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富养,不如教养

来源 :行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an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穷养儿子富养女”像一首流行歌曲一样,在许多年轻的父母口中传唱的时候,恐怕它也会像流行感冒一样,给孩子的家庭教育带来无穷无尽的遗祸之“病毒”,从而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引向歧途。
  一个生在富人家的儿子,父母不可能会让他像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而一个生在穷人家的女儿,父母也一样不可能让她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样,过着披金戴银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般的生活;照这种理论的说法,那穷人家的儿子天生的就比富人家的儿子有出息,富人家的女儿则天生的比穷人家的女儿能经得起诱惑,真是这样的吗?其实,只要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看看那些有作为的伟人或卓越者,并不是穷养与富养的结果,而是教养使然!
  那么,什么是教养呢?
  教养,就是让一个人从年幼之时便开始学习掌握的一把把立身处世的尺子,是种种待人接物的艺术,是一定要明白的最基本的“是”与“非”的标准,是必须懂得的事理和常识;而教养,能让一个人从骨子里飘出芳香来,是一个人的生命之曲中奏响的最动人的旋律,是一个人内在的良好的品格修养映射于外的优雅和从容之美。


  所以,当一个人拥有了良好教养的时候,他就能举止合范,进退有度,在取舍之间能把握好分寸,在现实的环境中他知道自己应该怎样面对未来,在人生追求的奋斗中他知道从哪里找到提升自我的阶梯;在成功之时,他可以喜不自胜,但不会得意忘形;在失败之中,他可以黯然神伤,但不会意气消沉;为官为富为贵,不会泯灭良知,不失侧隐之心;身为布衣匹夫,依然会傲骨凛凛,心清魂净地做人……他们虽然不一定能做到“随心所欲而不愈矩”,但是,他们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犯了错误之后一定会从自身去找症结,而不是怨天尤人,百般推脱责任。
  当然,教养,不是富贵人家的专属,也不是贫穷人家的私藏,而是任何一个家庭或父母或教师都能送给孩子的一笔无价之宝,是为孩子心灵世界打造的一盏智慧之灯;孩子生于贫穷之家,拥有了教养,他知道自己怎样立足现实和发展自我;孩子生于富贵之家,拥有了教养,他知道怎样利用自己的优势开拓未来。
  翻开中国历代智者教子的贤言慧语,不管是司马光,还是曾国藩,都为中国在对子孙的教养上点燃了一盏盏的智慧之灯,特别是诸葛亮的教子书,更是写得语重心长、言简意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教子书中虽然有一个“俭”字,但绝不是“穷养”的意思,可以说节俭是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永恒的美德,不管他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
  因此,教养,是培养孩子成人的灵魂,是教育孩子成材的基础,是一个让孩子在心身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只想通过穷养或富养的捷径,剑走偏锋,看似奇巧,自以为可以出奇制胜,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功亏一篑。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不是“穷养与富养”所能涵盖的;教育孩子是一种智慧,亦是对父母本身所具教养的一种考验。

