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培养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zhiyao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作文是爱恨交织,心中有千言万语,下笔却只言片语。“作文作文,好似捉魂”是学生的叹息,也是语文教师的鸡肋。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教学中探索,试图寻找突破口。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淡一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  作文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50-01
   一、培养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写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最真、最好、最全面的体现。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能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普遍存在畏惧作文,感觉无事可写,无从下笔的情况。其次,层次不清晰,思路混乱。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信息感不强,逻辑性差,很少有主题句,偶尔有了主题句,下面的支持细节也不能很好地说明主题句。另外文章整体内容缺乏一致性、连贯性,内容安排上也无主次之分,所以读完之后有时甚至全然不知所云。最后,就是表述不清晰。学生可能明白作文题目的寓意,但就是肚子里有千言万语却无法表达出来。本来丰富有趣的素材或寓意深刻的题目,提笔写完后如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更有甚者就是换了一种口味。原本一望无垠的碧绿苍茫的草原,经自己笔下描写后变成了枯萎、毫无生气的老槐树。
   三、培养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路径与方法
   (一)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不息”。生活处处皆文章,可以给学生一则热点新闻,让他们写一、二百字的点评;给他们一个故事,可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想;给他们一位名人、明星或偶像,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给他们一个画面,可以让他们配上一段说明;给他们一段歌词,可以让他们品评鉴赏……生活中有太多的情景值得我们去写,将各种短小的情景积累起来就可以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只要长期坚持,学生就会从中不断得到生活材料的积累、思维的历练、情感的触发、灵感的萌动,从而达到信手拈来、随心成文的境界。
   (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1.通过阅读提高学生写作素材积累。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是有一定哲理的。从阅读入手学习写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思想,也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素材。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和揣摩原文的语言特点、用词造句、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找出主题句,分析扩展句,总结概括文章大意,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注重课堂阅读的前提下,如遇到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就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背诵下来便于日后写作的积累。
   2.通过朗读提高学生写作素材积累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亲近了文本,在不知不觉中一切内容与想法都化为了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宝贵的一种境界。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运用朗读法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当然,语文教师要善于朗读,并善于指导学生朗读。如果教师都把课文读得干瘪吃力,怎么能使学生对语文朗读有兴趣呢?所以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备好朗读课,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自己的课堂营造一种氛围。
   (三)培养口头作文能力,以说促写并用
   作文应包括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具体地说,即教学生学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写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
   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条理清楚。
   (四)挖掘语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练习仿写
   在作文教学训练的实践中,可以采取“模仿”的形式。仿写是一种综合体现语言运用要求的语言训练形式。作为一种考查形式,它在各式各样的考试中可谓是“保留节目”。而仿写的要求,几乎涉及语言运用的全部要求——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当然也涵盖了这些要求内部的全部子项要求。在练习仿写时,既要考查仿写对象是否符合语用的诸多具体要求(事实证明许多语文报刊上的仿写题编的是有疏漏的),更要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合乎语用的各项要求。教师精选出一些结构整齐完整并且语言优美有文采的优秀作文(作文选中的满分作文),或者是开头结尾非常好的作文。先读,让学生赏析、评品,说出作文的优缺点,取其长处,摒弃缺点,进行仿写。或者仿结构、或者仿开头结尾、或者仿精彩片段,加上自己的经历和文化底蕴,修改加工,最后成文。以期达到模仿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一部分同学克服语言呆板、不够生动,谋篇布局杂乱无序的毛病,提高其写作能力。
   写作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体会生活,用心感悟,珍惜师与生间的每一次的心灵触动,鼓励学生的每一次灵感捕捉,给予学生信心,他们的写作水平会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逐渐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163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163例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相关感染21例次,感染率为12.88%。其中年龄>60岁,导管留置时间>2周,置管部位为股静脉,三天换一次药,合并糖尿病、Hb60岁,导管留置时间>2周,置管部位为股静脉,三天换一次药,合并糖尿病、Hb2周,置管部位为股
目的:探讨实施2∶1∶1模式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106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3例.对照组根据传统模式
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演进,人类的生活在科技和新媒体的推动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与普及,强大又丰富的功能以及琳琅满目的软件应用对人类尤其是青
摘 要发热反应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偶有发生,为探讨一种能迅速缓解反应症状,尽量减少对患者机体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本文将47例发熱反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综合疗法:停止输液;发冷寒战时给予保暖,热饮料;高热时行物理及药物降温等对症处置。观察组20例采用山莨菪碱静脉注射加常规综合疗法。结果表明:观察组发冷、寒战、恶心、呕吐的消退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有高度显著性;
我国城市流浪儿童问题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其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城市流浪儿童救助方式存在的问题如缺少对预防流浪儿童产生
树枝上迸(bèng)出点点绿(lǜ)色(sè),树林快要睡醒(xǐng)了。  这些绿色不是同时显(xiǎn)现的,它们先是在最亮的地方出现一点点,慢(màn)慢扩(kuò)大,好像在灰(huī)色的水面上冒(mào)出来的,蓄(xù)着小小的力,准备荡(dàng)起涟(lián)漪(yī)。  树林里的树都长得细(xì)细高高,下部是小枝子,上部分出小杈(chā),最顶上是更多小杈,那些绿色就是
期刊
本文在分析实际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链条机械性能试验的拉伸钳口专用装置,防止了试验工装受力变形、断裂和位移问题,保证了机械性能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将现代社区建设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社会学中“民族文化的传承”的理论结合起来,从区位理论角度剖析社区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在“行为模式”中的理论支撑。同时,进一
随着国际间的资金和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各空间内加强了贸易往来,在构建市场的同时建构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该趋势不仅给各空间带来了贸易上的经济发展,也有效地加强了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文化建设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文化的熏陶更是成为大众创新的一种趋势。其中,群众所创造的文化舞蹈深刻的影响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了群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