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更好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各科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在教育教学中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备课过程中挖掘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后作业中布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的策略,积极开展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一、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25日发布并实施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根据《意见》指导精神,笔者所在的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积极响应,在学校实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年多以来,学校以课题“‘互联网 ’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培训实践研究”为引领,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建立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了一大批优秀资源供校内师生教学使用;全体教师结合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实际,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也积极实践、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结合实践,总结了以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教育教学中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小学英语学科作为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既要教授给学生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介绍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又要树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英语教学中。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备课过程中挖掘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存在于语文、数学、英语、道法、艺术等学科中。教师通过这些学科教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等,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
备课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挖掘与之相关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
笔者所在的中山市目前使用的粤人版《开心学英语》教材中,存在比较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内容。详见下表:
可见,教材在词汇、故事、文化、阅读教学的各部分中均蕴含了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内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挖掘相关素材,为对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融入课堂,在各种教学课型中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1.词汇教学
单词是组成英语句子的基本单位,大部分英语单词对应中文里的词汇。其中,许多单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出其所关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给学生扩大单词的外延知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词汇。
例如,在教授粤人版《开心学英语》三下P43 Unit 6 Outdoor Fun的词汇chopsticks(筷子),bowl(碗),spoon(匙) ,cup(杯子)等时,教师可向学生讲解中国人的用餐习惯和文化,并向学生介绍筷子文化:我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使用筷子进餐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虽然只是由两根简单的小细棒组成,但它可以夹、拨、挑、扒、拌等。一双筷子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灵活方便。“讨口彩”是中国人历来的习俗,筷子有“快生贵子”“快快乐乐”“五子登科”等含义。十双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
2.故事教学
故事(或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以粤人版《开心学英语》为例,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均为故事课。并且,一些故事的主题或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密切相关。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延伸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涵,并为学生提供表演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
例如,粤人版《开心学英语》六下P66 Unit 6 Feeling Fun故事课的内容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遇到妖怪的故事,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可以深入地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时代、大概内容等,并在教授完课文中的故事后,给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表演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过程中的某些片段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展示。
3.文化教学
在粤人版《开心学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家庭树、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长城等名胜古迹、中国春节等传统节日、中国的民乐和书法等传统文化艺术等许多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最直接的文化课教育,让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4.阅读教学
在粤人版《开心学英语》的阅读教学素材中,有关于“狼来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花木兰”“四川大熊猫基地”等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这些内容后,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身心发展情况,进一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语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进而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课后作业中布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阵地之一。英语教师可在课后作业中,结合所教内容,适当地布置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作业和实践活动任务,以此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比如,教师在教授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后,可以让學生在周末的时间里和家人一起包饺子;教授完春节的习俗后,让学生在春节期间亲身感受、体验,并将自己在春节里的经历用英语写出来等;教授完小学生去敬老院探访老人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在假期里去实践、探访敬老院的老人,回校后在课堂上用英语和教师、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敬老院所做的事、有什么感想等,进而深刻地体悟和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在教育教学中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备课过程中挖掘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后作业中布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等策略积极开展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此带领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OL].https://baike.baidu.com/item/.
[2]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3]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
[4]马文琴.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6(6).
[5]常鹏.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J].学周刊,2020(6).
责任编辑
【关键词】小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一、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25日发布并实施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根据《意见》指导精神,笔者所在的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积极响应,在学校实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年多以来,学校以课题“‘互联网 ’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培训实践研究”为引领,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建立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了一大批优秀资源供校内师生教学使用;全体教师结合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实际,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也积极实践、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结合实践,总结了以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教育教学中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小学英语学科作为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既要教授给学生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介绍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又要树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英语教学中。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备课过程中挖掘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存在于语文、数学、英语、道法、艺术等学科中。教师通过这些学科教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等,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
备课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挖掘与之相关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
笔者所在的中山市目前使用的粤人版《开心学英语》教材中,存在比较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内容。详见下表:
可见,教材在词汇、故事、文化、阅读教学的各部分中均蕴含了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内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挖掘相关素材,为对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融入课堂,在各种教学课型中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1.词汇教学
单词是组成英语句子的基本单位,大部分英语单词对应中文里的词汇。其中,许多单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出其所关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给学生扩大单词的外延知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词汇。
例如,在教授粤人版《开心学英语》三下P43 Unit 6 Outdoor Fun的词汇chopsticks(筷子),bowl(碗),spoon(匙) ,cup(杯子)等时,教师可向学生讲解中国人的用餐习惯和文化,并向学生介绍筷子文化:我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使用筷子进餐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虽然只是由两根简单的小细棒组成,但它可以夹、拨、挑、扒、拌等。一双筷子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灵活方便。“讨口彩”是中国人历来的习俗,筷子有“快生贵子”“快快乐乐”“五子登科”等含义。十双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
2.故事教学
故事(或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以粤人版《开心学英语》为例,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均为故事课。并且,一些故事的主题或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密切相关。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延伸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涵,并为学生提供表演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
例如,粤人版《开心学英语》六下P66 Unit 6 Feeling Fun故事课的内容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遇到妖怪的故事,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可以深入地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时代、大概内容等,并在教授完课文中的故事后,给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表演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过程中的某些片段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展示。
3.文化教学
在粤人版《开心学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家庭树、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长城等名胜古迹、中国春节等传统节日、中国的民乐和书法等传统文化艺术等许多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最直接的文化课教育,让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4.阅读教学
在粤人版《开心学英语》的阅读教学素材中,有关于“狼来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花木兰”“四川大熊猫基地”等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这些内容后,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身心发展情况,进一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语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进而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课后作业中布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阵地之一。英语教师可在课后作业中,结合所教内容,适当地布置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作业和实践活动任务,以此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比如,教师在教授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后,可以让學生在周末的时间里和家人一起包饺子;教授完春节的习俗后,让学生在春节期间亲身感受、体验,并将自己在春节里的经历用英语写出来等;教授完小学生去敬老院探访老人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在假期里去实践、探访敬老院的老人,回校后在课堂上用英语和教师、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敬老院所做的事、有什么感想等,进而深刻地体悟和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在教育教学中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备课过程中挖掘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后作业中布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等策略积极开展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此带领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OL].https://baike.baidu.com/item/.
[2]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3]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
[4]马文琴.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6(6).
[5]常鹏.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J].学周刊,2020(6).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