其他文献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著名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第一看:(修身)  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第二看:(齐家)  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
期刊
佛教的布施学,这里每一条研究起来,都是戒律。  佛告诉弟子,不净的布施,不会得到真正佛道的果报。 佛用种子作比喻,布施作为一种业力行为,等于播种,挟带不纯动机的“垢染布施”,就像种子下到盐碱地里,不会有好的收成。  第一种,有人送礼给大人物,指望以后可以有所提拔照顾;或者看在某个大老板、大人物的面子上,在慈善救济事上凑上一份,藉以建立亲密关系。怀着这样的心,即便是出手很大方,这也不是纯净的布施。 
期刊
有一年,在英国伦敦参观大英图书馆。主人知道是来自中国的客人,特意领我们走进一间古老的环形阅览室,指着一张离窗不远的桌子,对我们说:“这就是当年马克思在这里的固定座位。由于他天天在这间阅览室里借阅书籍和写作《资本论》,日久天长,他脚下的那块地板,居然凹陷下去了。”  他付出了,他也获得了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把开门的金钥匙。  听说,这座大英图书馆要拆,或者说不定已经拆掉了,那马克思脚下的地板,也成了
期刊
提升人品,不一定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才需要,在古代的社会也同样需要。未来的世界究竟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谁也不知道,不过,我相信只要有人生存的时代、有人活动的地方,人的品质一定要提升。人的品质如果不提升,生活的品质也就无法获得改善。  提高人的品质  所谓人的品质,是指人的品格、品德与品行方面的素质。如果这些素质不能提高,人跟动物又有什么差异?动物和人最大的差异是动物没有思维的能力。人从小就可以藉由各
期刊
生活不必热闹  在中国影视圈,潘虹算得上绝对的实力派女星,可跟刘晓庆等很多明星比起来,她的“新闻”却显得相当少。记者问:“除了拍戏,你平时都干些什么呢?”潘虹笑了:“我就喜欢过平静的生活,很多朋友都说,不拍戏的潘虹就不是演艺圈的人了。在我看来,自己应该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因此,生活里面不需要那些闹来闹去的元素,媒体自然就没有兴趣去写了。”  接受采访时,潘虹一直非常谦和,因此,对于她的感情动态,记者
期刊
唐肃宗问慧忠国师得到了什么佛法,国师反问他:“陛下见到空中一片云了吗?”肃宗答:“见到了。”国师说:“钉钉着,悬挂着。”  唐肃宗用空中一片云来形容自己的心境,但真的是自由自在、无牵无挂吗?他心中还有一片云哩!他以自由自在为境界、为心的体验,本身就是执着。好比说,出家人没有太太而对他人炫耀:“我没有太太!”出家人无妻是正常,你却认为无妻是了不起的事,这就是挂碍。同样地,唐肃宗执着自由自在的境界,那
期刊
各位叔叔阿姨,大家好!我是今日学堂明德女塾一班的学生刘静慧,今年15岁。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如何将美国人的钱赚到中国来”。  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能够帮助振兴中华民族。因此,在我小时候,曾经想过要当上中国的总统。当不上总统,就去做总统夫人;当不上总统夫人,就去做总统他妈;连总统妈都做不成了,我起码还可以去选一位我认为好的总统!  这就是我们女人的优势,可以做一位总统,嫁一位总统,生一位总
期刊
峨眉山是大行愿王普贤菩萨的道场。在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当中,观音以大悲著称,地藏以大愿出名,文殊以大智为个性,普贤则以大行为特质。  普贤菩萨的大行最集中地体现为“十大行愿”。  “行愿”的通俗理解是:行是行动、精勤实践;愿是指愿望、崇高的理想;通过实践的行为,努力实现愿望和理想的过程谓之“行愿”。  在智慧如海的佛教经典里,有一部书,文字浅近而含义隽永,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知行合一
期刊
刚来台湾的最初几年,我居无定所,因此经常随喜帮助别人。有人兴学,我帮忙教书;有人办杂志,我协助编务;有人讲经,我帮他招募听众;有人建寺院,我助其化缘……更有些老法师发表言论,怕开罪别人,都叫我出面,我则义之所在,从不推辞。因此,一些同道们都笑我说:我总是被人利用来打前锋,当炮灰。  一直到1965年,我自行创办佛学院,年近80的唐一玄老师在课余闲聊时,和我说道:“给人利用才有价值啊!”这种迥异世俗
期刊
当游戏能满足人们全部欲望的时候,人类很有可能衰落甚至灭亡  当今这个世界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于是产生出了许多的新鲜事物。而这些新鲜事物,并不是全对人有益处的,比如电子游戏、各种游戏软件。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发展,效果也是一代比一代强。短短几年就进步如此神速,有些游戏已经近似于现实生活,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  但是在惊讶之余,我也感到了一丝恐慌,若是再以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