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分型检测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z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HPV分型检测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和Ⅲ]行子宫颈锥切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238例行子宫颈锥切术治疗的HSIL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分析,术后每6个月随访1次,共3次(或至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病变复发),分别于术后6、12、18个月时进行,随访内容包括妇科检查、细胞学检查和HPV分型检测。采用PCR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可检测21种HPV亚型。随访截止时间为2010年7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8.3个月(6.5~43.0个月)。采用Kaplan-Meire法计算中位复发时间;HPV感染状态与病变复发的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分析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

结果

238例HSIL患者中,子宫颈锥切术后任1次HPV分型检测阳性者110例(46.2%,110/238),常见的HPV感染亚型为HPV16(45.6%)、58(26.5%),其单一亚型感染与病变复发之间无相关性(P>0.05)。238例患者中,术后复发17例(7.1%,17/238),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4.9个月(6.0~32.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3次HPV分型检测中至少1次阳性、HPV持续感染、HPV多重感染、同一HPV亚型持续感染、术后18个月HPV仍然阳性与病变复发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PV多重感染(HR=8.6,95%CI为1.8~41.7,P=0.008)和同一HPV亚型持续感染(HR=5.1,95%CI为1.0~24.8,P=0.042)是病变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HSIL患者锥切术后存在HPV多重感染和同一亚型持续感染提示病变复发的风险增高。术后18个月内HPV转阴者复发风险较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R DWI ADC值直方图诊断ⅠB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经宫颈涂片组织检查诊断为宫颈癌,且未接受过治疗的73例患者作为宫颈癌组,依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系统进行分期;收集经妇科体检、超声或CT检查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拟行子宫切除术,且宫颈涂片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术前均行常规盆腔MRI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后处理软件生成ADC值直
期刊
目的探讨临床IA期周围型肺腺癌薄层CT形态学征象与病理性脉管浸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IA期周围型肺腺癌患者共计102个肺结节的临床、病理及术前影像表现,按照有无病理性脉管浸润进行分组。对肺结节直径、混杂磨玻璃结节内部实性成分直径与肿瘤直径的比值(C/T)、结节形态、病理分类等变量进行分析。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t检验、χ2检验及行×列表资料的Fisher确切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参数诊断不同病理分级宫颈鳞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宫颈鳞癌,初诊未经过任何治疗的55例患者。依照病理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高分化组6例,中分化组28例,低分化组21例。患者均行盆腔常规MRI平扫和DCE-MRI检查。测量各病理分级组患者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D
目的探讨颈部能谱CT与常规CT扫描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部增强CT扫描的60例患者,其中行能谱CT成像的30例作为能谱扫描组,行常规CT扫描的30例作为常规扫描组。能谱扫描组采用管电压80、140 kVp瞬时切换,管电流为默认值630 mA,转速0.5 s/周;常规扫描组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技术(100~600 mA),转速0.6 s/周。对2组患者上、中
目的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治疗的即刻疗效及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介入治疗的产后DVT患者的临床资料、静脉造影结果及出院后3年内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必要时联合血栓抽吸术(MAT)及植入髂静脉支架。根据出院时静脉造影结果,将即刻溶栓效果分为3级评价(Ⅲ级:血栓清除>95%;Ⅱ级:血栓清除50%~ 95%;Ⅰ级:血栓清除<50%),血栓清除Ⅱ、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合并Ⅱ型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介入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LEDVT合并Ⅱ型HI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LEDVT患者采用介入和药物抗凝综合治疗。抗凝药物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确诊为Ⅱ型HIT后对介入综合治疗方法进行调整,停用肝素类药物,改用阿加曲班抗凝治疗,并行短期低剂量激素治疗,其他治疗方法不变。检测患者血小板(PLT)计数、
期刊
目的研究钙化点偏在率(Ecc)对肺部良恶性球形病变预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肺球形病变患者240例(恶性病变170例、良性病变7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使用Nodule CAD软件分割、提取肺球形病变及其内部的钙化点,将球形病变内CT值>120 HU定义为钙化密度,具有钙化密度且面积大于3个像素的区域定义为钙化点。分别计算良恶性肺球形病变内钙化点中心距与钙化点边缘距的比值,即
目的调查分析天津市临床实验室尿白蛋白检测现状。方法用患者新鲜尿液制备质控物在2~3级医院临床实验室开展尿白蛋白室内质量控制;ERM-DA470K蛋白标准物质样本进行第一次调查并计算各实验室偏倚,对偏倚不合格实验室进行实验室仪器的维护、项目校准、规范操作以及室内质控等改进;开展第二次尿白蛋白室间质量评价并计算各实验室间的变异及偏倚。结果(1)参加调研的52家实验室共有12个系列检测仪器,17种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