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及人才流失的原因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iamirr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重要因素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资金等所有其他资源。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释放他们的潜能,让他们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发展,让他们的发展促进公司的发展,由此而形成企业不易为他人模仿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公司发展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目前人力资源工作面临的最重要问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尽管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意识到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但却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能做好留住人才工作。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偏差呢?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1、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2、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
  3、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4、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
  5、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进程中,中小企业往往是试验区,是突破口,是马前卒。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做出了贡献。
  中国经济网石家庄10月20日讯(记者雷汉发 李杨林)主题为“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的转型与升级”的2011中国(河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在之后的主旨演讲中讲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业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增加是最快的,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个体(民营)经济占全国经济的比重有13。5%增长到60%。同时,个体(民营)经济成为全社会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十一五”期间,民间投资累积完成48。6亿万元,高于全社会5。1个百分点。此外民营企业在改变就业,推进市场改革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获得了飞快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力量,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中小企业人才管理的特点
  1、规模小从硬件环境上来讲, 中小企业不管是生产规模, 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要小于大企业。甚至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 资源是相当稀缺的, 这使得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难以提供高薪、高福利来吸引人才。
  2、行业分布广,地域性强。中小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中, 从手工作坊式的加工业到高新技术产业, 包括一些不适合大规模资金运作的领域。所以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小企业往往活动范围不广, 地域性强, 尤其是人员的构成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有时容易形成排外的企业氛围, 不利于企业引进新的人才。有的企业位于中小城市、城镇, 甚至偏僻的地方, 很难吸引人才。
  3、个体对企业的贡献度大。影响也大企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每个人的能动性, 往往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 也没有一个持续的、完整的人事管理体系, 这不利于中小企业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引进人才。
  4. 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 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 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 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5. 中小企业人事管理感性重中小企业人员少, 管理架构扁平, 人与人之间一般可以便捷地面对面进行沟通。由于沟通的直接性, 加之创业者以及骨干员工多半有血缘、乡缘、同学等关系, 企业往往有浓厚的家的色彩,情感性因素较多,人情味较重, 组织更多地是靠人来维系, 而理性的味道淡一些。
  三、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1、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理念的错位。
  2、不重视薪酬。对大多数人来说,薪酬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如果员工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办法满足,就不能够很好的工作,自然也会造成人员的流失。
  3、工作环境差。主要问题是员工工作的环境不能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常常加班、伙食不好、没有娱乐活动等。
  4、不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很多中小企业不能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缺少职业生涯的规划,把培训看成不必要的资金投入,使员工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家族企业,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后,家族企业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这些局限性所产生的文化障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局限包括:第一,很多企业是家长决策,这种机制在提高决策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决策的不科学,容易给企业带来风险;第二,家族企业往往用人唯亲,不是用人唯贤,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通常是企业主的子女或亲戚,这样就会发生不懂企业管理的人走上领导岗位,降低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三,任人唯亲使特殊人物把持关键岗位后,规章制度不起作用,关系代替制度使制度如一张废纸;第四,任人唯親的用人机制产生不公平的内部竞争环境,企业留不住有本事的人才。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朱建堂。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5):9~12。
  2.李宝红。浅论中小企业人才管理。经营与管理。
  3.刘健宁。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J]。中国中小企业,2004(8):47~48。
  4.林炳成,中小企业人才吸引策略。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5.马小洪,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第6期。
其他文献
绩效管理是围绕战略目标开展的重要管理活动,包括了绩效策划、实施、评价、反馈和改进提升等一系列活动,而有效沟通则是贯彻其中的关键要素。本文浅析了绩效管理中的沟通问题,并
宅基地征收是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重要工作.随着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农民维护自身权利意识的提高,宅基地征收工作越来越难.这不仅由于宅基地本身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还与
摘 要:档案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国家发展历史的见证,是一项重要的记录,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的建设也出现了较大形势的变化,逐渐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信息化是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之一。在当前的档案管理中,我们应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相信通过本文的论述,人们会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促进档案管理
本人调研过很多应用ERP的企业,无论是用到什么样的ERP,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目前的应用还局限于将企业的数据输入系统,然后将这部分的数据加工应用,形成一些简单的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建设,煤炭等能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煤矿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本文就针对我国煤矿产业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探讨新时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