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导入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bra4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堂中,如果用好导入策略,就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数学问题中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度。
  笔者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不断反思自己的导入策略,反思自己的导入行为,就初中数学课堂的导入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让数学情境更具思维性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习题课,很多教师为了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经常采用情境导入法来引入当堂课的教学内容。情境的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会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比如,在《投影》第二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创设了如图1所示的两幅情境图来导入新课,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两种投影的相同和不同点,在实际的导入过程中,为了提升导入的效率,不仅用这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我们还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如下:同学们,你能通过这两图的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吗?两图中光线有什么不同之处吗?类似这样把情境和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导入有其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借助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导入的教学价值。
  二、让媒体视频更具真实性
  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课堂导入的主要工具,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特有的视听效果来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系统,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由于现在多媒体设备的广泛使用,几乎每个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久而久之,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导入失去了兴趣,并对多媒体视频中出现的动画或图片感到失真,失去内容本身的可信度。因此,随着教学现状的变迁,我们在使用多媒体导入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多真实的、生活化的情境加入PPT或者视频中,让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内容更亲切、真实、可信。比如,在人教版《轴对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用PPT课件导入新课,新课的一开始会出现很多的图片,其中有一部分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一部分是轴对称图形,还有一些是看似对称其本质是不对称的图形,为了提升内容的真实性、亲切性,教师可以带着相机去采集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比如五星红旗中的五角星、窗户中的花纹、图案,墙壁上的剪纸画等等,这些图片用到PPT中会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亲切和真实,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时候,我们教师可以多付出一些,然后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兴趣和实际的多媒体课件或视频,让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真实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三、 让游戏活动更具数学味
  数学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活动导入法,即创设某一活动背景,让学生结合背景中的内容进行某些活动,有游戏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等。在这些活动中,游戏活动非常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兴趣,是一种较好的导入方式。而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已经处在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特别是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非常好的吸引效果,而且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难度不难,思维深度和广度都不大,在一个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边学习、边娱乐是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的,也符合小学阶段的目标达成,但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他们不再一味地满足于简单娱乐或游戏,他们不再需要很幼稚、单纯、低级的游戏来激发兴趣。因此,为了提升游戏活动的真正导入价值,我们不再重点考虑游戏本身趣味性和娱乐性,而应该考虑其中的价值性和数学味,我们应该借助游戏这么一个平台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游戏活动、数学情境和思维之中,让学生通过游戏中的数学元素进入当下的教学任务。比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应用过程中的价值和方法,我们就采用了“找座位”的游戏来导入新课的学习,“同学们,你们去看过电影吗?能又准又快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吗?我们来比一比哦?”如图2所示。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借助自己的前概念对横排和纵排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发现要准确快捷地找到平面内的一个点,必须结合横排的位置和纵排的位置。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娱乐,更是通过娱乐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对前概念的回忆和理解,并应用前概念解决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的问题,从而为导入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上的重点铺好了道路。其他类似的活动导入法也应该尽可能地做到这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导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导入方式有很多,导入的策略也有很多,无论采用哪种导入策略,我们都要符合数学教学的学科本位目标和学生发展提升的学生本位目标,最终真正服务于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提升。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一比”中第9~10页的例题和第12~13页的第5~9题练习。  [设计理念]“长短、高矮”是在学生学会了比较事物“同样多”和“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各通过一幅主题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事物存在着长短、高矮关系并学会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再通过“做一做”活动,让学生体会长短、高矮的相对性。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比较长短、高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小的生产组织,其成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班组的执行力,班组执行力的强弱又直接影响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下面笔者就如何通过教育培训创建学习型班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激活班组潜在能力    观念的更新是行动的先导,要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型班组建设中来,必须紧贴班组员工的发展需要和企业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