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学习权的调查研究

来源 :学术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权做为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民办高校在组织教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与大学生权利产生冲突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对于保障大学生学习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习权;民办高校;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5)02-0069-05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是构成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元素。为适应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新模式。市场化发展入侵高等教育,学生做为客户一方面被赋予了权力——参与学校和学生利益直接相关事务的评议、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他们的权力又被剥夺了——因为他们的长远需要可能被忽视了,很难参与到充满魅力的教育过程中以满足未来全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为民办高校提供了广宽的发展空间,民办高校的学生更像是购买教育服务产品的客户,高校在实施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
  近年来,关于学习权的研究日渐增多,做为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的学习权,国内外学者对于学习权的研究探索,对于保障学习权的顺利实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2003年,陈恩伦的博士论文《论学习权》掀起了大陆地区研究学习权的新的高潮。民办高校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权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立足于福建省内民办高校,对省内三所不同层次的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民办高校学生学习权的现状及实施保障情况。
  一、大学生学习权的内涵
  198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发表《学习权宣言》,将学习权的内容界定为:学习权是阅读与写字的权利;提出疑问与思考问题的权利;想象和创造的权利;探究个人所处的环境与编写历史的权利;接受教育信息与资源的权利;发展个人和团体技能的权利。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学习权是由多个权利构成的权利束,以个人为主体,经主动的读、写、质疑、分析、想象、创造与研究,以及在他人协助下的接受教育,获取教育资源、读与写的能力以及发展个人与集体的技能。这一内涵提示了学习权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个体主动积极参与教育过程的特征,即学习自由。强调了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个人不受外界因素干扰而进行的读、写、质疑、想象、创造与研究探索;二是他人协助学习的特征,即接受教育,即个人利用一切有保障的教育资源进行学习,以获得读、写、质疑、分析、想象、创造与研究等能力的权利。
  学习权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权利之一,中国地质大学侯志军博士认为大学生学习权由两部分构成:以大学生个体主动学习为核心的学习自由权和以受教育为核心的学习保障权 。每个人都平等享有学习自由的权利,学习自由意味着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对“接受教育,选择教育”具有选择权和支配权,即有自由选课的权利、听课的权利、参与课程学习和讨论的权利以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具有强烈的权力主体意蕴,强调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习保障权意味着大学生有权要求政府、社会组织和高校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服务,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即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资助和救助的权利,对学校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教育教学的参与权。学习保障权作为大学生的基本权利,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促使各方面对大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要求具有重要作用。学习权的主体是学习自由权,“接受教育,选择教育”决定了所要求的高等教育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学习保障权作为学习权的客体,高等教育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服从于大学生对“接受教育,选择教育”的选择和支配。
  二、大学生学习权的特征与具体表现形式
  大学生具有学习权,是学习化社会享有的基本权利,意味着大学生的学习自由不受干预,拥有支配权和影响力,这种支配和影响力即可以作用到学生本人,也可以作用到高校和他人。学习权作为个人的私人空间,在现实中影响的主体不同,表现出来的大学生学习权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差异。
  学习权在大学教育中更强调对大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方面的支配力和影响力,相对于中小学生,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身心发展已趋于成熟,他们从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在全面认识和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的基础上,聆听不同的看法和建议,对契合自身综合素质结构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解构,并重新建构,形成自身的思想和学习目标,此时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就转化为自主学习行为,即体现为学习自由权(如表1)。
  当学习权表现为对他人和高校的学习活动和其它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支配和影响时,大学生有权获得国家法律框架下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所赋予的最基本的生活学习条件,以及相应的教育资源,学生享有公平公正评价的权利,获得相应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权利,公平公正的择业就业权利。学习权就转化为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保障,这时,大学生学习权体现的是学习保障权(如表2)。
  三、民办高校学生学习权概况及分析
  为更好了解民办高校学生学习权的现状,本课题从学生学习权的认识和学习权的保障两个维度设计问卷调查,问卷共由24个题目构成。为使本课题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分别在厦门市和泉州市选择三所民办高校作为调查对像,三所高校分别是一所私立(民办)大学、一所独立学院和一所民办高职高专学校(以下称民办高校)。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45份,回收有效率90.83%,其中大一大二(以下称低年级)的学生占53.21%,大三大四(以下称高年级)的学生占46.79%。本次调查问卷结果采用问卷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充分,多数人只知道《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法》,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知道的甚少,选择知道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4.68%,这体现出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有94.50%的学生认为学习权很重要,并且81.65%的学生认为在民办高校中大学生的学习权比公立学校得到更大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低年级的学生认为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权比公立学校得到更大的重视的比例为87.93%,高年级的只有74.51%。   在被问及学习权涉及哪些方面时,选择学习自由权的占81.65%,申诉权最低为24.77%,这表明还有一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权的认识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对于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很多学生仍然处于茫然状态。如表3:
