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贮藏招招鲜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l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旧窖消毒。甘薯入窖前,旧窖洞要重新挖一遍,以见新土为准,旧土运出窖外。若窖内比较干燥,可泼几桶清水,以保持窖内湿润。存放甘薯前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800倍液均匀喷洒地窖,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或用硫磺点燃后盖严窖口和气眼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硫磺100克。2.适期收获。甘薯是营养体,具有无限生长特性,过早收获产量低,过晚收获易受冷害不耐贮藏。在气温18℃时开始收获,气温10℃以上收完最佳。收获时要轻刨、轻运、轻放。剔除带病、虫咬、破损、水淹的薯块,一般随刨随入窖。 3.浸种消毒。甘薯入窖前,宜应用5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浸种10分钟,沥去水分再入窖。将甘薯搬运入窖时应轻拿轻放,注意不要损坏甘薯皮,并按大小分级堆放以方便倒窖。窖内装放甘薯一般以占窖空间70%左右为宜。4.加强管理。应掌握前期通气降温,中期保温防寒,后期平稳窖温三个原则。①贮藏初期:甘薯在入窖后20天内,温度高,湿度大,常发生“发汗”现象,使堆表薯块造成湿害,可在薯堆上覆盖一层干草。初期,应开窖口和气眼,散热排湿,待窖温基本稳定在14~15℃时,及时关闭窖口、气眼,一般控制在11~12℃为宜。②贮藏中期:甘薯入窖后20天到翌年2月上旬为中期。此时气温低,薯块温度低于10℃后,就会发生冻害,造成薯块萎缩、薯心变硬,皮层下有黑筋,味道酸苦。严重的还会发生“烂窖”。预防冻害的方法:首先是不能让受冻的薯块入窖;其次是在严冬风雪天,井窖要加盖,还要堵塞通气孔。在室内或室外的薯堆,要及早盖上稻草或其他软草,如天气太冷或有雪水,一定要上盖塑料膜,既要保持薯堆温度,又要防止雪水浸入薯堆。为保证窖温不低于10℃,除关闭门窗气眼外,还可加厚窖顶盖土或垛草,薯堆上也可盖草,窖旁设置挡风屏障等。③贮藏后期:翌年立春后,甘薯经长期贮藏后生理机能衰退,此时气温回升,在无风晴天中午打开窗口、气眼、通风换气,以防闷窖,同时也要严防窖温升高,引起种薯发芽。在贮藏期间要注意两点:一是勤检查,发现烂薯及时剔除;二是下井窖前一定要用灯试验,如火不灭,才能进窖。 277200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业局 翟洪民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磷酸钒钠(Na3V2(PO4)3)正极材料的合成以及改性,通过碳包覆和金属离子掺杂来提高Na3V2(PO4)3的性能。主要探究了Na3V2(PO4)3、Na3+xV2-xSnx(PO4)3、Na3-xLixV2(PO4)3的制备、
菌肥是从自然界中采集到的活性菌种,经人工提纯、复壮等技术加工研制而成的一种无公害新型复合生物肥。好的菌肥,不仅含有大量固氮、解磷、解钾活性菌,还含有有机质、腐殖酸和微
将10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刺五加与中药组(治疗组)与口服消渴丸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刺五加注射液40 ̄6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高校实验教学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课堂教学环境。以破窗理论为基础,对和谐实验教学环境的构建和维护作了初步探讨。主要包括:重细节、倡环保,美化实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为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能源消耗量和烟气排放量均高于全球先进生产水平。铁矿烧结作为钢铁生产过程的重要工序之一,能源消耗量和烟气排放量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对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铁矿烧结机理,改进和优化烧结工艺,降低能源消耗量和烟气排放量,对我国及全球的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铁矿烧结过程中的料层熔融和凝固等相变过程会造成料层收缩,
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梅冲村油榨组村民王跃武,2008年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花生,由于实施早播精管,提前上市20天左右,比常规法栽培花生平均每667m^2多收1400元。早春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果树定植以后。一些果树很快就发芽展叶,但生长一段时间后,突然又会枝干、叶枯而死去,这种现象叫假活:相反,一些果树栽后迟迟不发芽。但扳折枝条看,里面却嫩绿,枝条也柔软,并没有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