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邑:以培养致富带头人为抓手推进产业扶贫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la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夏邑县位于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辖24个乡镇、727个行政村,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人,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省级重点县贫困县。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中,夏邑县针对贫困户思想保守、缺技术、没干劲、少产业的现状,注重激活内生动力,按照“扶贫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的思路,积极开展产业扶贫致富带头人培养,实现了“扶志、扶智、扶产业”,有效推动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夏邑县探索形成的这一产业扶贫致富带头人培养模式在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
  一、政府重视,条件保障
  夏邑县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2018年将农民教育培训列入县政府要办好的十件大事实事之一,更是把产业扶贫致富带头人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从县级层面到各乡镇和有关单位均明确分管领导,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挂帅,根据工作需要每年都要召开次数不限的由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带头人培养工作,县人大、县政协经常组织开展调研和视察活动,形成了四大班子共同重视支持带头人培养工作的有效机制,做到领导保障;以县委或县政府的名义制定出台有效政策措施,为带头人培养工作保驾护航,让农民得实惠,如县政府出台了实施方案、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和激励政策,推进了工作开展,做到制度保障;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列出专项经费100多万元用于脱贫致富带头人培养工作,做到经费保障;依托农广校发挥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主体作用,将县农广校列为县政府直管部门,加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牌子,机构规格为正科级财政全供事业单位,配备办学人员60人,全县24个乡镇都配备1名有固定编制的农广校专职班主任,形成专门机构、专业人员开展致富带头人培养这个专项工作,做到组织保障。由于各项条件保障到位,确保产业扶贫致富带头人培养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二、调研摸底,遴选对象
  为准确掌握农村脱贫带头人的发展现状和态势,科学遴选培育对象,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夏邑县人民政府依托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农广校,深入到各乡镇搞好调研,对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情况开展摸底调查,针对不同产业,分产业、分类别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返乡涉农创业者以及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干部、农村党员等进行登记建档立卡,建立培训对象数据库,目前入库脱贫带头人30427人,其中生产经营型20643人、专业技能型4095人、专业服务型5689人。为提高带头人培养工作的精准度,县农广校牵头与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农机校、农业合作社对接,做好带头人培养对象的遴选工作,全县统筹规划,分产业、分区域确定培训专业、区域分布、目标人群,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制定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确定培训具体事宜。同时,充分利用夏邑新型职业农民微信平台、夏邑县电视台、智慧夏邑等媒体大力宣传产业扶贫带头人培养工作,广泛发放宣传单,并进行现场讲解,边宣传、边招生,有针对性地遴选了一批学习意愿浓、产业带动力强的学员,实现受训有人、培训有需、训后有效,做到培训对象精准、培训需求精准、培训供给精准。
  三、规范培养,提升能力
  夏邑县依托农广校建立了农民教育中心,统筹组织开展脱贫带头人的精准培训、规范培养工作。一是实行分类培养、分层次培训。针对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脱贫带头人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分产业分类型分层次开展培训,优化设置培训内容,优选精品教材,确保学有所需、学有所用。重点是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雨露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中专学历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方法和培养内容,其中每年开展系统培训在1万人以上。二是创新培养方法。根据脱贫带头人的特点,针对不同产业发展需要实行 “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培养模式,在产业周期内分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不断创新培育方式,进一步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做到“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员参与互动”相结合,“分段培训与生产季节”相结合,“当地教学与异地教学”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产业生产和产品营销”相结合等,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确保学有所需、学有所用。同时注重组织脱贫带头人到县内外开展参观考察、交流实训,使其开阔眼界、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脱贫带头人的综合能力,确保实效。三是规范培训管理。切实加强培训的全程管理,做到规范培训对象、规范培训目标、规范培训内容和规范培训过程,加强培养过程的监督管理,开展培训效果评价,推行培训学员在线评价和满意度测评,核查培训计划的科学性、核对培训资料的完整性、核实学员信息的真实性和内容的适用性,做到精准培养、有效培养,确保培训质量。
  四、政策扶持,精准带贫
  为最大程度地发挥脱贫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夏邑县制定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和《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扶持奖励办法》,在教育培训、土地流转、产业扶持、金融保险、跟踪服务、奖励激励等方面对脱贫带头人进行政策扶持,如县政府制定了对新型职业农民等脱贫致富带头人在技术培训等9个方面给予免费服务、在成为产业带头人等6个方面给予奖励、在享受国家惠农政策等10个方面给予优先待遇的优惠政策,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优化了发展环境,加强延伸了跟踪服务指导,提升脱贫带头人的发展能力,使其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县委还专门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四步培养法”即“把农民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村支部书记”,延伸了脱贫致富带头人的成长渠道,激发了带头人带动发展产业的激情。
  同时,注重创新扶贫模式,实现精准带贫。蓝天食用菌基地带头人张艳军,采取入股分红、承包分红、转移就业、轮换种植、借菌还菇五种精准扶贫帮扶模式,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35户,1793人实现了脱贫,被评为2017年“河南省十大年度扶贫人物”。县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王飞,创办了150余亩的家庭农场,采取“家庭农场 贫困户”的帮扶机制,实行“土地流转 贫困户务工 脱贫技能培训”的帮扶模式,开展扶贫帮扶,现已流转26户贫困户的土地104亩,与10户贫困户签订劳动用工协议,农忙时吸纳贫困户50余人参与生产,年培训贫困户不少于12批600余人,2017年2月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歧河乡胡坡楼村贫困户张坤杰,现年53岁,通过参加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掌握了大棚西瓜种植技术,通过参观考察进一步解放思想,承包10余亩地种植优质84-24大棚西瓜,2018年纯收入10万元,不但成为脱贫致富能手,而且还带动了6名贫困户脱贫。目前,夏邑县已培养脱贫带头人5609人,带动了贫团户3.53万户脱贫,户均增收达到6000元以上,打造了一支留得住、带不走、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激情、敢担当、讲奉献的创业致富带头人队伍,激发了贫困村创业创新发展活力,有效促进带动了全县温棚蔬菜、食用菌、设施西瓜、花卉苗木、中药材、特色养殖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夏邑县在连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的同时,还被评为“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西瓜之乡”“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呈现出产业兴旺的良好态势。
  (作者单位:河南省夏邑县农广校)
其他文献
目前计算机病毒可以渗透到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因此,研究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本文从计算
趣味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将其运用到小学体育课堂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能力和知识.对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
师生互动是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互动方式,但是由于学生、环境和教师等多种因素,师生互动的结果并不一定能够达到教师预想的结果,因此要如何增强师生互
EIGRP是思科公司私有的路由协议,它具有快速收敛、支持变长子网、无环路、等开销及不等开销负载均衡、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支持多种网络等特性.运行EIGRP路由协议的路由器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事业单位管理的高效化离不开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必须以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促进事业单位管理的高效化.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一环,没有认识到档案和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
生活化的教学较好地迎合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创造一定的空间.教师创造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应当从形成生活化的氛围开始,不断加入生活化和创造性的
编者语: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
期刊
勤奋求真,在学用相长中增强自身素质rn刘卫军注重储备专业知识,他主动学习,汲取现代农业新科技,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服务三农的本领和技能.同时,他也勇于实践,将学到的
期刊
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体育,不可能成为游离于主体文化之外的独立的文化现象,必然受制于礼文化的约束.本文从体育文化的含义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最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