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胆酸防治糖尿病有望实现突破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中国医药学启发,香港浸会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证明,猪胆酸在人体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在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有望实现突破。相关论文已被国际科学期刊《细胞-代谢》及《自然·通讯》刊载。
  据《本草纲目》记载,猪胆主治“骨热劳极,消渴,小儿五疳”。其中“消渴”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糖尿病。但猪胆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发挥治疗作用的机理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和清晰的解释。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贾伟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近10年的实证研究证明,猪胆酸在维持人体血糖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团队发现,猪胆酸与血糖水平呈现负相关性,在使用药物让猪肝脏产生的胆汁酸减少20%~30%后,猪的血糖水平迅速上升了约30%;为这些猪补回胆汁酸后,它们的血糖水平随即回落至正常水平。
  该团队的另一项实验发现,将猪胆酸与被称为“L-细胞”的肠道内分泌细胞培养,结果显示在50微摩尔的浓度下,相比其他种类的胆汁酸,猪胆酸能最有效刺激“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分泌。这一结果说明,猪胆酸能通过刺激GLP-1的分泌增加胰岛素的制造,调节血糖水平。目前,研究团队正在系统开发基于猪胆酸结构治疗代谢疾病的新药,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技术副总师陈凯先认为,这项研究采用现代组学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系统开展了猪胆酸的糖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并获得了创新发现。猪胆酸及其衍生物有望发展为糖尿病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新药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代动力学专家刘昌孝表示,这项研究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对传统中医药进行研究,为中医藥的现代化和新药研发开辟了一条新路。
其他文献
在全省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四川省档案馆在国际档案日举行馆藏档案开放发布会,意义深远,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要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指示精神,也是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一、注重政治导向,聚焦统一思想档案开放是档案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之一,是公民相关权利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是国家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在坚持不危害国家安全或重大利益、不涉及商业秘密、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做到应开尽开,履行“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2020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