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处理肩关节前脱位中Hill-Sachs伴Bankart损伤的诊疗进展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肩关节前脱位中Hill-Sachs损伤伴Bankart损伤是骨科临床诊断治疗的一大难点,其肩关节再脱位复发率较高,对肩关节的损害严重,容易造成复发性肩部损伤,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有较多的诊疗方法均各有特点和利弊,其中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已取得了较优的疗效,正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和主流方法。本文针对目前肩关节前脱位中Hill-Sachs损伤伴Bankart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关节镜下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胃具有腺和神经内分泌双向分化的癌(A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2020年诊断的胃AC 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殊染色及二代测序等技术分析其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例1,54岁,病变位于胃窦,肿瘤最大径为4 cm;例2,75岁,病变位于贲门,肿瘤最大径为2 cm。
期刊
目的了解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神经胶质细胞成熟因子β(glia maturation factor-β,GMF-β)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GMF-β/Ki-67联合检测应用于胶质瘤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收集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06—2009年胶质瘤病例140例(WHOⅡ~Ⅳ级)的组织样本、临床病理信息和3年随访资料;免疫组织化学单标、双标染色检测肿瘤细胞GMF-β和Ki-6
高能量损伤所致的下肢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若处理不当,易导致感染、创面经久不愈、关节功能丧失等并发症。常规治疗为Ⅰ期先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待软组织修复完成后更换为内固定,而Ⅱ期更换内固定时骨折复位困难并有感染的风险。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兵器工业521医院收治的25例伴软组织缺损的下肢关节周围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结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期刊
3D打印个性化手术导板是根据拟定的手术方案,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作的辅助工具,用于引导骨折复位内固定和特定性截骨矫形等手术操作,广泛应用于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骨肿瘤外科治疗方面,也有较好适用性。数字骨科技术是实现骨科精准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对3D打印个性化手术导板在骨科领域应用的技术优势、适用范围、主要存在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总结和评述。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治疗OVCF较为常用且有效的手术方式,但术后不少患者仍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残余背痛,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骨密度、术后感染、骨水泥渗漏损伤神经、筋膜损伤和小关节突关节侵扰等可能是造成残余背痛的潜在影响因素。笔者就椎体成形术后残余背痛的定义和相关影响因素如伤椎数
骨科学所聚焦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以“结构失常、功能失能”为特点。如何以最小的代价使骨骼肌肉系统功能获得最大限度修复,是骨科学研究持续追寻的目标。随着治疗理念与技术的革新,以人工骨与关节置换术为代表的骨科仿生治疗技术逐渐取代了既往的骨关节融合术,成为治疗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新的突破点。笔者通过回顾仿生发展的历史,在原有仿生医学的基础上,提出骨科仿生治疗学(OBT)这一崭新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发展进行阐述,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