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堂信息技术课可以从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堂作业等环节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来改进。
关键词:课堂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作业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很愿意去机房上课,但是认真听讲的学生并不多。信息技术课一直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很多学生都认为要学好信息技术,可事实上呢?很多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宁愿聊天、上网冲浪、玩游戏也不愿听教师讲课,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情绪、课堂节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硬件、软件、师资等,其中硬件与软件跟学校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方面我们更多的是无奈。那么如何利用、提升现有的教师资源就成了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工作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师资力量比较簿弱,在新老教师教学经验的传递上远不如其它学科,往往不能“拿来就用”,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自己去探索、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驾驭。
第一,课堂组织。信息技术课跟其它学科不一样,更多的时候要在机房上,学校的机房一般远离教学楼,学生下课后从教室走到机房要有一定的时间,经常出现上课几分钟后学生才陆陆续续到齐。到机房后学生还要开机,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教师可以要求班委组织好本班的学生,下课后督促他们立即离开教室前往机房,教师也可以提前为学生开好计算机,保证课时的长度。
“纪律是胜利之母”(俄,苏沃洛夫),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教学的基本保障。初中信息技术属于非考试科目,集游戏、交流、娱乐……于一体,被很多学生定位在“休息一下”、“放松一下”的层次。一进教室,上网、聊天、讨论游戏,一片嘈杂。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进入机房后对号入座,强调听课纪律、操练纪律、讨论交流纪律、下课退场纪律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第一节信息课的纪律要求会在他们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第一节课的纪律一定要反复强调与严格执行,这样,以后信息课堂的纪律教育才会水到渠成。
此外,根据我的经验,记住一些学生的名字相当重要。无论是好生还是奋进生,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就等于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会觉得你可亲可近,管理他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毋庸质疑,信息技术是动手能力方面的课程,不可能通过课外研读课文就能掌握学习内容,因此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先天上的便利,可以选择演示法,实验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教学方法的选择又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一)比喻法。教材中一些概念、术语对初中生而言比较抽象,教师在讲授时适当地运用形象比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网络基础知识”时,关于域名和IP地址的概念可以这样描述:“世界上的人很多,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通过名字和身份证号码两种途径。身份证号码可以唯一地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码太难记了,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名字来称呼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它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域名,同样它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地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容易,因此我们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容易理解域名与IP地址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螺旋上升法。现在的教材编排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从平面素材加工与集成、音视频素材的加工、到认识网络、再到网页制作。前面的内容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起到一个“铺路石”的作用,按理说,有了前面内容的学习,到后面完成一个网页的制作应该水到渠成。但是,在操练中我发现很多同学无从下手,跟学生们交流之后,发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同学们有畏难情绪,制作一个网站从策划、收集素材、再到制作完成,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毅力;另一方面,觉得知识点过多,听完之后又忘记了。针对以上现象,我及时进行了教学反思,现在新年快到了,很多同学都买贺卡和小台历,为什么不让同学们用Frontpage自己做呢?贺卡和小台历也是图文并茂啊,制作好一张贺卡和小台历跟制作一张网页技术上有相当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给学生的感觉不一样,制作贺卡和小台历学生会觉得简单有趣,做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有了制作贺卡和小台历的经验,学生再做网页就显得信心十足,成功地消除了学生们的畏难情绪。
(三)教学案例要生动有趣。学生常常会觉得课本中的例子离自己生活很远,没意思,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第三,课堂作业“化静为动”。“练习”是一节课中学生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主要渠道。信息技术作业不仅能体现内容、技巧的掌握情况,还能反映学生的审美、创新、信息获取的能力等,是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体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完成率向来不高,以往我发现他们要么不做,要么敷衍了事,根本不关心结果正确与否,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是非考试科目。炫目的形式总是更引人注意,及时的评价总是让人更想证明自己。这学期我布置的作业都是用flash做的课件,尤其适合做选择、填空、判断。除了极具美感的界面、友好的交互、丰富的视听,对答案的评价我也颇费一番心思,不是采用以往的勾与叉,而是采用同学们更喜欢的“哭脸”与“笑脸”等。学生随时可以评价自己做的正确与否,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好胜心,做的时候格外认真。当然,还设有用密码才能打开的参考答案,这是为了让他们不能投机取巧。通过这样的作业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完成课堂作业,还能促进课堂内容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效率。
