”、“言”与“意”的和谐也受到了《周易》的影响。总体而言,“阴”与“阳”的和谐对于船山先生的诗论可谓影响深远。  关键词:“阴”与“阳” 诗学本体论 “主”与“宾” 和谐  王船山,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