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面临严峻,本文分别从: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现状分析、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分析、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如何应对,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 现状分析 学习分析 如何应对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在华人社会当中开口要说、阅读要用、写作要写,从小学、初中、中专、高中直至大学,每个阶段都离不开语文课,在职业学校中也为学生开设了学年不等的语文课程,足见语文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而在当今社会我们的母语应用能力却在退化,尤其在网络语言,外来语言的冲击之下青少年的退化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了网路上的数字语言、火星文的情况。这些现象的出现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国语文学习的现状。以上情况反映了当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而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却按《新课程标准》如火如荼地进行课程改革。作为一名职业院校语文教师深深的感到“等、靠”只能使语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窄,难以自拨。我们只有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投身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探討当中,才能使我们的职业院校语文教学重燃希望,重获新生。在此,我对当前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进行以下的探讨和分析。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校连年扩招,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普高热”,而职业学校则出现生源质量下降,招生数量滑坡的现象;另外独生子女家长有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抱着“上职业学校学不到东西”的偏见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鄙薄职业教育思想,如此种种不良因素严重地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技工类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精英”教学的失败者,基础较差,厌学情绪较为严重,课堂上他们不想“吃”也“吃”不进,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职业教育一线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过程管理,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而一些职业学校在目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压力下,也是忽视了语文教学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地位。语文作为技工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步履维艰的大背景下,面临着更多的困境。据调查,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增加专业课设置,大幅削减语文、数学等基础课。表现在文化课教研活动偏少,文化课教师进行培训的机会更少,对教学中所需教学设备的投入也少之又少。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语文课好上也难上,语文课好教也难教。
二、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是初高中应试教育的失败者,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学习意识差、学习信心差。反映到学习上就是:把语文课当休闲课,讲话的、打瞌睡的、玩游戏的,随处可见;有的干脆就请病假,不来上课;有的长期不交作业,对老师布置的背诵之类任务置若罔闻。而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上得到双重的提高。而学生在职业学校的语文学习上却出现了漏洞,种种这些会造成学生在人性上的缺失,会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培养。也会让学生在未来的求职和工作中遇到语言表达和沟通的情况时会出现问题。
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如何应对
针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具体执行者,我们应该以一个主动的态度去面对这些问题,去研究、去分析、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我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语文教学在技校整体教学中的地位
语文是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技校处理各课程之间的关系有一句老话: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课服务。技工学校语文课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对发展学生智力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听、说、读、写,而这恰恰是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你要听得懂别人的言外之意,你要说得清你的见解观点。语文与就业息息相关。任何一家现代正规企业,都要求员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对公司的形象、公司的发展及公司倡导的企业文化有很大的作用。
2、语文教学要以《大纲》为指导,切合学生实际
语文课教学应把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举,落实在一堂语文课上也就是体现在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能力上,和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语文课通过各种文学体裁的阅读分析以及读后感的写作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能力。文本中的人生的善和人性的美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语文是一个人基本交流能力,语文是一个人健康健全人性形成的基本。但职业学校学生的底子薄,基础差是事实,但我们埋怨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不能按重点高中班的标准来要求技工学校学生。技工学校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能太高。要根据技工学校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这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技工学校学生差的是什么?是基础。那我们就从基础入手。要及时给学生以鼓励,肯定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点滴进步。
3.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语文老师应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探索,讲究教学艺术,寻找适合教学的新路子,因此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应该在各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较强的语言素质。要在教学中说普通话,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而学生就业也是打破了原来的区域局限,面向全国各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讲普通话,学生在学习中不学普通话,步入社会不讲普通话,很可能在语言交流上出现障碍。这些情况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讲普通话。其次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幽默富有感染力,幽默的语言使人产生亲切感。幽默的批评能说服人心,幽默的批评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幽默的语言是师生间的润滑剂,教师语言幽默可以让教师轻松的获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自然而然的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再次职业学校语文教师语言要文明、语气要有亲和力。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绝对不会满口污言秽语的,一个具有较高道德情操的人也绝不会行为卑鄙龌龊。人们常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语言是否文明直接影响到学生,尤其是语文教师。
4、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可适当进行课程开发
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如何开发,没有经验可借鉴。实施语文课程开发,第一要在《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框架内进行。第二学校要创造课程开发的条件学校需要从现实出发研究课程开发的现实情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吸引社会资源,注重教师对课程的引导和领导。第三根据学生和市场需求实施课程开发。学生和市场的需求是课程开发的土壤和源泉。学生的教育需求是教育活动的终极追求,市场需求是技工学校语文教育的方向和终级目的。学校可以结合不同专业实施语文课程开发,将语文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专业,在专业和技能学习中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
我们要想走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困境,我们应该认清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方向,内强自身素质,勇于开拓创新,共同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迎来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杨银娥,《论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精神教育》
