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平水韵——从“该死十三元”谈起

来源 :贵阳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15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盛唐之时,有一位名叫孙逖的诗人住宿在浙江绍兴境内云门寺阁,写了一首《宿云门寺阁》的感怀诗。诗曰: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且不说这孙逖的诗想象如何奇诡、匠心如何独具、诗境如何雄浑,令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一千多年后,根据孙逖这首诗中的一句话编拟的科举诗题,竟让一位饱学之士、举人、进士,止步于状元门外,留下了"平身双四等,该死十三元"的千古话题。这人名叫高心夔(1835~1883),原名高梦汉,字伯足,号碧湄,又号陶堂、东蠡,江西湖口县人。他出身书香门弟,自幼好学不倦,颖悟异常。咸丰元年(1851)举人。咸丰九年进士。同时代的人这样评价他——文学家王闿运在《湘绮楼说诗》中评其诗风曰:"高伯足诗少拟陆(机)谢(灵
其他文献
随着核能作为新能源的大力发展,核能设备的维护以及核应急处置也逐渐受到各界的重视。作为替代人进入危险核环境进行巡检、处置作业的核机器人的研究,特别是具有较强越障性能的核机器人的研究,成为当今核能发展必不可少的重点工作之一。本课题针对典型核环境下作业机器人的设计,开展了具有高底盘和强越障特性的核机器人研究,完成了核机器人设计及越障优化,对完善国家核应急技术储备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获得了国家“十三五”核
关于教育目的两种本位论的各自局限已被广泛了解和熟知,但是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能仅仅停留在潜意识的层面,甚至是含混不清的,也没有人给予过专门的关注,长此以往将不利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经济、科学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工作和生活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中国教育部于2001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积
释意理论是国际社会诞生的极具影响力的口译理论,对我国口译研究和口译实践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口译在国家间的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以
在信息化时代,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是其顺利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从科研需求的角度,对中医院校在校研究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信息需求量巨大,他们有
在口译实践中,目的论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口译活动的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密切贴合了实际,值得我们加以利用和学习。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具体分析四川省人民政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