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信息跨境服务的构想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e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现实中越来越多的服务方式运用到了互联网技术作为平台,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法律服务,以向客户提供法律知识和相关信息作为服务内容,目前以线下发展为主,而跨境法律服务亦是如此。而本文欲以APP为平台,对法律信息跨境服务在网络上如何推行进行研究和论述,以探索一种适合跨境法律服务在网络上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法律信息;跨境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G2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1-0174-01
  作者简介:姚丹(1979-),女,汉族,天津人,本科,天津优法律师事务所,四级律师,研究方向:律师法律业务信息化。
  一、法律信息跨境服务的涵义
  (一)涵义
  法律信息跨境服务是指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法律信息服务,其中的“跨境”是指“服务”过境,即信息过境,可通过电讯、邮电、计算机联网等方式来实现。其特点是法律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分处不同的国家。
  (二)意义
  1.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推动中国律师法律服务国际化。涉外法律服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律师国际业务的范围也不断拓展,但中国的优秀律所需要大量的“走出去”。而法律信息跨境服務,能够逐渐促进中国律师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
  2.与在外国开设律所的传统模式相比较而言,降低跨境法律服务的难度。第一,就费用与成本而言,单纯的法律信息跨境服务是最便捷和最经济的一种法律服务的提供模式。第二,相比跨境开设律所,减少了人员的流动,为法律服务国际化提供了便利。
  3.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将信息科技与法律服务国际化的发展相结合,达到双赢。跨境法律服务的传统发展模式是将国内律所的分所拓展至国外。但中国律所在国外开设的分所目前却却只有几十家。
  (三)条件
  实现法律信息跨境服务,需要“万事俱备”。本文所研究的法律信息跨境服务是建立在以APP为平台的前提下,下面笔者来简单的说一下实现此目标需要哪几方面的条件。
  首先,必须要有三个以上不同方面的专业化的团队。第一,需要掌握专门的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的专业团队,以提供技术支撑。第二,需要熟练掌握国内、国际法律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外语能力的团队来提供法律信息跨境服务。第三,需要分流客户服务团队来维持网络平台的后台服务的管理及运作。
  然后,需要大量的资金及先进技术的支持。第一,从事软件开发从团队的运作以及硬件的配备方面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第二,技术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第三,在技术研发完成后进行推广,法律团队的运作,亦需大量资金作为支撑。
  最后,需要国内外的客户资源。由于该平台开发及运作的成本过高,法律信息跨境服务平台的运作亦需广大的国外客户资源,如此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收回开发及运作的成本。
  二、法律信息跨境服务的领域及对象
  (一)服务领域
  这里的服务领域,仅限于商法领域和经济法领域的非诉业务。
  (二)服务对象
  法律信息跨境服務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内外的公司企业及从事商业贸易的自然人。
  三、法律信息跨境服务的平台与运作模式
  (一)平台
  以APP为平台:我们需要一个类似于“微信”但功能比其更加强大且更具专业性的APP作为提供法律信息跨境服务的载体。
  (二)运作模式
  研发的APP可具有如下几个功能与平台,分别是名片查询、服务平台与支付平台。
  法律团队的律师都有自己的电子名片,上面填写其基本信息及服务领域,供用户检索。
  其次,APP需要设置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包括以下部分:服务检索及人员选择、服务进展、交流平台以及传送平台。
  服务检索及人员选择的检索模式为关键词检索。
  交流平台在律师接单后可开通,供客户和提供服务的律师进行交流,交流方式以语音交流及视频交流为主、文字交流为辅。
  传送平台供双方传送资料使用,比如服务合同的签订可通过此平台传送,客户下载后签字并通过扫描传送到此平台,由律师进行接收。
  再次,支付平台。提供服务的律师可通过此平台向客户发出律师费的支付请求,完成交易。
  四、法律信息跨境服务的团队建设
  以APP为平台提供的法律信息跨境服务至少需要三个团队的运作才能实现,分别是具有专业的APP应用开发技术的技术团队、具有专业法律知识以及相应外语水平的服务团队、以及供客户分流的服务团队。
  (一)应用开发技术团队
  应用开发技术团队的主要职能是从事APP前端应用技术的开发、后台的系统运作及其他相关技术工作。
  (二)法律服务团队
  法律服务团队可由组建为虚拟团队。虚拟团队分散于不同的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但他们一起工作完成任务。
  (三)分流客户的服务团队
  APP的前端是指APP的前台,是客户能看到的部分,而分流客户的服务团队是指在检索系统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的时候,来分流通过前端寻求服务的客户。
  法律信息跨境服务是在法律服务领域相对空白的空间,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把信息科技和先进技术作为一个载体,会使法律服务延伸到更为广阔的领域,法律人借助新的载体提供法律服务,既可超越空间的限制,亦可跟上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1]笱永莉.网络法律服务与电子商务安全[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3).
