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胡兀鹫繁殖生物学及濒危状况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an2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青藏高原胡兀鹫的繁殖成功率、种群现状、种群变化趋势和致危因素,为制定和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主要调查时间为2010—2013年以及1991—1993年。调查区域包括西藏的昌都、林芝、那曲和拉萨地区,四川的甘孜和阿坝自治州,青海的海北、海西、果洛和玉树自治州以及甘肃的甘南自治州。在这些区域中的7个胡兀鹫繁殖地,对某些繁殖巢进行日活动行为观察,以确定其繁殖参数。繁殖成功率依据2010年冬季至2013年秋季观察的繁殖巢中离巢出飞的幼鸟数量确定。由于缺乏对大范围面积(超过1万 km2)内准确繁殖对数目的调查数据,仅能以繁殖对之间的繁殖巢间距来换算其领域面积。种群结构大多情况下采用路线统计法(截线法)调查记录,少数情况下在动物尸体附近进行观察。将胡兀鹫划归为3~4个年龄组:幼体(<3年龄),未成熟体(3~4年龄),亚成体(4~6年龄)和成体(>6年龄)。针对胡兀鹫种群结构的观察记录工作分别在1992年的4月—1993年2月下旬(合计48天)和2010年12月初—2012年10月下旬(合计103天)进行。繁殖种群数量评估,参照文献报道的高山兀鹫种群数量,以同期(2010年冬季至2012年底)调查的胡兀鹫繁殖巢数量与高山兀鹫繁殖巢的数量进行对比,其比值乘以高山兀鹫种群数量,以此估算胡兀鹫的繁殖对数量。【结果】胡兀鹫产卵期为12月上旬—1月末(12月7日—1月28日,n=4),孵化期为55~61天(n =3),窝卵数平均为1.86枚(n=14),测量3枚卵的平均长和宽为84.4(83.1~88.3)mm 和68.03(67.0~70.0)mm。繁殖成功率为81.82%(2010年—2012年,n=22)。巢址分布海拔为2600~4575 m。在具有代表性的繁殖地内,繁殖对之间距离平均为35.84 km(25.10~47.3 km),领域平均面积为1284.51 km2(630.01~2237.29 km2)。20年来(1990年以来)种群结构变动为:胡兀鹫幼体数量比例从30.17%(n=116)降低到16.67%(n=96)。估算青藏高原250万 km2面积的胡兀鹫种群数量不超过1410个繁殖对。【结论】初步确定胡兀鹫的致危因素超过10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各种基础工程设施的建立,尤其是边远荒僻区域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影响胡兀鹫繁殖成功率和种群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 (ALCAPA) is a rare congenital heart anomaly. We aimed to illustrate the clinic
通过对EuSr2RuCu2-xZnxO8超导体系的结构、电阻和磁化强度的观测,研究了Zn对Cu的部分替代对其超导电性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部分替代Cu后EuSr2RuCu2-xZnxO8体系仍能保持
Background Quadratus femoris pedicled bone grafting has yielded satisfactory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 for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in pre-coll
电力市场化是全球电力工业都在热烈讨论和积极探索的热点课题 ,在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今天 ,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0 0 2年 5月 1 3日至 1 8日 ,由清华港大深圳
在电力市场条件下,阻塞定价已成为阻塞管理的核心.最近,阻塞费用分摊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当活跃.基于此,总结了各种交易模式下阻塞费用的计算方法,并对阻塞费用的分摊方法,即平
【目的】测定来自不同寄主和生境的白僵菌对美国白蛾的致病力,以明确白僵菌应用于美国白蛾的生防潜力。【方法】以自土壤诱集的白僵菌 BS04,BS05,BS08菌株和分离自美国白蛾幼虫
电力市场化是全球电力工业都在热烈讨论和积极探索的热点课题 ,在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今天 ,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0 0 2年 5月 1 3日至 1 8日 ,由清华港大深圳
【目的】天牛是林业重要的蛀干害虫,其中有些种类如松墨天牛、光肩星天牛等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给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昆虫利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信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