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更好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各科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在教育教学中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备课过程中挖掘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后作业中布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的策略,积极开展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一、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25日发布并实施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根据《意见》指导精神,笔者所在的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积极响应,在学校实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年多以来,学校以课题“‘互联网 ’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培训实践研究”为引领,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建立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了一大批优秀资源供校内师生教学使用;全体教师结合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实际,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也积极实践、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结合实践,总结了以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教育教学中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小学英语学科作为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既要教授给学生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介绍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又要树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英语教学中。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备课过程中挖掘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存在于语文、数学、英语、道法、艺术等学科中。教师通过这些学科教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等,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
  备课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挖掘与之相关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
  笔者所在的中山市目前使用的粤人版《开心学英语》教材中,存在比较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内容。详见下表:
  可见,教材在词汇、故事、文化、阅读教学的各部分中均蕴含了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内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挖掘相关素材,为对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融入课堂,在各种教学课型中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1.词汇教学
  单词是组成英语句子的基本单位,大部分英语单词对应中文里的词汇。其中,许多单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出其所关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给学生扩大单词的外延知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词汇。
  例如,在教授粤人版《开心学英语》三下P43 Unit 6 Outdoor Fun的词汇chopsticks(筷子),bowl(碗),spoon(匙) ,cup(杯子)等时,教师可向学生讲解中国人的用餐习惯和文化,并向学生介绍筷子文化:我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使用筷子进餐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虽然只是由两根简单的小细棒组成,但它可以夹、拨、挑、扒、拌等。一双筷子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灵活方便。“讨口彩”是中国人历来的习俗,筷子有“快生贵子”“快快乐乐”“五子登科”等含义。十双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
  2.故事教学
  故事(或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以粤人版《开心学英语》为例,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均为故事课。并且,一些故事的主题或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密切相关。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延伸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涵,并为学生提供表演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
  例如,粤人版《开心学英语》六下P66 Unit 6 Feeling Fun故事课的内容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遇到妖怪的故事,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可以深入地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时代、大概内容等,并在教授完课文中的故事后,给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表演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过程中的某些片段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展示。
  3.文化教学
  在粤人版《开心学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家庭树、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长城等名胜古迹、中国春节等传统节日、中国的民乐和书法等传统文化艺术等许多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最直接的文化课教育,让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4.阅读教学
  在粤人版《开心学英语》的阅读教学素材中,有关于“狼来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花木兰”“四川大熊猫基地”等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这些内容后,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身心发展情况,进一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语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进而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课后作业中布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阵地之一。英语教师可在课后作业中,结合所教内容,适当地布置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作业和实践活动任务,以此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比如,教师在教授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后,可以让學生在周末的时间里和家人一起包饺子;教授完春节的习俗后,让学生在春节期间亲身感受、体验,并将自己在春节里的经历用英语写出来等;教授完小学生去敬老院探访老人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在假期里去实践、探访敬老院的老人,回校后在课堂上用英语和教师、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敬老院所做的事、有什么感想等,进而深刻地体悟和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在教育教学中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备课过程中挖掘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后作业中布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务等策略积极开展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此带领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OL].https://baike.baidu.com/item/.
  [2]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3]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2/t20210203_512359.html.
  [4]马文琴.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6(6).
  [5]常鹏.小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J].学周刊,2020(6).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留守儿童群体中的一部分儿童因受家庭影响较大,不能进行心理上的自我引导,而容易造就内向性格,严重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做出极端行为,不仅严阻碍着其身心健康发展,更是影响社会不安定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大。基于此,作为教师更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从根本上为他们提供长期的、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被管”的需要。下面谈谈笔者如
【摘要】初中数学基础扎实,条理清晰。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逐渐增加,学业任务加重,部分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和自律性较差,逐渐成为后进生。从不放弃学生的角度来说。应当从设定一个目标、激励制度自信、活跃学生课堂、分层教育教学、加强学习辅导等五个方面来扭转后进生。对于落后的学生,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有耐心,有毅力,有信心去改变他们,让他们取得进步,学到知识,达成学业目标。  【关键词】后进生;目标;分层;信心;
【摘要】思维本质体现英语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具体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教师应该合理地设计课堂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对英语课程规定,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既要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要发
【摘要】世界各地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也各不相同,往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形式,传统民居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习俗等有关,又受到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本文重点谈谈传统民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差异很大;气候;地形;资源;生活需要  纵观各地的传统民居,无不深深打上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环
共情对儿童的情绪和认知,以及道德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共情能力的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提高儿童的亲社会性,杜绝反社会人格。   一、对共情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共情(Empathy),也翻译成“同理心”“移情”“通情”“同感”,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感和认知。利普斯(Lips)提出在认识领域存在物、自我和他者三个部分,理解他者必须通过移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摘要】本文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性的讲话精神,而设计的一节题为《爱的付出是对等的吗?》的班会课。通过讨论,引发对如何培养学生“爱”的意识的途径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大爱与小爱;培养;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
【摘要】错题本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然而《道德与法治》学科文字繁多,考查内容灵活,传统错题集的整理运用方法收效甚微,甚至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笔者觉得归纳式错题整理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科;错题集;归纳式;应用研究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错题本的使用便于学生查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实际中尝试着设计不同类型的微课来化解说明文教学的困惑,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也乐于接受。笔者把实践中的做法和经验积累成文,提出了微课在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的优化策略,希望对同行的教学能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教学策略  一、说明文及其特点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事都要从细节抓起,细节决定成败。据说,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就是一个非常关注细节的管理者。为使显示器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乔布斯会趴在电脑上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地调整按钮的设计,一次又一次地调整像素的数据,从1到0.1再到0.01……一次次的调整,细微入致,力求完美。可以说,是因为抓细微,落实效,才造就了今天的无敌“苹果”。学校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
【摘要】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翻转课堂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而微课作为翻转课堂中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了教育信息化的热点。但由于制作质量参差、教师应用意识较低,微课在初中教学的实际应用率并不高。作者立足于自身所任教的初中历史學科进行实践,提出改善策略,希望能推进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融合,也希望对其它学科可以起到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初中历史;应用  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