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初探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及高中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中化学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高中化学老师都将构建化学高效课堂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工作内容及任务,以尽可能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对此,本文就作者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对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给同行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应用价值,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高效课堂就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及教学方法条件下,实现教学目标最大化、教学质量最高化和教学效果最优化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直接理解为教学效果很高的教学课堂。高效课堂不管应用于什么教育领域,都能够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高中学习作为高中教育领域中的重要部分,也同样应用到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故本文就这一趋势,深入分析了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1 基于学生实际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第一,老师要占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化学教学,高中生正是青春年华的学生阶段,对于一些知识的认知只是表面上的并不深入,所以兴趣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故老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培养化学学习兴趣;第二,要在化学课堂中积极引用现时代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主动性,进而构建化学高效课堂,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硫酸工业制备”方面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化学学习实际,制定相应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对应的教学课例,最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该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工程、视频功能和文字功能,将抽象的硫酸制备过程具体和形象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到硫酸制备过程;硫酸制备过程了解后,老师可以先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简单了解硫酸制备基本操作,如通过硬质玻璃管CO 还原Cu O,使学生对硫酸制备原理有根深一步的了解;最后,老师可以使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硫酸制备,即老师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硫酸制备实验。
  2 通过实验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
  第一,老师要深刻意识到实验对化学教学质量及效率提高的重要性,要不断创设多的实验来充实化学课堂,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尽可能学习到多的化学知识,并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第二,老师要深研高中化学教材,在教材中提炼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内内容,并将相应的重难点知识归纳出来,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创设新的实验,是促进学生化学认知的完善,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认知能力及其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進行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教学时,老师可以将本文章中的苯酚显弱酸性实验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因为很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容易产生“断点”(认知不全),所以老师就可以通过实验创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澄清苯酚钠溶液融入二氧化碳后会浑浊现象,然后让学生从这个实验现象中了解到苯酚酸性弱于碳酸。但这样还不够,因为仍然有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苯酚钠溶液中融入二氧化碳会产生碳酸氢钠,为什么不会生产碳酸钠,针对该问题老师就可以继续创设一些实验:向含苯酚的浑浊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 Na2CO3溶液,溶液逐渐变澄清,整个过程无气体产生,这样就让学生很全面的认识到了苯酚。
  3 通过尊重学生来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第一,老师要转变“老师是课堂主体”的教学观念,并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要求老师要持以积极、和爱和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提出的化学学习问题,以激发学生们的化学学习积极主动性;第二,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化学学习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性的化学课堂教学方案,在实施教学方案过程中老师不要固定在计划的教学目标上,要根据学生学习变化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的同时,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第三,老师要尽可能将多的课堂时间划分出来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以培养学生的化学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例如,进行“乙烯性质”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乙烯”的认知程度,结合现有的教学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化学实验,并在学生面前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到乙烯制制作过程中溴水发生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简单了解到“乙烯”制作原理;然后将接下来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反复实验,并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自己的问题解决意见,如学生会提出“教材上用的溴为CCl4溶液,为老师您用的是溴水,这两者是等同的吗?”等问题,老师可以回答“”稍犹豫后,笔者决定借此问题和学生进行探索,借机问学生:“乙烯制作过程中会有SO2的发生,而SO2是“乙烯”的重要化学元素,虽然CCl4溶液也能制作出乙烯,但不利于实验观察,因为反应后的液体呈透明状,而溴水则会出现溶液分层,容易观察。实验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相应的化学实验实际,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4 结语
  众所周知,高中化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是高考中必考科目之一。但为更好的适应当下我国教育事业高速发展趋势及社会发展综合型人才需求增加趋势,必须不断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及效率,进一步证实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依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作为高中化学老师的我们要不断提高对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视,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的化学教学方法及模式,以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高中化学教育事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延芳.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2):117-120.
  [2]李小娟.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115.
  [3]刘春华.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学周刊,2015(02):1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江苏省宝应县 2258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