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古典园林连廊实用功能的考量——以南京瞻园为例

来源 :山东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ian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传统园林中廊空间的实用功能对游人游园的切实作用,通过对传统园林廊空间特征的量化研究,探寻廊在传统园林中发挥的效能.从廊的体量及在游线中占比、廊的实用功能和廊的景观空间功能3方面入手研究廊的实用功能.对廊空间体量、“游赏性—实用性”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今瞻园中廊的总长度占总游线长度的49.7%;连接驻点数量占全园的81.8%,相比于古瞻园显著提高了炎热天气与阴雨天气游园的游园体验,极大的发挥了廊的实用功能;廊结构营造出的框景、步移景移等效果,显著提高了游人的观景体验.结果 表明在传统园林中廊的实用功能主要发挥3方面作用:串联游线提供停驻点;提供遮雨遮阳的实际功能;形成特有的景观空间形式.该研究对古典园林游线研究及现代园林中廊的实际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生产中弧菌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阻碍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文章介绍了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几种弧菌病及其防治方法的相关研究,并对常见的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这4种弧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海水养殖中弧菌病的防治和控制提供参考.
黄河口区域湿地是世界三角洲中最完整、最脆弱的新生淤泥质湿地.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及黄河来水来沙不足,黄河口区域面临湿地面积缩减、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湿地生态补水的提出与测算为黄河口区域湿地修复和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综合考虑各种水连要素间关系,将黄河口区域划分为21个水配置单元,通过生境模拟,以2018年为基准年,分别估算了黄河三角洲正常2025年和2030年正常典型年中的生态耗水量、生境蓄存水量和生态补水总量.研究结果可为黄河口区域湿地管理部门提供科技支撑.
记述商河县2008-2021年通过性诱、灯诱监测和人工调查,统计出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各代成虫的始见期、高峰期、结束期等主要发生期,各代幼虫的始见期、破网高峰期及幼虫老熟下树始期,为监测预报、防控指导、飞防时间、生物防治等提供基础依据.通过一系列自然条件下的试验,记述鲁西北地区美国白蛾发生规律方面几个特殊现象:确证少部分美国白蛾1年发生2代,提出1年2代型越冬代成虫比例在0.3%~1.1%之间;明确8月下旬及以后出现的第2代幼虫老熟化蛹后,当年滞育越冬不再羽化,集中于下一年越冬代中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