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任教经验,我深深体会到有序收发体育器材的重要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浪费正常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甚至还可能引发教学事故。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爱护学校的公共财产。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体育器材的准备要精心设计、合理布置,对借用者必须要求在下课前及时归还。下面我谈谈对体育器材收发的看法:
1.体育器材室要专人负责。体育器材室应专门设立一个岗位,每学年初要聘请一个认真负责的教师进行专管,他的主要职责是:
(1)每节体育课要清点器材,对有损坏或遗失了的进行登记,及时通知该班的体育教师,由体育教师向该班班主任反映,并做出适当赔偿;
(2)负责整理体育器材室,对器材进行分类管理;
(3)监督体育教师无借条乱借的现象,对手续不全者有权拒借。
2.严格遵守《中小学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体育器材场地是学校的公共财产,学校每年都要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体育设施的购置与维修,而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体育教师,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高度的责任心。
3.体育器材的布置要尽量科学、合理。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使用大量的体育器材,并使其作用得到了很好发挥。这些器材经过精心的布置,合理、有序,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做到了物尽其用。而一般情况下的体育课,有的教师嫌跳高教学所需的器材借还麻烦,索性不上跳高课,还有的教师,上课借出较多的器材却是随意摆放,教学过程中不重新进行调整,甚至有的器材整堂课仅用一次就完成“使命”。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对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布置,以便于学生练习。要充分发挥场地器材的功能和使用频率,以便于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教学队形的调动。
4.建立合理的器材收发制度。第一,要明确分工、合理操作,指定专门人员进行收缴,同一节课器材的发放与收缴最好安排同一组人员,因为他们已明确运送的要求,借用器材的数量和在器材室内搁置的方位。第二,要严格遵守器材借还制度,教师要对发放和收回的器材数量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器材的流失,对于流失的要及时寻回,对于损坏的要能修则修,不能修补的要登记,以免影响再次使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体育器材的收发管理,不可等闲视之。◆(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中学)
□责任编辑:方 玉
1.体育器材室要专人负责。体育器材室应专门设立一个岗位,每学年初要聘请一个认真负责的教师进行专管,他的主要职责是:
(1)每节体育课要清点器材,对有损坏或遗失了的进行登记,及时通知该班的体育教师,由体育教师向该班班主任反映,并做出适当赔偿;
(2)负责整理体育器材室,对器材进行分类管理;
(3)监督体育教师无借条乱借的现象,对手续不全者有权拒借。
2.严格遵守《中小学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体育器材场地是学校的公共财产,学校每年都要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体育设施的购置与维修,而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体育教师,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高度的责任心。
3.体育器材的布置要尽量科学、合理。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使用大量的体育器材,并使其作用得到了很好发挥。这些器材经过精心的布置,合理、有序,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做到了物尽其用。而一般情况下的体育课,有的教师嫌跳高教学所需的器材借还麻烦,索性不上跳高课,还有的教师,上课借出较多的器材却是随意摆放,教学过程中不重新进行调整,甚至有的器材整堂课仅用一次就完成“使命”。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对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布置,以便于学生练习。要充分发挥场地器材的功能和使用频率,以便于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教学队形的调动。
4.建立合理的器材收发制度。第一,要明确分工、合理操作,指定专门人员进行收缴,同一节课器材的发放与收缴最好安排同一组人员,因为他们已明确运送的要求,借用器材的数量和在器材室内搁置的方位。第二,要严格遵守器材借还制度,教师要对发放和收回的器材数量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器材的流失,对于流失的要及时寻回,对于损坏的要能修则修,不能修补的要登记,以免影响再次使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体育器材的收发管理,不可等闲视之。◆(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中学)
□责任编辑:方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