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刻制的笔筒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个松鹤图南竹笔筒。此笔筒为少年刘少奇于1916年寒假期间精心雕刻而成,高15.1厘米,直径8厘米。笔筒外壁上雕刻的图案为:一株挺拔的松树下,仙鹤傲然独立。松鹤旁刻有一首诗:“挺然百尺之,松绕有生志;舞是千年之,鹤德少尘心。”落款“卫黄作”。笔筒上的图画栩栩如生,诗作字迹匀称遒劲。这件诗画合一的南竹笔筒雕刻工艺品,彰显了作者的文化涵养与人生志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品格高尚、有益于人民的人。笔筒经鉴定为一级文物。
  刘少奇谱名绍选,字渭璜,后改为卫黄。1916年夏季,刘少奇从玉潭学校毕业后回到炭子冲老家呆了10多天,不顾家人的阻拦,又背上行李来到宁乡县城,相邀同学贺执圭、任克俊等一道去长沙求学。
  古老的长沙城里,街头巷尾人如潮涌,商贾云集,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打倒帝制余孽”“建立民主共和”一类的标语和传单不时映入眼帘,滚滚奔流的湘江帆影移动,一派百舸争流的诗画景象。刘少奇三人乘船渡过湘江,从小西门码头径直来到城北局关祠宁乡寄宿舍住了下来。
  当时,长沙有一所小有名气的学校,叫驻省宁乡中学,设在局关祠宁乡寄宿舍旁边的望麓园,以培养宁乡籍学生为主,教员大多数是宁乡人。校长黄锡类原来是玉潭学校校长,得知刘少奇、贺执圭、任克俊3个玉潭学校高材生来到长沙求学,便求贤若渴地亲自去他们的住地看望,动员他们报考驻省宁乡中学。经过严格的插班入学考试,刘少奇三人被驻省宁乡中学录取了,编入二年二期第五班学习。
  考入驻省宁乡中学后,刘少奇便全身心投入了中学阶段紧张的学习,并积极参加了驱逐湖南反动军阀汤芗铭的斗争。经过半年刻苦学习,刘少奇期末考试各科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同学们感叹道:“‘刘九书柜’真是名不虚传呀!”刘少奇在驻省宁乡中学学习期间,除了重视学习自然科学,同时十分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科学,时刻把国家和民族的盛衰危亡挂在心头。
  当年寒假,刘少奇回到家乡炭子冲。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他利用讀书习字的间隙,用小钢刀精心雕刻了这个南竹笔筒,希望自己像松树那样坚韧不拔,像白鹤那样志向高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奋斗不止。
其他文献
考虑经济学中的弹性,得到它的若干性质.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新常态时期的视角探索中国女排精神的演化过程,指引多元化的社会和竞技运动蓬勃发展。探索"女排精神"顺应时代变迁的深度,厘清
苏区时期毛泽东倡导基层苏维埃政权实行代表主任制和代表固定联系居民制以及委员会制,将民众与苏维埃政权联为一体,使苏维埃政权成为群众生活的管理者.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夯实这一谋事之基,光大这一成事之道。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
生成性思维是一种创新的现代哲学思维.他一反近代哲学把客观世界视为某种外在于人的抽象了人类现实生活本质的东西.相反,生成性思维说明了在人的现实生活之外不存在一个独立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紧跟世界发展进步潮流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