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ll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核心素养下的重要内容,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育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小学数学计算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针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计算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在当代的小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即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具备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發展的品格和能力。在小学数学中,计算是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小学生开展计算教学,能使学生具备计算能力,进而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说,计算是数学的根基,计算能力是最基础的数学能力。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要凸显核心素养的价值
   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的政策要求,核心素养下提出的十个要针对学生培养的能力中,计算能力就是其中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教育观发生了巨大改变,由原来的一味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而是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在实践应用中探索、分析、总结、反思。小学作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由于计算教学和数学教学密不可分,所以,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升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途径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则能在课上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积极的思考。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提问积极发散思维。
   比如,人教版一年级学习加减运算,教师可以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如:妈妈买了8个苹果,给了爷爷2个,奶奶2个,爸爸1个,剩下的都给小明,那么小明能有几个苹果?如果爷爷奶奶把他们的苹果各给小明一个,那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如果妈妈说买的苹果有3个要留给姑姑,其他的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一个,剩下的给小明,那么小明能有几个苹果?学生在教师结合生活实践常设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地发散思维,大大提高了计算兴趣。
   2.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在计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要让学生具备计算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要重点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创新思维下寻找多种计算方法,从多种角度出发,用灵活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比如,二年级学习近似数,用到了“去尾法”和“进一法”。小明的妈妈买了一大桶酱油2.5千克,想要装进几个0.8千克瓶子里方便保存,需要几个瓶子才能装得下?教师先让学生先自己分析题目内容然后分析解题思路。有的学生说看2.5千克有几个0.8克,老师让学生猜猜用几个瓶子,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结果,结果为3.125。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用四舍五入法,用3个瓶子可以装的下吗?学生回答不可以。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不可以?学生都知道还有0.125千克需要装到一个新瓶子里,才能把2.5千克酱油完全装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了进一法,通过亲身验证掌握了进一法和去尾法的计算思维,对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起到了深远影响。
   3.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强化口算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应用于生活实践。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时,很多时候没有能够进行笔算的条件,所以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是笔算和估算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决定了笔算和估算能力的高低。口算是计算能力的基础,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生口算时要培养学生的口算意识,不能只依赖笔算,离开笔就无法进行计算是不行的。老师要引导学生能口算的不笔算,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还能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比如,在计算94÷2时,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笔算或者在心里列竖式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实际上可以将这个除法拆分成可以口算的式子进行求解,80÷2=40,14÷2=7,40+7=47。这样,学生在口算过程中既能锻炼计算思维,也能夯实数学基础知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口算能力,使学生具备在生活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山西教育(教学),2018(3):54-55
   [2]黄海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好家长,2018(25):185
   [3]王金锋.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计算教学[J].时代教育,2018(8):19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作为主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但学生普遍存在写作素材不足的情况,无法达成写作与语文之间的衔接,限制了写作作用的发挥。本文联系教学实践,探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及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兴趣;培养策略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旨
原苏联贝加尔湖地区的人们热爱家乡,呵护资源,珍惜景观,爱湖执著.
期刊
目的 检测胸苷酸合成酶(TS)、胸苷磷酸化酶(TP)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S和TP在77例胃癌组织和25例癌旁正常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疏导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术后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因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对症
【摘 要】古语有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一位好的美术教师,每节课除了能够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之外,还应以自己广博的美术知识、儒雅的风度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受益于师的教诲,而师也从学生的表现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美育;教学相长;美术教育研究  曾有人做过一份民意调查,最受学生欢迎的十种老师分别是:  1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应当采取数学分析思想。高中数学本身是一门严谨性及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为了正确引导学生,同时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数学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数学解题教学时应融入数学分析思想。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是关于数学分析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数学分析思想;高中数学解题;应用  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