【2】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种广义的认识》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 现状分析 学习分析 如何应对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在华人社会当中开口要说、阅读要用、写作要写,从小学、初中、中专、高中直至大学,每个阶段都离不开语文课,在职业学校中也为学生开设了学年不等的语文课程,足见语文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而在当今社会我们的母语应用能力却在退化,尤其在网络语言,外来语言的冲击之下青少年的退化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了网路上的数字语言、火星文的情况。这些现象的出现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国语文学习的现状。以上情况反映了当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而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却按《新课程标准》如火如荼地进行课程改革。作为一名职业院校语文教师深深的感到“等、靠”只能使语文教学的路子越走越窄,难以自拨。我们只有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投身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的探討当中,才能使我们的职业院校语文教学重燃希望,重获新生。在此,我对当前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进行以下的探讨和分析。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校连年扩招,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普高热”,而职业学校则出现生源质量下降,招生数量滑坡的现象;另外独生子女家长有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抱着“上职业学校学不到东西”的偏见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鄙薄职业教育思想,如此种种不良因素严重地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技工类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精英”教学的失败者,基础较差,厌学情绪较为严重,课堂上他们不想“吃”也“吃”不进,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职业教育一线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过程管理,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而一些职业学校在目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压力下,也是忽视了语文教学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地位。语文作为技工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步履维艰的大背景下,面临着更多的困境。据调查,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增加专业课设置,大幅削减语文、数学等基础课。表现在文化课教研活动偏少,文化课教师进行培训的机会更少,对教学中所需教学设备的投入也少之又少。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语文课好上也难上,语文课好教也难教。
二、职业学校学生语文学习分析
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是初高中应试教育的失败者,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学习意识差、学习信心差。反映到学习上就是:把语文课当休闲课,讲话的、打瞌睡的、玩游戏的,随处可见;有的干脆就请病假,不来上课;有的长期不交作业,对老师布置的背诵之类任务置若罔闻。而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上得到双重的提高。而学生在职业学校的语文学习上却出现了漏洞,种种这些会造成学生在人性上的缺失,会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培养。也会让学生在未来的求职和工作中遇到语言表达和沟通的情况时会出现问题。
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如何应对
针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具体执行者,我们应该以一个主动的态度去面对这些问题,去研究、去分析、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我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语文教学在技校整体教学中的地位
语文是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技校处理各课程之间的关系有一句老话: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课服务。技工学校语文课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对发展学生智力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听、说、读、写,而这恰恰是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你要听得懂别人的言外之意,你要说得清你的见解观点。语文与就业息息相关。任何一家现代正规企业,都要求员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对公司的形象、公司的发展及公司倡导的企业文化有很大的作用。
2、语文教学要以《大纲》为指导,切合学生实际
语文课教学应把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举,落实在一堂语文课上也就是体现在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能力上,和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语文课通过各种文学体裁的阅读分析以及读后感的写作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能力。文本中的人生的善和人性的美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所以语文是一个人基本交流能力,语文是一个人健康健全人性形成的基本。但职业学校学生的底子薄,基础差是事实,但我们埋怨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不能按重点高中班的标准来要求技工学校学生。技工学校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能太高。要根据技工学校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这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技工学校学生差的是什么?是基础。那我们就从基础入手。要及时给学生以鼓励,肯定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点滴进步。
3.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语文老师应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探索,讲究教学艺术,寻找适合教学的新路子,因此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应该在各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较强的语言素质。要在教学中说普通话,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而学生就业也是打破了原来的区域局限,面向全国各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讲普通话,学生在学习中不学普通话,步入社会不讲普通话,很可能在语言交流上出现障碍。这些情况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讲普通话。其次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幽默富有感染力,幽默的语言使人产生亲切感。幽默的批评能说服人心,幽默的批评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幽默的语言是师生间的润滑剂,教师语言幽默可以让教师轻松的获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自然而然的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再次职业学校语文教师语言要文明、语气要有亲和力。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绝对不会满口污言秽语的,一个具有较高道德情操的人也绝不会行为卑鄙龌龊。人们常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语言是否文明直接影响到学生,尤其是语文教师。
4、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可适当进行课程开发
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如何开发,没有经验可借鉴。实施语文课程开发,第一要在《技工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框架内进行。第二学校要创造课程开发的条件学校需要从现实出发研究课程开发的现实情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吸引社会资源,注重教师对课程的引导和领导。第三根据学生和市场需求实施课程开发。学生和市场的需求是课程开发的土壤和源泉。学生的教育需求是教育活动的终极追求,市场需求是技工学校语文教育的方向和终级目的。学校可以结合不同专业实施语文课程开发,将语文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专业,在专业和技能学习中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
我们要想走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困境,我们应该认清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结合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方向,内强自身素质,勇于开拓创新,共同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迎来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杨银娥,《论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精神教育》
【2】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种广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