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燕: 老师最大的满足就是被孩子们惦记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uxt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散落在生命的细节里,漏下一地碎金。作為一名小学教师,梁燕燕的身边每天围绕着一群孩子,日子平淡清喜,一张张童真的笑脸,便是岁月最好的打赏。人们常说,亲子之爱就像风筝的那根线,飞得再远,线牵在父母手中。老师的爱却如无根的白云,飘走了,便不求归期。风来,花开,老师一直站在原地,向着广阔的天空年复一年地用力托举……
  “体育老师”别出机杼的语文课
  1997年,梁燕燕从师范学校体育专业毕业,进入威海市桥头小学教书,由于学校当时不缺体育老师,擅长短跑的梁燕燕便改教与体育专业相差极大的语文学科,不服输的她决心要做就做一名好的语文教师,她将自己的一腔热情灌注于语文教学中,苦啃教材,买来大量的学习资料,向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请教学习。梁燕燕笑说,自己有些“死心眼”,爱上一件事,便一门心思地投入,眼中再无其他,反倒是体育专业,有些丢掉了。她的口气里有一丝丝遗憾,但很快就被幸福与知足淹没了:“如果不能让孩子爱上语文,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我带的孩子,只要跟上我几个月,就一定会喜欢上语文课。”
  的确,梁燕燕给学生带来的是别具一格、全新视角的语文课。
  就像短跑注重目标性,梁燕燕讲课首先会确定目标,她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教学理念,根据课标、单元要素、教材学情分析,定出清晰具体、可评可测的目标。然后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引用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语境中去体验、去感悟。比如《狐假虎威》的课文,她让孩子们戴上小头饰,扮演狐狸、老虎及其他小动物,上台表演,活灵活现的演绎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雷雨》的课文开篇“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她配合影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气氛渲染出来,孩子们进入角色中,走进文字里,自然就理解了内容。大家都说听梁老师讲课就像是听故事、演剧本。
  泉眼无声惜细流,梁燕燕表示,语文课一定是小桥流水的慢功夫,是“活色生香”的。她会针对课的内容,对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教育、思想上的渗透。她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敞开了跟孩子们去“聊”,聊得气氛热烈,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在“畅聊”中,与学生达成了一种默契,孩子们的知识面打开了,眼界开阔了,心眼明亮了。
  孩子们都说梁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其实当我们把心交给孩子、相信孩子时,孩子们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有时根本不需要语言交流,只要看他们一眼,孩子们马上就知道老师的意思了。比天天去盯、去喊效果好多了,学生的内动力激发出来了,自然会主动学习。”
  无为就是有为,为了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梁燕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我管理。将孩子分成小组,每组四个人,各有分工,以“任务互赖、奖励互赖”把孩子的心紧紧捆在一起,他们互相监督、鼓励,共荣共辱,像打怪升级一样攻克一个个学习任务。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有方法的,梁燕燕总结了语文“四字诀”:“圈”,圈出文中“心仪”的词句,批注感受;“读”,通过角色读、表演读、师生读等理解启悟;“悟”,自主理解、合作探究、分享交流、老师点拨,收获知识、体会情感;“用”,拓展练习中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也是很多学生的“拦路虎”。她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小女孩敏敏写作文时,总是缺乏主题、没有立意,喜欢跟着范文仿写,人云亦云,梁燕燕便教她写作方法,建议她多读书,让家长带着孩子去体验、去经历,“我手写我心”,用真情实感写自己真实经历的。渐渐地,敏敏的文章写得生动有思想了。
  爱像阳光洒向孩子,才能教出光辉明媚的学生
  梁燕燕热爱教学事业,她深知,施教先施爱,让孩子感受到关怀与爱意,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也唯有把爱像阳光一样洒向孩子,才能教出光辉明媚的学生。梁燕燕刚当老师时,一个人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里,一位家长妈妈便让女儿每天晚上来陪她,小姑娘怀里还总是揣着自己舍不得吃的小零食给老师分享。被孩子信任依赖,她感到很幸福。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去圣水观春游,返回时,大巴车迟迟未到,春寒料峭,孩子们又冷又怕,梁燕燕招呼大家围成一团唱歌跳舞,大家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直到车来。当回到村子时,焦急等待的家长们毫不客气地责怪起梁燕燕来,此时孩子们全都跑过来抱住她,大声对家长说:“不许再说我们梁老师了!”她被孩子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二年级学生安安,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不是作业没带,就是生病请假,梁燕燕家访后得知安安妈妈两年前丢下他回了云南,爸爸外出打工,安安跟着奶奶,他常常哭着要妈妈。奶奶告诉他:“等你学习好了,妈妈就回来了。”于是乖巧的安安用功学习,可等他取得了好成绩,妈妈依然没回来,安安很失落,从此便藏了心事,不听奶奶的话,还产生了厌学情绪。老人噙着泪说,我能有什么办法呢?梁燕燕的心被揪得生疼,她对安安说,妈妈现在不回来,可能是由于特殊的原因,你是男子汉,一定要好好表现,等将来妈妈回来看到你这么棒,肯定非常高兴。再说奶奶这么疼你,你也不想让奶奶失望吧?此后,梁燕燕特别关注安安的学习成长,对他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过节时送他“小惊喜”,慢慢地,孩子从家庭破碎的阴影中走出来,变得开朗上进了。几年后,梁燕燕偶然在车上遇到安安的初中语文老师,初中老师将保存在手机里安安的文章发给她看,其中写道:“梁老师像母亲,像我们家乡清凌凌的河水,永远承载着我们的快乐……”梁燕燕感叹:“其实老师最大的满足就是学生毕业后,还依然记得你,被孩子们惦记的感觉,真好。”
  用包容之爱将学生内心的暗面调亮
  教育就是用一个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用饱满的热情去托举、提携,给他终身成长的力量。村上有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孩子,梁燕燕定期为他送教上门,用爱拂开他心底的阴霾,使他拥有无穷的动力,乐观向上。
