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亲的十年寻子路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k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月4日,刘利勤夫妇和女儿及离散10年的儿子刘静军在太原家中团聚

  2010年,他2岁的儿子被人拐走。10年间,他耗尽家财,跑遍大半个中国寻找儿子。他开网络直播寻子,还帮7个家庭找回了丢失的亲人。2020年1月2日,“山西寻子哥”刘利勤终于找到了失散10年的儿子……

2岁儿子被拐走,伤心父亲踏上漫漫寻子路


  刘利勤永远记得2010年4月11日发生在他家的那场意外。
  那是一个周日,刘利勤的妻子张唤平在太原租住的屋内洗衣服,4岁的女儿与2岁的儿子在家门口玩耍。姐姐回家给弟弟拿零食,再出来时,弟弟就不见了。
  刘利勤租住的地方是个城中村,人多且杂。“隔壁旅店外的监控显示,我儿子在当天上午10时59分被一名陌生男子抱走。但由于摄像头老化,看不清那个人的模样。当时我就崩溃了,一头栽倒在地昏了过去。等醒来后拨打了110报警,民警和我连夜寻找,可一点线索也没有。”刘利勤说。
  儿子失踪,刘利勤和妻子一夜间白了头发,一段时间里哭得几乎双目失明。随后,刘利勤和老家的亲朋好友在太原周边找了一个多月,没有任何收获。从儿子丢失的那一天起,刘利勤踏上了长达10年的寻子之路。
  2008年丢了孩子的刘永飞说,他们有个寻子团。“刚开始是寻亲家长在‘宝贝回家’等网站发布消息,后来互相认识的家长越来越多,大家就建了群,抱团取暖。”刘永飞说,他们寻子团现在有几百个寻亲家庭,山西省内的有好几十个。刘利勤和寻女父亲石日成是寻子团的主力。
  “最开始改造了一辆农用车,在车斗里搭了个棚子,拉着许多展板,上面印着丢失孩子的照片等信息。我们全国各地跑,跑了有十多个省份。大概在2013年,家长们凑钱买了一辆五座车,条件稍好点。”石日成说。他们开着车去各地的火车站、广场等地,发寻人启事。有人提供线索,就去打听、核实。
  “一年365天,利勤在外面跑200多天。”刘利勤的父亲刘玉明说,他还跟着儿子跑过几个省份去找孙子。除了西藏、新疆,其他地方刘利勤基本都去过了。
  “根据别人提供的线索,我们看了几个孩子,DNA比对过几个,都没有成功,不是我家的。”在过去10年中,刘利勤见的孩子不下30个,DNA鉴定做了近10次,却没有一个结果是他想看到的。尽管如此,他还是把这些和他做DNA鉴定的孩子的信息存了起来,“希望以后能帮他们找到亲生父母”。

一大家子最怕过年


  这么多年,刘利勤始终没有离开过儿子丢失时住的城中村。城中村拆迁了,他们就在附近租房子。“不敢离开这里,怕孩子回来找不到我。”走进刘利勤租住的家里,几块木板拼凑成灶台,一张充当沙发的母子床挤在客厅,一张双人床摆在卧室。在这个房间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床头的一张全家福。照片里夫妻俩都穿着红色唐装,刘利勤抱着女儿,妻子抱着儿子,温馨和睦。“那是当年我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可是,照片拍了不到一个月,儿子就被人贩子抱走了。
  自从儿子丢了以后,刘利勤家里全乱套了。父亲刘玉明不在老家临县农村种地了,来到了太原。刘玉明说,孩子丢了以后,全家人号啕大哭。第一个春节,刘利勤家啥也没买,“别人家买肉买菜,放鞭炮过年,我儿子和儿媳妇啥也不买,就整天对着哭。”刘玉明跟刘利勤说,不怕,老汉给你们做饭。那个春节,刘玉明买了一袋米一袋面。


儿子丢失后,刘利勤(左)带着儿子照片四处寻子

  “最怕过年。”刘玉明说,他们一大家子都在太原打工,做装修。每年春节,刘玉明都要把全家30多口人聚在一起。“我给他们做好饭端出去,他们在外面哭,我和老伴在厨房哭。”过年得发压岁钱。刘玉明平常跟着孩子们干装修,也没什么钱,每个孙子和外孙给100元压岁钱。“在的娃娃都领上了,丢的这个,没法给。最后把钱压在娃娃小时候枕的枕头、穿的衣服下面,第二天早晨起来,压岁钱还在那放着。”
  儿子两岁拍照时穿的鞋子、裤子已經破旧不堪,但刘利勤夫妇一直留存着。“这些衣服都没有洗过,就是想保留孩子身上的气味,想他的时候,拿出来抱在怀里。”刘玉明也四处求神算卦,有的说娃娃没有了,找不回来了,你们放弃吧,别找了。“我和老伴听到就哭。利勤说,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哭,我下定了决心,总有一天把娃娃找回来。他把我们老两口安慰住,他自己却在一边偷着哭。”

