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是冬季最佳保健食品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hberthirs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天气寒冷,许多市民经常煲上热乎乎的鹌鹑肉汤锅给家人滋补,因此,市场上小巧的野生鹌鹑销量渐增,非常受欢迎。
  鹌鹑,原是一种野生鸟类,古称鹑鸟、奔鹑,诗经里就有“鹑之奔奔”等赞美鹌鹑的诗句。它每年春后迁往北方,冬天飞回南方避寒,体质量只有百克左右。其肉质鲜嫩,含脂肪少,食不腻人,故被视为野味上品,以“动物人参”之美誉闻名于世,是传统的补益佳肴。
  滋补能力胜鸡肉一筹。
  民谚有“要吃飞禽,还数鹌鹑”之说。的确,鹌鹑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多维生素食物,可与补药之王人参相媲美,对胖人来说是理想的肉食品种,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压、肥胖症者食用。
  与常见肉食禽类鸡相比,鹌鹑肉含蛋白质为24.3%,鸡肉仅为19.7%;其多种维生素A、B、C、D、E、K的含量也比鸡肉高1~3倍,而且比鸡肉更易于消化吸收,因此鹌鹑比鸡更适合为老年人、产妇、小儿和体弱者滋补食品。
  医学研究证明,鹌鹑所含丰富的卵磷,可生成溶血磷脂,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壁,阻止动脉硬化。磷脂还是高级神经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具有健脑作用。
  可治疗多种疾病
  中医认为,鹌鹑肉甘平、无毒,入肺、脾经,能利水消肿。《本草纲目》中称其“肉能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所以既可作高级佳肴,又具有滋补强身、治疗多种疾病之效。
  专家称,其适宜于营养不良、身虚体弱、恶寒怕热、咳嗽哮喘、神经衰弱、贫血头晕、肾炎浮肿、泻痢、高血压、肥胖症、动脉硬化症等患者食用。如治疗神经衰弱或欲提高智力,就可将鹌鹑肉与枸杞子、益智仁、远志肉一起煎熬食用。
  但中医也提醒,鹌鹑不宜与猪肉、猪肝、菌类食物同食,否则会面生黑斑或发生痔疮。
  鹌鹑的食疗小方
  清蒸鹌鹑:鹌鹑1~2只,黄芪、党参各2 0克,生姜、葱末、料酒、食盐、水适量,蒸熟食用。有补气生津,健脾强壮作用。适用于产后或病后体虚,老年人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
  杞子炖鹌鹑:鹌鹑3只,枸杞子5克,淮山药5克,绍酒15克,精制盐2克,葱结姜块20克。鹌鹑各分成4块,放清水里浸泡半小时;去血水,装入大品锅里,加盐、绍酒、葱姜、淮山药、枸杞子、清水(8成满),放蒸笼里蒸45分钟左右至酥烂,拣去葱姜上桌。肉嫩汤醇,滋补健身。
  鹌鹑粥:鹌鹑1只,切小块,大米100克,同煮粥,用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益气健脾,补气血,消湿积作用,可治小儿疳积,肚腹胀满,食欲不振,脾虚便溏,身体虚弱等症。可作早晚餐食用,每日或隔日食用一次。
  党参山药蒸鹌鹑:鹌鹑1~2只,党参20克,淮山药30克,食盐、水适量,蒸熟食用。有健脾强胃,补中益气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精神疲倦等症。
  赤豆鹌鹑汤:鹌鹑1只,赤小豆20克,生姜3~5片,同煮汤,加食盐调味食用。有健脾,除湿,利水作用。适用于痢疾、腹泻等症。
  糖酒煮鹌鹑:鹌鹑1只,红糖、黄酒适量煮汤食用。有补虚润肺作用。适用于气短乏力,咳嗽日久不愈等症。
  姜煮鹌鹑:雌雄鹌鹑各1只,生姜5片,煮汤食用,可加适量油盐调味。有祛风定喘作用,适用于风寒哮喘。
  杜仲枸杞煮鹌鹑:鹌鹑1只,杜仲10克,枸杞子30克,同煮汤,用少量油盐调味食用。有补益肝肾作用,可治肝肾虚损引起的腰痛、脚软、头晕、眼花等症。
  羊肉鹌鹑汤:鹌鹑1只,羊肉250克,小麦50克,同煮汤,用少量食盐调味食用。有补气补血,滋阴壮阳作用。适用于年老或病后体虚,血虚头晕,身体瘦弱,面色萎黄,体困神疲等气血两亏之症。
  炒鹌鹑:鹌鹑2只,宰杀后切片,下热油锅内炒至变色时,将白萝卜片200克放入混炒,然后放入葱末、姜末、料酒、醋、水同煮熟用味精、食盐调味食用。有补肾气,壮腰膝,强身体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疼及各种虚弱症。
  芙蓉鹌鹑片:鹌鹑胸肉60克,加入少量猪油,剁成细茸,用6只鸡蛋清、食盐、鸡清汤、湿淀粉调匀,下七成热的油锅内,滑熘成片形捞起;用少量油将葱、姜末各3克,青豆(或蒜苗)6克,冬笋片15克,火腿肉15克,煸炒一下,加清汤,再把滑好的鹑片倒入略炒,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有补益五脏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筋骨酸痛等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