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洱海的美似乎浸润了它的轮廓,它弯如“耳”形,天生就是一双倾听的耳朵。于是,无数旅人走到这里都会静静地坐下来,向它好好地诉说旅途中的精彩。所以,我选择了骑车环游洱海,用车轮勾勒高原明珠的身形,并向它诉说我的故事。
整个环洱海公路总长150公里左右,想到骑车完成150公里的旅程,顿时会不自觉地畏惧这段旅途。但是,当看到高原的第一束光轻抚着大理古城沟壑纵横的脸颊时,一切疲惫似乎都随着黑夜滑向了苍山深处。
大理古城坐落在洱海西岸,它极具平民气质,这大大区别于丽江古城的美艳,也不同于香格里拉独宗克古城的异域风情。大理古城就像一位坐在家门前晒太阳的“老人”,它是那样的朴实和亲近。你无须走进吵闹的酒吧或是装修精美的礼品店,就能体味它的魅力。清晨的古城,骑车徐徐行进在大街小巷,看着一碗碗米线氤氲出的雾气从布满青苔的瓦檐上升腾开去,你仿佛置身在千年前的大理国,恍若向远处也许会间或传来古道上马队的阵阵铃声,这时,路边的照壁里也许会走出一位黑瘦的白族老妇人,她干枯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古道的尽头,她在等待,等待着茶马古道上的那个游子的归来……
当阳光遍洒古城,当青石板映出了历史的红晕,古城的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无论是马蹄的嗒嗒声,还是汽车的轰鸣声,都时刻见证着古城的繁荣,这就是大理,一个享受着贸易的繁荣却也承担着阵痛的地方。
晨光越过大理古城,铺洒在洱海海面,平静了一晚的海水由内向外迸射出了耀眼的光芒,像是有千万条鱼跃出水面,刹那间,鱼身上的每一片鳞都反射着金光。金光照亮了远处苍山眉间尘封的洁白,点亮了古城人们如明镜般的眸子,也辉映着洱海的温润。
第一天,从古城一直沿着洱海西岸向北骑行,一路上苍山都忠实地相随左右。苍山终年不化的积雪给大理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而脚边不断拍打着的海水又给远行者送上了一份温暖。无论是远望耸立在苍山脚下的崇圣寺三塔,还是探访“白族第一镇”——喜洲,大理悠久的历史和渗透在其中的白族风俗都让人折服。经过一上午的骑行,就可以通过江尾到达洱海的东岸。洱海的东岸相对比较宁静,满眼都是绿色,水边有一片片的草地,牛马在其上悠闲地咀嚼着安宁,饮啜着祥和,而海水似乎也变得更加纯净,在远处苍山的掩映下尽显温柔。这时,每个疲惫的行者都应该停下来,走进洱海,让海水浸透身体,将心神放逐在平静的海面上。
第一天,可以选择在洱海东岸的双廊或者挖色停驻,但无论在哪里,夜晚的洱海和依偎在它身旁的古镇一定会让人迷醉。深夜,走进海边的餐馆,用鲜嫩的鱼肉和洱丝来驱除一天的疲劳;亦或是坐在洱海边,看着月光怎样融化苍山上的积雪,然后与白雪融为一体。当地曾传说天宫中有一位公主羡慕人间的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个渔民成婚。公主为了帮渔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把鱼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们能打到更多的鱼。从此,宝镜就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闪着光芒,照着世世代代的捕鱼人,于是成了“洱海月”。当然,似镜子般安稳的海水也像一块磁石,无时无刻不在吸收着月的精华。洱海的月亮可以征服一切黑暗,当然也可以融入每一个观月人的心中,温润的月光与清新的空气渗透进人的心房,使大家觉得心也要融化,想安静地睡去,在月光里做一个香甜的梦。可这时人们又不忍心闭眼,因为总也看不够这圆月清晖,这是一种从未见过,又无法形容的清朗和安宁。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比喻:时光总是沉默不语,却拥有抚平一切创伤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海与时光相似,也许只有一个人独坐在洱海边,捧着散发着幽香的洱海月时,你才能真正体悟这份属于海的力量。面对着安静的海水,你可以诉说一切苦闷,洱海会认真地聆听,然后把那些秘密、情绪抛掷到月光中和海水里,将它们永远地封存。洱海的确拥有和时光一样的能力。
第二天的行程似乎轻松不少,无论从双廊或者挖色出发,都将经过洱海沿岸最美的一段。有美景作陪当然不会寂寞。脚边就是湛蓝的海水,而远眺对岸,苍山就像一面屏风挡住了视线。云层也只得随着清风越过山峰,但一看到洱海,云也会变得沉醉,他们在苍山碧绿的旗袍上变换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时而散作龙凤齐舞,时而铺排成一幅绝美的水墨丹青。极目望去,远处山脚下一座座白族建筑清晰可见,雪白的墙壁和特有的照壁与山腰上的云相呼应。也只有来到了东岸,才知道世世代代的大理人生活在这么一个宛如人间仙境的地方。
当夜色又将笼罩洱海之时,我们的骑行结束,回到了古城。古城还是一如千年的等待,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可是,当我又一次看到城门的时候,心中荡漾着亲切和感动,因为我用两天时间与洱海真切地融为一体,用心去感受洱海的每一次潮涌,每一次呼吸。我和世世代代的大理人一样,亲近在这颗瑰丽的高原明珠周围。