10年寻子途中帮7个家庭找回亲人


  寻子路上,刘利勤与很多丢失子女的父母相识,他们互通信息,共同寻亲。10年间,他们帮助7个家庭找回了丢失的亲人。
  最让刘利勤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的“邓世杰回家”。他至今也忘不了当时邓世杰妈妈黄引果挺着9个月的大肚子,连夜赶往洛阳认亲的场景。
  2010年12月,3岁的邓世杰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村里家门口玩耍,爷爷突然听到一阵哭声,跑出来时就发现孩子不见了。2012年11月,寻亲团在太原举行了一次宣传活动。“有个好心人说河南洛阳儿童福利院一个小男孩,特征与邓世杰相似。”黄引果说。找到儿子之后,黄引果才知道,因为当时儿子脊柱患了病,就被人贩子遗弃了。一家福利院将邓世杰收留并治好了病,直到他和家人团聚。黄引果一家为了感谢寻亲团,让邓世杰认刘利勤做干爸爸,将原本互不相干、却经历同样磨难的两个家庭紧紧地联系起来。
  刘利勤的微信名叫“山西寻子哥”。他还有一本厚厚的文件夹,里面搜集了这10年来他所了解的其他失踪儿童的信息。刘利勤翻着文件夹,如数家珍。2018年5月,刘利勤以“山西寻子哥”的名字开通了快手账号,发布了数百个寻找孩子的视频,希望借助网络传播,找到孩子。   “谢谢大家帮我转发孩子的消息,我们是不幸的,你们是幸运的。”这是刘利勤在直播间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时常在直播间里提醒家长看好自己的孩子,出门在外时要紧紧拉着孩子的手,千万别松开。刘利勤的普通话说得不好,有浓浓的方言口音,开直播经常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没有文化,没有才艺,担心留不住直播间的观众。每当有空,刘利勤就面对镜子,像面对观众一样说普通话。他的坚持终于被更多的人看到,直播间的观众多了起来,粉丝也涨了起来。通过直播,也有不少人给他提供线索。
  37岁的蒋萍,两岁时被人带到湖北,又辗转被送到河南,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去世后,蒋萍没了亲人。后来她嫁人生子,开始寻找亲生父母。“我通过网络知道了刘利勤大哥,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在山西寿阳找到了亲生父母。”蒋萍说。


