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早期治疗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i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再出血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很高。早期治疗对降低再出血发生率非常重要,但对其适应证仍然存在很多争议。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早期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文章就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治疗适应证和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产前抑郁和产后抑郁的发生状况,分析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于产前1 w内和产后1 w内进行抑郁的跟踪调查.结果 本组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产前轻度抑郁51例,占62.2%;中重度抑郁17例,占20.7%.产后轻度抑郁47例,占57.3%;中重度抑郁15例,占18.3%.随着焦虑值、抑郁值分值的增加,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产后
缺血预处理可通过多种途径调动自身保护机制诱导内源性神经保护,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抗凋亡是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中的重要环节,胱天蛋白酶(caspase)家族是细胞凋亡执行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缺血预处理诱导神经保护的机制以及胱天蛋白酶家族在缺血后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临床上,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比较少见,缺乏典型特征,是一种不对称,好发于面部的肤色丘疹或结节。病理学上是以毛囊皮脂腺组织和间叶细胞成分增生为主的皮肤附属器错构瘤,主要与皮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为机体细胞内能量调节的开关。在营养缺乏、缺血等情况下,AMPK系统激活,作为代谢和应激信号转导元件调节下游靶蛋白表达。急性脑缺血后,AMPK被激活并加重神经元凋亡,而给予AMPK抑制剂则可减轻脑缺血损伤。卒中后,AMPK激活可导致脑源性神经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及运动机能恢复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从我科出院的脑出血偏瘫病人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于6个月后分析对照两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及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表(SS-QOL)进行康复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Barthel指数及FMA、SS-QOL指数均有改善,干预组改善
以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var.pendul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洋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二乔玉兰(Magnolia×Soulangeana)、桑
圆柱瘤、毛发上皮瘤、Brooke-Spiegler综合征均是临床少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肤附属器肿瘤,其发生与CYLD基因突变密切相关。CYLD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编码去泛索化蛋白酶,通过去泛素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复合体的调节亚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等信号分子负性调节核因子-κB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概述CYLD基因与皮肤附属器肿瘤的发生、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皮肤肿瘤的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