整个环洱海公路总长150公里左右,想到骑车完成150公里的旅程,顿时会不自觉地畏惧这段旅途。但是,当看到高原的第一束光轻抚着大理古城沟壑纵横的脸颊时,一切疲惫似乎都随着黑夜滑向了苍山深处。
大理古城坐落在洱海西岸,它极具平民气质,这大大区别于丽江古城的美艳,也不同于香格里拉独宗克古城的异域风情。大理古城就像一位坐在家门前晒太阳的“老人”,它是那样的朴实和亲近。你无须走进吵闹的酒吧或是装修精美的礼品店,就能体味它的魅力。清晨的古城,骑车徐徐行进在大街小巷,看着一碗碗米线氤氲出的雾气从布满青苔的瓦檐上升腾开去,你仿佛置身在千年前的大理国,恍若向远处也许会间或传来古道上马队的阵阵铃声,这时,路边的照壁里也许会走出一位黑瘦的白族老妇人,她干枯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古道的尽头,她在等待,等待着茶马古道上的那个游子的归来……
当阳光遍洒古城,当青石板映出了历史的红晕,古城的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无论是马蹄的嗒嗒声,还是汽车的轰鸣声,都时刻见证着古城的繁荣,这就是大理,一个享受着贸易的繁荣却也承担着阵痛的地方。
晨光越过大理古城,铺洒在洱海海面,平静了一晚的海水由内向外迸射出了耀眼的光芒,像是有千万条鱼跃出水面,刹那间,鱼身上的每一片鳞都反射着金光。金光照亮了远处苍山眉间尘封的洁白,点亮了古城人们如明镜般的眸子,也辉映着洱海的温润。
第一天,从古城一直沿着洱海西岸向北骑行,一路上苍山都忠实地相随左右。苍山终年不化的积雪给大理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而脚边不断拍打着的海水又给远行者送上了一份温暖。无论是远望耸立在苍山脚下的崇圣寺三塔,还是探访“白族第一镇”——喜洲,大理悠久的历史和渗透在其中的白族风俗都让人折服。经过一上午的骑行,就可以通过江尾到达洱海的东岸。洱海的东岸相对比较宁静,满眼都是绿色,水边有一片片的草地,牛马在其上悠闲地咀嚼着安宁,饮啜着祥和,而海水似乎也变得更加纯净,在远处苍山的掩映下尽显温柔。这时,每个疲惫的行者都应该停下来,走进洱海,让海水浸透身体,将心神放逐在平静的海面上。
第一天,可以选择在洱海东岸的双廊或者挖色停驻,但无论在哪里,夜晚的洱海和依偎在它身旁的古镇一定会让人迷醉。深夜,走进海边的餐馆,用鲜嫩的鱼肉和洱丝来驱除一天的疲劳;亦或是坐在洱海边,看着月光怎样融化苍山上的积雪,然后与白雪融为一体。当地曾传说天宫中有一位公主羡慕人间的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个渔民成婚。公主为了帮渔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把鱼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们能打到更多的鱼。从此,宝镜就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闪着光芒,照着世世代代的捕鱼人,于是成了“洱海月”。当然,似镜子般安稳的海水也像一块磁石,无时无刻不在吸收着月的精华。洱海的月亮可以征服一切黑暗,当然也可以融入每一个观月人的心中,温润的月光与清新的空气渗透进人的心房,使大家觉得心也要融化,想安静地睡去,在月光里做一个香甜的梦。可这时人们又不忍心闭眼,因为总也看不够这圆月清晖,这是一种从未见过,又无法形容的清朗和安宁。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比喻:时光总是沉默不语,却拥有抚平一切创伤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海与时光相似,也许只有一个人独坐在洱海边,捧着散发着幽香的洱海月时,你才能真正体悟这份属于海的力量。面对着安静的海水,你可以诉说一切苦闷,洱海会认真地聆听,然后把那些秘密、情绪抛掷到月光中和海水里,将它们永远地封存。洱海的确拥有和时光一样的能力。
第二天的行程似乎轻松不少,无论从双廊或者挖色出发,都将经过洱海沿岸最美的一段。有美景作陪当然不会寂寞。脚边就是湛蓝的海水,而远眺对岸,苍山就像一面屏风挡住了视线。云层也只得随着清风越过山峰,但一看到洱海,云也会变得沉醉,他们在苍山碧绿的旗袍上变换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时而散作龙凤齐舞,时而铺排成一幅绝美的水墨丹青。极目望去,远处山脚下一座座白族建筑清晰可见,雪白的墙壁和特有的照壁与山腰上的云相呼应。也只有来到了东岸,才知道世世代代的大理人生活在这么一个宛如人间仙境的地方。
当夜色又将笼罩洱海之时,我们的骑行结束,回到了古城。古城还是一如千年的等待,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可是,当我又一次看到城门的时候,心中荡漾着亲切和感动,因为我用两天时间与洱海真切地融为一体,用心去感受洱海的每一次潮涌,每一次呼吸。我和世世代代的大理人一样,亲近在这颗瑰丽的高原明珠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