2020年1月2日,找到丢失10年儿子的刘利勤无比激动,他拿出手机给儿子看他小时候的照片

儿子被找到,全家喜团圆


  2019年7月,劉利勤做直播时,收到一个观众的匿名私信:“你儿子可能在山西交城县。”但是,交城县那么大,刘利勤没有去。2019年12月,刘利勤在做“寻子直播”时,这位好心人再次提醒他,并给他提供了详细地址。刘利勤决定去交城县一探究竟。
  10年寻子经历,刘利勤俨然成了一名“寻子专家”,他为这次行动做了精心准备。
  “第一次只拍摄到一张孩子模糊的照片,但看着就像。”刘利勤看到了希望。第二次,刘利勤的三弟刘利龙,拍摄到孩子的一张清晰照,通过“守护者”(中国儿童防走失平台移动应用端)AI人像对比,其相似度高达67.43%,平台建议进行DNA检测。第三次到村里,刘利勤的弟弟等家人以办事的名义居住在村中,借机和孩子接触。最终,成功获得孩子的头发。
  2020年的第一天,刘利勤全家苦等的好消息终于来了:DNA检测比对成功!
  1月2日晚,当地警方和刘利勤一起到交城县某村,将刘利勤的儿子、12岁的刘静军解救了出来。刘利勤激动不已,他搂着失而复得的儿子,觉得自己经历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丢失10年的儿子找到了!天大的喜讯传来,刘利勤的妻子张唤平喜极而泣。1月3日,张唤平给儿子刘静军买了新衣服,带着他逛超市,买他爱吃的东西,尽可能地弥补这些年对儿子的亏欠。“妈妈,我还没有逛过这么大的超市呢。”刘静军有些兴奋。张唤平听后,心里五味杂陈,她含着泪说:“以后妈妈天天带你来。”
  据警方初步调查,10年前,刘静军的养父张某花了2.5万元从人贩子手中买来刘静军。目前,张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人贩子也已被警方抓获。
  时隔10年,刘利勤一家4口终于团聚,全家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回到亲人身边的刘静军逐渐适应了家里的生活。
  刘利勤在他的朋友圈发表了新的宣言:“我的寻子之路结束了,但是‘山西寻子哥’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依然会作为志愿者,去帮助更多寻亲的人团圆。我希望,那些还未团聚的家庭,能从我的故事中获得一些能量。让我们一起努力,找回亲人,家庭团圆。”
其他文献
《渴望》堪称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万人空巷”的经典之作。30年后再回首,关于这部剧,还有许多动人故事……  1989年年初,北京电视台交给时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郑晓龙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年内拍出一部50集的电视剧。  郑晓龙召集编剧李晓明、作家王朔、《十月》杂志副主编郑万龙等人,集思广益,出出主意。就在这样临时的商议过程中,“刘慧芳”诞生了。  编剧李晓明将大家的意见汇总,写出了约7万
期刊
脑卒中俗称中风,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对中风患者来说,后期的康复训练对恢复智力和肢体功能至关重要。原则上,康复治疗越早介入越好,当诊断明确且无医疗禁忌时,即可开始急性期康复治疗,一般为患者发病后48小时介入。  康复科门诊经常会收治一些早期没有得到良好康复治疗的患者,由于一侧肢体不能活动,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甚至伴有疼痛;还有些患者因为锻炼方式不正确,出现运动模式异常。所以,无论是在
期刊
璐瑶和广西田阳县巴别乡的孩子们  日本作家盐见直纪的那句“一定有一种生活,可以不再被时间或金钱逼迫,回归人类本质;一定有一种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时,也能贡献社会。”  2020年8月底,一场名为“非凡普通人——推动社会改变的力量”的摄影展在北京举行,展出照片全部来自担任过两届“荷赛”(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评委的摄影师王身敦。过去5年,他用镜头记录了一群在中国各地长期从事公益事业、探索社会问题解决之道的
期刊
憋喷嚏,鼓膜可能穿孔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李虹介绍,打喷嚏是人体自我保护所产生的一个生理反射。当鼻腔黏膜受到病原体、粉尘刺激时,三叉神经将这种刺激信号传导至大脑,大脑随之刺激呼吸中枢,诱发膈肌、肋间肌产生吸气动作,舌体和软腭闭合,随后膈肌、肋间肌立即猛烈收缩,声门突然开放,将肺里的气体一下子从口鼻中喷射出来,形成喷嚏。这个动作有利于机体排出上呼吸道中的异物或过多的分泌物,
期刊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打破了“一代为农、世代为农,一代为官、世代为官,王侯将相有贵种”的不公平社会现象,将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到普通百姓,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条通往统治阶层的便捷道路, 普通百姓也纷纷以科举考试为自己及子孙后代的终极目标。  然而,科举考试舞弊现象频繁出现、从未断绝。为了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历朝严惩科举考试舞弊,尤以清朝为甚。科举考试舞弊方式  贿买舞弊。进行这一舞弊必须要家里有关
期刊
张先生2019年年底失业,到现在也没找到合适工作,信用卡的账单已逾期3个月,这让他焦虑不安。经朋友推荐,张先生发现网上有中介可以帮着客户跟银行“协商分期”,不仅不计利息,本金还可最多分60期还,张先生瞬间动了心。广告遍布各大平台  记者在淘宝平台上搜索“逾期协商”“协商分期”“债务重组”等关键词,都会弹出一大串店铺。他们的广告词基本雷同,卖点都是“不被起诉”“停止催收”“停掉高额违约金”“个性化分
期刊
现如今,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服用保健品,尤其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同时还在服用各种慢病治疗药物。他们可能没意识二者共用存在安全隐患。有些药物如果和保健品同时服用,不但会影响药物疗效和保健品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有研究显示,一些降糖药、胃药等与某些保健品或补充剂共用,可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发现,超过100万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可能因同时服用医生开的药物与保健品而面临危险
期刊
水果买多了放在家中,时间长了容易变坏。有的人会削掉烂的部分继续吃,有的人则会很干脆地扔掉。那么,水果坏了一点,没坏的部分到底还能不能吃?其实这要区别对待,可以分为以下3种情况处理。  1.霉烂变质的水果。水果霉变腐烂后,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会快速繁殖真菌等微生物,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并从腐烂的部分向未腐烂的部分渗透蔓延,最终导致整个水果被微生物污染。人食用这样的水果后,可能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食物
期刊
在炕头上,许富与武启莲先对着头做了个拜月式,然后开始了晨练,秋千、坐姿单腿挠头、鹤蟾式,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一起练习瑜伽,已经成为许富与武启莲每天早晨的必修课,这给两人的晚年生活加了些“糖”。  许富与武启莲马上就到钻石婚了,这对在9岁就定下娃娃亲的老人,将日子过得绵密如陈年老酒,如今已是幸福的五世同堂了。  “你让我,我让你,互相心疼体谅,就能和和美美过日子。”这一点,已经成了许富与武启莲教
期刊
1.给电暖宝产品充电时,要注意将其水平放置,避免局部受热不均,损坏产品。  2.在通电时禁止使用,避免產品漏电导致人身伤害。  3. 充电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并距离人体2米之外。  4.在通电加热结束后,要先拔下电源线插头,再拔热水袋上的耦合插头,在拔下插头时不可使用猛力,以免损坏产品。  5.电暖宝产品内的液体对产品有腐蚀性,建议使用一个冬季后要更换新的产品。  6.电暖宝如果出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