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感冒,又称为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之所以被称为流行性感冒,是因为其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流行性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其中接触传播包括人与人接触传播和人与被污染物体接触传播,这种传播途径在生活中防不胜防,一个不注意就会被传染上。流行性感冒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高热、浑身乏力较明显,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呼吸道症状。一般在冬春和秋冬换季时容易发生。流行性感冒容易引起不同的并发症,有些并发症较严重,如肺炎、心肌炎、脑膜炎和脑炎等,特别是 在婴幼儿及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群体当中,会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死亡。流行性感冒主要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较强,由于甲型流感病毒在传播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变异,因此不易得到良好的控制,比如被大家熟知的甲型H1N1就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流行性感冒呢?在发生流行性感冒大规模传染的情况下如何及时控制呢?本文来大致介绍一下。
1 流感的流行机制
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或者通过健康者与感染者直接接触或与感染者接触过的污染物直接接触而感染。感染的患者多有发热、肌肉酸痛、乏力、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轻或重。传染源是感染的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所谓隐性感染就是指感染了病毒但却没有相应的临床症状的患者。
2 流感的流行病学
流行性感冒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及冬春换季之时最为常见,易感的群体主要是幼儿及青壮年,但不代表其他群体不会感染,较易发生在抵抗力较差的群体中,如若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容易引起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甚至威胁生命。流行性感冒可散在发生,亦可大范围流行,甚至可以出现暴发流行以及世界范围的大流行,不得不对其引起重视。其中,比较容易产生世界范围大流行的是甲型流感,因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且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发生突变,所以不容易及时控制,也就因此是流行性感冒中传播范围最大的一种。乙型流感基本上会引起局部小范围的流行;而到目前为止,丙型流感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并未观察到变异的倾向,现在的丙型流感大多是散在发生的。
3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控制
流行性感冒目前为止的预防手段有疫苗预防和药物预防。
3.1 疫苗預防
疾病大多有地区性,不同地区的常见病和易发疾病都不同,所以对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首要的就是要针对不同地区进行不同手段的监测,了解流行性感冒在地区内的发展形势和趋势,并且对当地的病毒进行研究,掌握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的有效的预防计划。目前,针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比较有效的手段就是疫苗注射预防手段。流感疫苗通过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注射到人体内,使人产生相应的抗体来预防流感的发生。但是由于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的会产生抗药性和变异,所以要根据病毒的变异程度来相应的调整疫苗的组成成分,从而达到有效预防流感的目的。现在临床上的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使用群体。
减毒活疫苗是从鼻腔喷入,使鼻腔的局部出现相应的抵抗病毒的抗体,使病毒无法从鼻腔呼吸道进入人体,阻断了病毒侵入人体的途径,使人们免于病毒的侵害。但是对于某些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和孕妇,是不可以使用减毒活疫苗的。
灭活疫苗是比较安全的一种疫苗。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免疫力低下的群体、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群体以及经常在临床一线与病毒和感染流感的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由于该灭活疫苗是在人体接种两周以后才会开始发挥效用,所以要在流行性感冒流行高峰之前的一段时间接种,最好是在流行高峰之前的一个月左右接种,每年接种一次,注射疫苗的方法是皮下注射。在接种疫苗以后得6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可以对同型流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基本上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少数会有轻微的不良反应,如肌肉疼痛和过敏反应。由于病毒不断的在进行进化和变异,所以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每年定期接种 。
3.2 药物预防
除了接种疫苗这种预防方式以外,还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对流感进行预防。常用的预防甲型流感的药物是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预防乙型流感的常用药物是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对于乙型流感没有作用,但是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对甲型和乙型流感都有预防作用。在临床上,一个地区发生流感不仅要给予疫苗注射来预防流感,而且还要对其研究分析,因为流感病毒的异变性,在接种原有的疫苗之后不一定就会起到预想的结果,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病毒情况来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