  [2]洪拓夷.信息咨询半虚拟团队及其管理[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1).
其他文献
摘要:任丘党风廉政建设如春风化雨,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注入着新的活力。他们的做法是明确责任,增强廉政文化建设感召力;拓展载体,增强廉政文化建设渗透力;培育品牌,增强廉政文化建设影响力。  关键词:廉政建设;明确责任;拓展载体;培育品牌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7-0130-02  坐落在秀丽白洋淀边的“生态新城”任丘,踏着“百日攻坚”、“
摘要:本文立足于长春市农安县的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现状的调研实际,结合案例对政府政策与实际执行的张力危机、社会养老信任危机和家庭照料倒置危机进行分析,并认为应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框架,构建多方协同的农村留守老人服务机制。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危机;多方协同  中图分类号:D66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2-0063-02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
摘要:“股随岗变”股权管理模式早已不是一个新鲜名词,但它所引发的案件却一直都在不断更新。随着案件的增多和案情的愈发复杂,这类诉讼在公司法领域显得格外刺眼。要想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探讨强制离职股东转股条款的效力及公司章程自治的界限,以期得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股东退出;股权转让;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29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1-02
摘要:《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这一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人们的恋爱观、婚姻观以及婚姻纠纷的处理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是婚姻家庭关系领域最新出台的司法解释,它为调整夫妻间财产关系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部分条文的设计上更是对现今存在的紧迫问题的及时回应,具有很多的亮点,但社会对这些亮点仍存有诸多争议。其中,新司法解释第7条和第10条是人们争议最多的。  关键词:新婚姻法;妇
摘要:以网络造谣型的寻衅滋事罪和网络诽谤罪的共同的行为—网络谣言为着入点,分析网络造谣型的寻衅滋事罪和网络诽谤罪中—“虚拟网络中的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从而认定两者的界限,这也是传统的刑法规则向虚拟空间延伸,并通过刑法解釋两罪状的核心“关健词”,并以相关的司法解释,明确两罪的立案标准体系,以寻找解决两罪界限问题路径。  关键词:寻衅滋事罪;网络诽谤罪;网络谣言;目的解释;体系解释  中图分类号:D
摘要:近年来,类似代替他人考试这样的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尤其在高考、司法考试等影响力较大的考试中。考试作弊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的考试制度,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使得广大遵守考试秩序的考生极为不满,社会影响恶劣,引发各界对于考试作弊行为应否入刑的思考。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了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三个罪名,填补了立法空白,本文将对其中
摘要:近年来由于兰州市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家庭养老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更适合目前的养老形势,甘肃省兰州市为了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其无法良好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F842.684;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
摘要:2013年,美国“棱镜门”事件引发全世界对网络空间安全讨论的热潮,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通过网络攻击侵犯他国主权的事情也屡见不鲜。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网路行为的原则和主张,积极地寻求国际合作以推进网络空间安全立法的进展,彰显我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对网络空间安全规则制定的决心。《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草案)作为较全面和科学的网络空间安全立法的体现,具有实践意
摘 要: 公证就是证明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有人将公证事项认定为“客观事实”,将公证要求认定为“客观真实”,从而无端地加大了公证的风险与责任。本文从真实性、客观,到客观事实、客观真实,再到法律事实、法律真实,进行不同认识与概念的比较分析,最后建议统一公证过错责任规则、明确公证无过错免责规则。以法治精神规范公证责任、提高公证质量。  关键词: 法律事实;法律真实;无过错免责  中图分类号:D92
摘 要:“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这句谚语在当今社会的民间依然不断被人们所提起和践行。从古至今,中国传统礼法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在中国底层社会的表象里不断浮现。人们对于道德的至高崇尚与现代法治权利意识的淡薄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处于转型期的国家,中国社会法治精神在社会中的建设迫在眉睫。从而作为法治精神内核的挖掘和建构不得不成为当今社会所要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关键词:法治;精神内核;道德;立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