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中药丸剂的几种方法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x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煮丸法是内服药丸法之一。目前大部分病人内服中成药都采用温开水送服法,也就是俗称的吞服法。临床病人内服中成药有片剂、丸剂、胶囊等,均采用此法服用。其中,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滴丸等。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病人一般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大多会嚼碎后或用洗净的手掰小后再用温开水送服。
  此外,部分中成药为增强疗效,有医生会嘱咐用药饮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气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疗胃痛、呕吐等症时,可采用生姜煎汤送服,以增强药物的作用。痛经患者在服用艾附暖宫丸时,可用温热的红糖水送服,以增强药物散寒活血的作用。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肠炎时,可用大枣煎汤送服以增强药物补脾益气的作用。在服用大活络丸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时,为了增加药物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黄酒送服。吞服法虽很方便,但不易消化吸收。特别是胃病病人,服药后总觉药搁在胃里,很不舒服。其实早在东汉时中医的经典医著《伤寒论》中,就介绍了中药药丸的服用法:煮丸法。《伤寒论》在中药药丸“抵挡丸”的条文中指出:抵当丸的服法“不可余药”。即服食时,先将药丸加适量水研碎,化为药糊状,再连汤带渣一块服下。此法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和吸收。特别适合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不好的病人。
其他文献
1XEV-D0现已确立为cdma2000 1x演进的下一方向,该文对1XEV-D0系统的空中接口协议体系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高速分组数据会话建立过程。 1XEV-D0 has been established
本文在高校学生管理决策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并对工作中的几个管理应用进行讨论。
现代女性患宫颈炎的比例越来越高。艾灸关元、子宫、八髎穴和三阴交即可治疗宫颈炎。  方法:用多眼艾灸盒在腹部大面积移动艾灸,主要在小腹部和后腰部,每天艾灸时间各不少于1个小时。轻度的宫颈炎应该在10天左右,就会看到明显的效果。  带脉: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之三阴、三阳以及阴阳二跷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带脉循行起于季胁,斜向下
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度,身体左右对称,是人类的理想体形。但遗憾的是,体型真能达到如此平衡的人,实际上并不多见。90%以上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骨骼歪斜的情况。当您无法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度,身体失去平衡时,则神经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等的均衡被破坏,就会引起功能异常。此外,身体有着强大的自愈能力,就像父母会在孩子不经意的时候,默默地为孩子挡风遮雨,尽他们最大的能力支持孩子。做父母的有
采用正确的服药姿势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否则药效就会大打折扣.rn口服药别躺着吃.大多数口服药坐着或站着吃都可以,服用片剂时要稍稍仰头,而胶囊则相反,要稍稍低头,使胶囊浮在
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十分复杂,治疗也很棘手,采用中药外治疗法,无副作用,还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麝香0.15克,白胡椒7柱。上药分别研细末,脐部消毒,先把麝香纳入神阙穴(即肚脐),再用胡极填满神阚穴,盖上塑料薄膜,胶布固定,使其密不透气。7~10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5~7天。  甘草10克,研为细末,加冰片5克,面粉适量,拌匀,温水调为糊状,外敷中极穴,用胶布固定,一般
期刊
长久以来,中药的安全性很少受到怀疑,加上某些广告宣称“中药无毒、无副作用”,无形中也起了误导作用,以致人们错误地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然而,中医们却指出:“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  可大多数人对中药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因为平时我们去抓药,这些药材也没有说明书,人们对药材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其实中药材的不良反应中,过敏是最为常见的。有的中药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如含有朱砂
你摸过自己的脉搏吗?据统计,大概80%的人都没有摸过。然而自查脉搏却是自我保健的重要方法。  脉搏是动脉血管随心跳产生的搏动,全身只要有动脉的地方就有脉搏。心脏每“跳”一下,脉搏就随之搏动一次,因此脉搏是反映心脏搏动情况的晴雨表。脉搏快就说明心跳快,反之,脉搏慢就提示心跳慢。  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平时的脉搏是多少,这一点很重要。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的心跳每分钟是60~80次。成年人在休息时的脉搏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