  在被问及谁最可能侵犯学生的学习权以及侵犯学生学习权的原因时,高年级与低年级的调查数据差异性较大,低年级有37.93%的学生认为学校最有可能侵犯学习权,29.31%的学生表示老师最有可能侵犯其学习权。而高年级则有高达54.9%和47.06%的学生表示学校和老师更可能侵犯其学习权。有36.21%的低年级学生和45.1%的高年级学生选择因为不懂法而导致自身的学习权受到侵犯,由此可见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非常淡薄。具体见表4、表5、表6、表7。
  在被问及“如果您的学习权被侵犯了,是否会积极主张保护自己的权益?”,有97.25%的学生表示当自己的学习权受到侵犯时,会通过各种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87.16%的同学认为学校在制定有关管理学生的校规校纪的过程中,应当有学生代表的参与。这又表明学生的维权意识还是相对较强的,但是这与前面的学生对于学习权涉及的具体内容调查数据结果形成强烈的反差,值得深思。
  四、结语
  民办高校的学生做为“被管理者”和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其消费者意识更强,参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保障自身学习权得到普遍认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在民主化日益完善的新时期,各民办高校必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保障学生的权益诉求机制体制,建立健全学生参与制定学校管理制度的程序,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生申诉制度。当然,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并不意味着不受任何限制,大学自治和学生权利保障需要有一个平衡点,二者存在交集和冲突,民办高校系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学生录取、学籍管理、教育教学管理过程、在校奖惩、发放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等方面均具有行使公权力的能力。因此,校方在制定管理制度和方案时,应维持学校稳定,并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此外,学生的诉求也必须科学、合理、合法、理性表达。
  做为基本人权之一的学习权,民办高校学生对其具体内容了解不多,对关系其切身利益的教育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今后要重视和加强学生普法力度,提高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能力。学生做为教育消费者,直接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不仅可以使学校的管理更有针对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服务水平。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民办高校学生学习权的保障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高校重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关心了解学校的发展并参与学校的管理,才能真正维护学生做为教育的主体地位,寻求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恩伦.论学习权[D].西南师范大学,2003(5).
  [2]汤邦耀,岳柳,徐辉.完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理性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9,(5).
  [3]苏林琴.高校学生权利意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1).
  [4]侯志军,徐绍红.大学生学习权的内涵、价值与实现[J].现代大学教育.2012,(6).
  [5]徐献忠,陈峰,陈家荪.高校学生学习权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6]李洁.学习权研究的现状、趋势与展望[J].湖北社会科学.2011,(3).
  [7]李玲玲. “学生权利”与“学生权力”:论高校管理中的学生参与[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14,(3).
  [8]UNESCO.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ult Education: Final Report[R]. Paris: UN ESCO, 1985:67-68. [2011-05-10].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uie/confintea/paris_e.pdf.
  [9]李翔龙.高职学生学习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研究以两地四校为例[D].西南师范大学2013,(5).
  【责任编辑 罗 雪】
其他文献
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判罚准确与否,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而合理的跑动和选位正是提高裁判员判罚准确性的重要基础。目前,世界各足球强国都在大力研究探索。通过采用文献资
教师的专业情意对其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运用问卷法,对86名男生和93名女生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幼师生专业情意水平整体较高,男幼师生与女幼师生
生物实验设计类题型是以某一生物学知识作为载体,来综合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这类实验设计题,既有对课本实验的直接考查,也有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思路等来自教材的延伸式考查.  课本实验包括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前两种实验在可能的情况下一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对于经典实验要重点学习理解科学家的实验思想与实验方法,从中了解并学会如何
随着无线移动通讯设备数量的快速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对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到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阵列增益和空间分辨率,当通信系统受到强用户干扰时,它仍然可以保持高的鲁棒性,从而导致系统传输速度和容量的数量级的提升。然而,随着基站天线的数量和系统中用户的数目逐渐增加,系统中的各种干扰和功耗也随之增长,这会对系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本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电网无功电压管理作为整个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
Baddeley和Hitch于1974年在短时记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成分工作记忆模型.虽然该模型在其诞生的三十多年中科学地解释了神经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神经影像学等相关领域的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分型口服、灌肠、针灸等方法联合西医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辨证分型口服、灌肠、针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要:  思维导图是盛行于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形式,当前在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结合教学实践,从备课、课堂授课、课后复习与作业三个关键环节探讨如何将思维导图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5)01-0072-05  一、引言  思维导图(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