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桐乡市这片纺织沃土上,有一个年轻的经济区,虽然它在2010年3月18日才正式挂牌成立,但是作为桐乡市的两大工业主战场之一,这个“国家纺织新材料产品开发基地”正在致力于打造成为桐乡市西部千亿级产业平台的路上不断前进。
这也让外界对于这样一个处于蓬勃发展中的经济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日,《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了桐乡市临杭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相关主要领导,了解到临杭经济区以及其园区内国家纺织新材料产业园的相关情况。
交通便利构建区域比较优势
临杭经济区从2010年到现在,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据临杭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临杭经济区总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一期开发面积21.5平方公里,已建成为4.4平方公里,正在建设的约为7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110家,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16家,规上工业总产值432亿元,占整个桐乡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8%,是嘉兴地区规上产值最大的经济平台。
区位交通情况,对于企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能够给园区内的企业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成为一个园区发展的关键。对于临杭经济区来说,其规划和辐射范围,覆盖桐乡市整个西部区域,位居杭州湾经济圈、上海都市圈、环太湖经济圈三大经济圈的交汇点。周边的海陆空交通设施也很完善,两条高速公路从园区南北两端贯穿而过,连着京杭大运河的三级航道横贯临杭经济区,建立了与杭州市区、上海、苏州、乍浦港、上海港和宁波港的近距离交通之道,便于经济交流和贸易物流的往来。
合理布局打造园区综合实力
临杭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临杭经济区的建设,注重的是生态工业环境的打造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希望可以促进桐乡西部的崛起与发展。这中间,临杭经济区侧重发展的是纺织新材料、机械机电以及服务业。
在园区布局上,其最主要的部分当然是国家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在这个区域,依托着桐昆、新凤鸣这两家大型涤纶长丝生产集团,重点发展差别化功能性新型纤维、纺织、特种橡塑等新材料产业。还有机械机电产业园,这是化纤产业的上游,也很重要。在生产性服务配套区,是诸如桐昆、新凤鸣等重点建设企业的研发机构、创意广场、展示平台以及商务交流平台。当然还有生活性服务配套区,以及生态农业区,这里有桐昆、新凤鸣等大企业的职工公寓,还有一些商场、学校、医院等等。
化纤产业挑起经济区发展重任
在临杭经济区规划中,国家纺织新材料产业园的存在,可以说是吸引力十足。整个经济区化纤制造产业的优势,也在一批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凸显得日益明显。
“现在我们的化纤制造产业,以桐昆化纤集团、新凤鸣化纤集团、宇翔化纤公司为主。在国家纺织新材料产业园的建成区,桐昆和新凤鸣的工厂已经林立,在国家纺织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区,以桐昆、新凤鸣为代表的一批化纤企业项目也在规划之列。”临杭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说道。
“在化纤企业的生产运营当中,热电保障必不可少。经济区的热电联产优势也是非常吸引人。华能集团在经济区投资兴建热电联产项目,该项目将于2014年一季度建成投产,这个公司将为整个园区提供热电保障。投产后供电能力每小时458兆瓦,年发电量25.2亿千瓦时;供热能力450吨/小时,总供热面积约176平方公里。目前,华能公司还在与桐昆等大企业进行强强联合,打算建立非电区域能源中心,以蒸汽压缩机替换电压缩机。项目一旦建成可使桐昆、新凤鸣等大企业节省三分之一的用电量。”临杭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表示。
这也让外界对于这样一个处于蓬勃发展中的经济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日,《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了桐乡市临杭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相关主要领导,了解到临杭经济区以及其园区内国家纺织新材料产业园的相关情况。
交通便利构建区域比较优势
临杭经济区从2010年到现在,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据临杭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临杭经济区总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一期开发面积21.5平方公里,已建成为4.4平方公里,正在建设的约为7平方公里。截至2012年,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110家,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16家,规上工业总产值432亿元,占整个桐乡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8%,是嘉兴地区规上产值最大的经济平台。
区位交通情况,对于企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能够给园区内的企业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成为一个园区发展的关键。对于临杭经济区来说,其规划和辐射范围,覆盖桐乡市整个西部区域,位居杭州湾经济圈、上海都市圈、环太湖经济圈三大经济圈的交汇点。周边的海陆空交通设施也很完善,两条高速公路从园区南北两端贯穿而过,连着京杭大运河的三级航道横贯临杭经济区,建立了与杭州市区、上海、苏州、乍浦港、上海港和宁波港的近距离交通之道,便于经济交流和贸易物流的往来。
合理布局打造园区综合实力
临杭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临杭经济区的建设,注重的是生态工业环境的打造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希望可以促进桐乡西部的崛起与发展。这中间,临杭经济区侧重发展的是纺织新材料、机械机电以及服务业。
在园区布局上,其最主要的部分当然是国家纺织新材料产业园,在这个区域,依托着桐昆、新凤鸣这两家大型涤纶长丝生产集团,重点发展差别化功能性新型纤维、纺织、特种橡塑等新材料产业。还有机械机电产业园,这是化纤产业的上游,也很重要。在生产性服务配套区,是诸如桐昆、新凤鸣等重点建设企业的研发机构、创意广场、展示平台以及商务交流平台。当然还有生活性服务配套区,以及生态农业区,这里有桐昆、新凤鸣等大企业的职工公寓,还有一些商场、学校、医院等等。
化纤产业挑起经济区发展重任
在临杭经济区规划中,国家纺织新材料产业园的存在,可以说是吸引力十足。整个经济区化纤制造产业的优势,也在一批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凸显得日益明显。
“现在我们的化纤制造产业,以桐昆化纤集团、新凤鸣化纤集团、宇翔化纤公司为主。在国家纺织新材料产业园的建成区,桐昆和新凤鸣的工厂已经林立,在国家纺织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区,以桐昆、新凤鸣为代表的一批化纤企业项目也在规划之列。”临杭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说道。
“在化纤企业的生产运营当中,热电保障必不可少。经济区的热电联产优势也是非常吸引人。华能集团在经济区投资兴建热电联产项目,该项目将于2014年一季度建成投产,这个公司将为整个园区提供热电保障。投产后供电能力每小时458兆瓦,年发电量25.2亿千瓦时;供热能力450吨/小时,总供热面积约176平方公里。目前,华能公司还在与桐昆等大企业进行强强联合,打算建立非电区域能源中心,以蒸汽压缩机替换电压缩机。项目一旦建成可使桐昆、新凤鸣等大企业节省三分之一的用电量。”临杭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