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背景下医学成像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工科背景下医学成像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医学成像原理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介绍典型医学成像设备的基本原理、构造、临床应用、最新技术动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X线、CT、MRI和核医学成像的原理和图像重建方法,熟悉各种类型医学图像特点,[1]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技能,为今后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相关工作奠定基础。然而,该课程在理工科院校开展效果一般,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多学科交叉、理论性强,课时相对较少
  医学成像原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课程,涉及物理、机械、医学、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专业性很强。[2]理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医学基础薄弱,使教学难度加大。同时没有足够的课时安排,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很多环节无法深入讲解,致使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停留在表面。
  2.偏重理论讲解,忽略实验教学
  目前工科学校由于缺少医学仪器设备,针对各类成像技术大多是理论讲解,基本不开设实验教学,学生很难进行相关成像技术的实验操作。[3]而且对于学生机械结构分析、光路设计和电子学设计与调试、计算机软件编程能力的培养不够,针对成像设备的操作训练较少,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训练。
  3.教学方法单一、呆板、不够灵活
  课堂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授课,比较直观且信息量丰富。但就课程特点而言,仅仅多媒体教学是不够的。单纯的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偷懒情绪,不记笔记,幻灯片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1.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笔者在实际调研和参考其他院校教学方法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根据理工科背景下学生对医学成像原理的实际需求,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在遵守原有教学大纲基础上进行了适当删减。比如在讲解DR成像原理时,由于前面章节已讲述了X线机的具体原理,而DR是数字化的X线机,所以在机械构造上讲述的内容较少,但是对DR探测器的内容增加了授课内容,其一将原来的4学时教学内容减少到2学时,其二有部分学生毕业进入DR设备公司从事探测器的电路设计工作,便于学生与将来的工作接轨。
  2.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
  笔者在多媒体课件中尽量多地采用动画和图片,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增强内容的丰富程度和可观赏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同时在缺乏实际设备学生无法亲身感受设备运行和操作的条件下,笔者尽可能地增加读片视频教学环节。另外,笔者会布置对每一种成像设备研究进展的综述类题目作业,引导学生利用和整合网络资源,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3.充分发挥实习实践教学环节作用
  由于工科院校条件有限,大多院校没有开设实验室,这对教学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5]笔者将长春市前卫医院作为学生认识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医院科室参观影像设备,由各科室技术人员向学生讲解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个别科室还设置了实验环节,使学生能够对医疗设备进行一些基本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改革成果
  对长春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连续两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11级学生有效问卷52份,12级学生有效问卷51份,问卷调查内容和结果如表所示。从调查表中可看出,11级学生对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满意度较高。总体上看,12级学生满意度较11级高,说明随着改革的不断完善与深入,学生对本课程讲授方法和内容是满意和认可的。
  参考文献:
  [1][3]梁高峰,景爱华,宋卫东,等.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76—78.
  [2][4][5]陈夏玲.工科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成像原理课程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7):135—136.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协同过滤推荐是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中应用最成功的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文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应用较广的几种协同过滤推荐技术,并对这几种推荐技术的存在的
[摘要] 受到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历史局限,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仍然与国内并购时的一样。其结果导致许多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评估发生偏差,影响了其海外并购得效果。提出了利用平衡记分卡来综合评价目标企业的价值。  [关键词] 海外并购 价值评估 平衡记分卡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内迫于竞争压力下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兼并业务越来越多。本文考虑到中国企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是教学全程的优化,在各个环节精雕细琢。其中新课导入应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新课引入对一节课的成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引人人胜、巧夺天工的新课导入,能够有效引起学生认知冲动,开启学生的思维,奠定新课教学的良好效果。本文结合初中化学教学,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新课导入方法。  一、巧用古诗,猜谜导人  化学是一门偏理性的学科,化学语言也多是公式、符号,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引入一些诗
简要叙述了西华山钨矿92年的发展历史,总结了西华山钨矿建矿以来,尤其是1960 ̄1992年33年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概括了以西华山钨矿为代表的中国钨矿山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