总之,影响信息技术课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在纪律、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课堂作业等环节加以精心设计,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可以驾驭的,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课堂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作业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很愿意去机房上课,但是认真听讲的学生并不多。信息技术课一直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很多学生都认为要学好信息技术,可事实上呢?很多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宁愿聊天、上网冲浪、玩游戏也不愿听教师讲课,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情绪、课堂节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硬件、软件、师资等,其中硬件与软件跟学校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方面我们更多的是无奈。那么如何利用、提升现有的教师资源就成了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工作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师资力量比较簿弱,在新老教师教学经验的传递上远不如其它学科,往往不能“拿来就用”,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自己去探索、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驾驭。
第一,课堂组织。信息技术课跟其它学科不一样,更多的时候要在机房上,学校的机房一般远离教学楼,学生下课后从教室走到机房要有一定的时间,经常出现上课几分钟后学生才陆陆续续到齐。到机房后学生还要开机,浪费了不少时间。因此,教师可以要求班委组织好本班的学生,下课后督促他们立即离开教室前往机房,教师也可以提前为学生开好计算机,保证课时的长度。
“纪律是胜利之母”(俄,苏沃洛夫),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教学的基本保障。初中信息技术属于非考试科目,集游戏、交流、娱乐……于一体,被很多学生定位在“休息一下”、“放松一下”的层次。一进教室,上网、聊天、讨论游戏,一片嘈杂。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进入机房后对号入座,强调听课纪律、操练纪律、讨论交流纪律、下课退场纪律等。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第一节信息课的纪律要求会在他们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第一节课的纪律一定要反复强调与严格执行,这样,以后信息课堂的纪律教育才会水到渠成。
此外,根据我的经验,记住一些学生的名字相当重要。无论是好生还是奋进生,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就等于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会觉得你可亲可近,管理他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毋庸质疑,信息技术是动手能力方面的课程,不可能通过课外研读课文就能掌握学习内容,因此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先天上的便利,可以选择演示法,实验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教学方法的选择又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一)比喻法。教材中一些概念、术语对初中生而言比较抽象,教师在讲授时适当地运用形象比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网络基础知识”时,关于域名和IP地址的概念可以这样描述:“世界上的人很多,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通过名字和身份证号码两种途径。身份证号码可以唯一地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码太难记了,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名字来称呼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它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域名,同样它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地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容易,因此我们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容易理解域名与IP地址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螺旋上升法。现在的教材编排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从平面素材加工与集成、音视频素材的加工、到认识网络、再到网页制作。前面的内容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起到一个“铺路石”的作用,按理说,有了前面内容的学习,到后面完成一个网页的制作应该水到渠成。但是,在操练中我发现很多同学无从下手,跟学生们交流之后,发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同学们有畏难情绪,制作一个网站从策划、收集素材、再到制作完成,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毅力;另一方面,觉得知识点过多,听完之后又忘记了。针对以上现象,我及时进行了教学反思,现在新年快到了,很多同学都买贺卡和小台历,为什么不让同学们用Frontpage自己做呢?贺卡和小台历也是图文并茂啊,制作好一张贺卡和小台历跟制作一张网页技术上有相当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给学生的感觉不一样,制作贺卡和小台历学生会觉得简单有趣,做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有了制作贺卡和小台历的经验,学生再做网页就显得信心十足,成功地消除了学生们的畏难情绪。
(三)教学案例要生动有趣。学生常常会觉得课本中的例子离自己生活很远,没意思,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第三,课堂作业“化静为动”。“练习”是一节课中学生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主要渠道。信息技术作业不仅能体现内容、技巧的掌握情况,还能反映学生的审美、创新、信息获取的能力等,是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体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的完成率向来不高,以往我发现他们要么不做,要么敷衍了事,根本不关心结果正确与否,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是非考试科目。炫目的形式总是更引人注意,及时的评价总是让人更想证明自己。这学期我布置的作业都是用flash做的课件,尤其适合做选择、填空、判断。除了极具美感的界面、友好的交互、丰富的视听,对答案的评价我也颇费一番心思,不是采用以往的勾与叉,而是采用同学们更喜欢的“哭脸”与“笑脸”等。学生随时可以评价自己做的正确与否,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好胜心,做的时候格外认真。当然,还设有用密码才能打开的参考答案,这是为了让他们不能投机取巧。通过这样的作业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完成课堂作业,还能促进课堂内容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效率。
总之,影响信息技术课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在纪律、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课堂作业等环节加以精心设计,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可以驾驭的,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