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图景的运用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物理学科是初中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接触到的,所以他们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有很大的兴趣与好奇心,教师在这个学习阶段要注重培养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可以使用一些典型例题或物理常识来给学生出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获得答案从而产生成就感,增强他们对这门学科的信心.教师也要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物理图景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就把抽象的知识与概念给形象化以便增加其直观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模型也属于这种方法的范围.本文对该种教学方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物理图景;运用
  一、建立物理图景对物理教学的意义
  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要靠一定程度的求知欲来激发,从而更好的学习物理这门学科,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培养,使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便在客观上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望,这样能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物理图景能帮助学生认清物理知识的诞生与发展.初中生因为年龄不大,接触与认识的事物较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建立物理图景来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基础性知识.曾经有心理学家研究与分析过初中生有着怎样的学习心理,物理图景会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更为长久的记忆,对以后的物理学科学习很有帮助,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图景会在学生大脑中产生.此外,建立物理图景能使物理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在教师看来,物理图景是一种教学方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会对教学有所帮助;在学生看来图景教学中建立的是物理知识的图画,它把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而直观,在这个过程也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把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化,降低了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度.
  二、建立适合学生的物理图景
  图景是物理图景的载体,把物理概念与规律作为基础,在经过物理分析过程然后形成动态情景.在物理图景中物理过程更加形象与清晰,能帮助学生思考、正确理解相关概念和分析问题.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建立物理图景是重要的一步.在实验室结合实验过程建立物理图景,物理学科的特点是把实验作为基础,所以物理实验课是物理学科的重要部分,它能对物理课本中的规律、概念、过程在实验中再现和说明,同时物理实验有较强的直观性、真实性和趣味性,用事实去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物理实验对物理问题的再现、解释更加直观与形象.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中,一般情况下学生会认为物体发生运动一定受到了力.在实验过程中,小车从被放上斜面到滑下来,并运动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如果仅仅是这样观察,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的物理图景没什么意义,大多数情况下会对这种现象做出错误的解释.但是他们也只有从这一物理现象中去思考某些概念问题,无法得出正确的结率.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一次,然后告诉他们注意小车的运动过程,从而一步一步建立物理图景.经过多次试验,让学生画出小车的受力图和运动距离并进行分析,如果木板一次比一次光滑,那么小车的运动距离会一次比一次远,同时也可以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一次比一次小,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发现阻力和物体运动距离有重要关系:阻力减小,运动距离增大,再进一步假设:如果阻力为零,小车会不会永远运动下去呢?,也就是物体发生运动不一定受到了力,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经过多次试验学生会对这个结论有深一步的理解.所以在物理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建立物理图景,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物理图景,在课堂学习之前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有了简单的认识,这些简单认识对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来说是一个基础,例如,生活情境,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和把在生活中的认识用于对课本的学习中.如,对压强这个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摸不着也看不到,如果建立有效的物理图景,能够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这么做对学生学习很有帮助.又如,让学生观察下雨后走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脚会发生下陷,但是如果在上面铺一块较大的木板,脚踩在上面就不会发生下陷,让学生对这个现象进行思考:压力相同,路面上的受力面积不同,受力面积增大,下陷程度减小.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做这样的演示试验,找一块儿泡沫塑料放在桌子上,然后放上去一块儿砝码,塑料会发生下陷;如果在放砝码前先放一薄木片,塑料会发生非常小的下陷,在增加一个砝码的情况下,塑料的下陷程度会增大.
  总之,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用合适的方法启发与引导学生,建立较好的物理图景并用它来说明一些稍复杂的物理问题,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的过程中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培养自己的思维习惯,这对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很有帮助,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成长和对以后物理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赵斌.“教学案一体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2012.
  [2]丁建.注重物理模型构建,促使初中物理教学形象化[J].读与写杂志.2013,10(10):143.
  [3]巩玲.探析课外试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物理.2013(12):37-38.
  [4]王冬梅.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大连市:辽宁师范学院,2011.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