  她说,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张白纸,成长便是为白纸涂抹色彩,有的绚丽、有的斑驳、有的难免“灰暗”,老师便是孩子心灵色调的调试者,将学生内心的暗面调亮,让他们心底明亮。学生小畅,性格开朗,能歌善舞,表现优异,但有一次他偷拿了同学一支钢笔,并拒不承认。梁燕燕调查后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你在老师心目中是非常棒的孩子,唱歌好听,还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老师对你的期望很高,你一定不希望为自己的人生抹下黑点,让心蒙上灰尘……”小畅的泪水扑簌簌地往下落,他说老师我错了,那支钢笔是我拿的。梁燕燕拍拍他的肩膀说,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勇于改错就是好孩子。并对那个丢钢笔的同学说:“老师把钢笔找到了,这事儿也就过了,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我们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此后,小畅再也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后来小畅离开了桥头小学,临走时他在梁燕燕办公室外面徘徊很久,最后送给梁燕燕一个本子,上面写了一段话,感谢梁老师保护了他,给他改错的机会。
  “其实挺遗憾的,因为当天他就离开了学校,我没有为他准备礼物、给他一个鼓励与回应,心里一直很愧疚。宽容是最好的教育,不要给孩子随便贴上‘偷’的标签,上纲上线到道德品质问题,要为孩子的未来负责,保护他、引导他,把他从‘一念之差’的悬崖边上拉回来,如果无限放大,很可能就毁了一个孩子。”梁燕燕说。
  阳光所到之处,草木皆繁盛。梁燕燕在桥头小学一待就是24年,虽有外调机会,但她一直舍不得这里的孩子,她说农村的孩子本身就有一些教育上的缺失,更需要一个好老师去引导、陪伴他们,让他们的童年多一点温暖和快乐。
其他文献
广州教育均衡走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11个区均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其中,集团化办学起了不可或缺的增强作用。  广州教育深入落实五育并举,集团化办学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广州是一座包容的移民城市。服务集聚的人口,为他们的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集团化办学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集团化办学,推动广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美美与共”。  每一个区域均衡发展  当前,广州全市已成立86个教育集团
课程思政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学校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学主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教学单位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  河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各环节,注重加强与学校长期探索形成的“滴灌”育人模式相结合,在高质量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部编版”语文教材也在每册中增设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旨在扩大学生阅读量,使阅读向课外延伸。可见,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很重要。  小学高年级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期。笔者对我校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情况进行了问
学习不只是读书。从广义上说,一切为了适应生存而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行为都叫学习。学习有普适的方法,但更有千差万别的个体情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长,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性,找到个体与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适宜性,这是更为宏观的学习。  敏锐地发现并坚定地抓住自己的先天禀赋,是富有成效地进行学习的重要一步。选择符合自己天性的专业,就能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快乐和愉悦,激发内源性动力,正所
音乐艺术的学习对孩子各方面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以传承发展民族特色艺术为着力点,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五处小学将目标锁定在“快板表演”上,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快乐快板”课程。  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五处小学始建于1987年,原属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子弟小学,曾获铁道建筑总公司“示范学校”、瀍河区首所“河南省文明单位”和“办学水平一类达标学校”称号。后因企业改制,学校停办3年。2007年,学校恢复办学并移交瀍河
能提出问题是学会学习的一种表现,也许不久之后知识会遗忘,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却会一直发酵升华,渗入思想,体现在行为中。  通过对高中历史统编教科书的教学实践与观察,笔者发现一线教师普遍感到教材容量大,授课进度提不上来,甚至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为了赶课就多半以灌输知识的方式来解决,大大压缩了涵育素养的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化解有限的上课时间和庞大的课时内容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基
“生命活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满意场”。从课堂教学系统的构成上看,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这个“整体”之中,“教”与“学”这两个子系统能够优化组合,即教师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热烈讨论”“争论和交流”与“体验领悟”,从而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在“和谐”的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成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从而使课堂变得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