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提问设计得不当,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尴尬,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要做到课堂提问有效,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营造宽松气氛,抓住每个提问点
提问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应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平等地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启示和诱导的作用;最后,教师还要善于抓住知识的疑难点精心设计提问,循序渐进,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结合实际,注意提问的时机和方式
1.提问对象的全面性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全体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提问时机的适时性
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而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从而发挥出所提问题的最大效益,促使每位学生积极思考,得出个人见解。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提问后会环顾全班,从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3.提问难度的适当性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适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不是唾手可得,又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才能摘到。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教师虽然深入钻研教材,设计了新颖的提问,但学生的发言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就在于在设计提问时,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或是成了几个好学生的能力展示台。
4.提问思路的连贯性
好的课堂教学讲究前后呼应、起承转合和生动流畅的美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严谨、连贯的课堂提问来实现的。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材特色与教师思路的完美体现。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上贪多求全,或抛开教材与学生实际,刻意标新立异,虽然花样百出,却让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要想学生学有所获,教师自身提问的思路就要清晰,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5.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切忌僵硬地采用一个固定模式。即使是对同一个内容进行提问,也要注意在不同的场合下转换角度,让学生有新鲜感。
三、拓展提问,延伸课堂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和评判了多少。”所以,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真正实现了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只有不断实践和摸索,才能找到适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的科学提问方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
一、营造宽松气氛,抓住每个提问点
提问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应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平等地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启示和诱导的作用;最后,教师还要善于抓住知识的疑难点精心设计提问,循序渐进,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结合实际,注意提问的时机和方式
1.提问对象的全面性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全体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提问时机的适时性
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而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从而发挥出所提问题的最大效益,促使每位学生积极思考,得出个人见解。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提问后会环顾全班,从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3.提问难度的适当性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适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不是唾手可得,又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才能摘到。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教师虽然深入钻研教材,设计了新颖的提问,但学生的发言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就在于在设计提问时,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或是成了几个好学生的能力展示台。
4.提问思路的连贯性
好的课堂教学讲究前后呼应、起承转合和生动流畅的美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严谨、连贯的课堂提问来实现的。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材特色与教师思路的完美体现。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上贪多求全,或抛开教材与学生实际,刻意标新立异,虽然花样百出,却让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要想学生学有所获,教师自身提问的思路就要清晰,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5.提问方式的多样性
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切忌僵硬地采用一个固定模式。即使是对同一个内容进行提问,也要注意在不同的场合下转换角度,让学生有新鲜感。
三、拓展提问,延伸课堂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和评判了多少。”所以,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真正实现了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只有不断实践和摸索,才能找到适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的科学提问方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