3.3 做好对普通群众的防病知识的宣教
由于普通群众接触病例较少,所以他们对于流行性感冒的严重性和重视程度并没有很强烈,因此普通群众对于疾病的预防知识知之甚少,尤其缺乏日常生活中的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因此医护人员等经常接触流感的有足够经验的人们就要对普通群众进行有关流行性感冒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普通群众对流感的重视程度,加深他们的了解,增强普通群众对流感知识的认知,做到在生活中自觉预防流行性感冒,做到常开窗,多通风,勤洗手,多晒被,勤锻炼,少扎堆,生活有规律,降低流感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4 流感发生后的控制和治疗
流感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做好控制,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一旦发现有流行性感冒病例的发生,要第一时间上报给有关部门,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在疫情期间禁止一切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提高人们对流感的重视程度,积极宣传,严防严控,从根源掐断病毒传播的途径,室内勤通风,勤洗手,对流感患者使用过的物体进行彻底消毒。
对于已经感染病毒的流感患者,要严格隔离,采取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措施,室内勤通风换气,嘱患者注意休息,积极配合治疗。
流行性感冒是传播迅速、传染性强的一种疾病,需要引起相应的重视,一旦发生,就要立即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以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流感的危害。
1 流感的流行机制
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或者通过健康者与感染者直接接触或与感染者接触过的污染物直接接触而感染。感染的患者多有发热、肌肉酸痛、乏力、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轻或重。传染源是感染的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所谓隐性感染就是指感染了病毒但却没有相应的临床症状的患者。
2 流感的流行病学
流行性感冒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及冬春换季之时最为常见,易感的群体主要是幼儿及青壮年,但不代表其他群体不会感染,较易发生在抵抗力较差的群体中,如若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容易引起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甚至威胁生命。流行性感冒可散在发生,亦可大范围流行,甚至可以出现暴发流行以及世界范围的大流行,不得不对其引起重视。其中,比较容易产生世界范围大流行的是甲型流感,因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且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发生突变,所以不容易及时控制,也就因此是流行性感冒中传播范围最大的一种。乙型流感基本上会引起局部小范围的流行;而到目前为止,丙型流感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并未观察到变异的倾向,现在的丙型流感大多是散在发生的。
3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控制
流行性感冒目前为止的预防手段有疫苗预防和药物预防。
3.1 疫苗預防
疾病大多有地区性,不同地区的常见病和易发疾病都不同,所以对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首要的就是要针对不同地区进行不同手段的监测,了解流行性感冒在地区内的发展形势和趋势,并且对当地的病毒进行研究,掌握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的有效的预防计划。目前,针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比较有效的手段就是疫苗注射预防手段。流感疫苗通过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注射到人体内,使人产生相应的抗体来预防流感的发生。但是由于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的会产生抗药性和变异,所以要根据病毒的变异程度来相应的调整疫苗的组成成分,从而达到有效预防流感的目的。现在临床上的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使用群体。
减毒活疫苗是从鼻腔喷入,使鼻腔的局部出现相应的抵抗病毒的抗体,使病毒无法从鼻腔呼吸道进入人体,阻断了病毒侵入人体的途径,使人们免于病毒的侵害。但是对于某些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和孕妇,是不可以使用减毒活疫苗的。
灭活疫苗是比较安全的一种疫苗。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免疫力低下的群体、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群体以及经常在临床一线与病毒和感染流感的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由于该灭活疫苗是在人体接种两周以后才会开始发挥效用,所以要在流行性感冒流行高峰之前的一段时间接种,最好是在流行高峰之前的一个月左右接种,每年接种一次,注射疫苗的方法是皮下注射。在接种疫苗以后得6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可以对同型流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基本上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少数会有轻微的不良反应,如肌肉疼痛和过敏反应。由于病毒不断的在进行进化和变异,所以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每年定期接种 。
3.2 药物预防
除了接种疫苗这种预防方式以外,还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对流感进行预防。常用的预防甲型流感的药物是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预防乙型流感的常用药物是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对于乙型流感没有作用,但是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对甲型和乙型流感都有预防作用。在临床上,一个地区发生流感不仅要给予疫苗注射来预防流感,而且还要对其研究分析,因为流感病毒的异变性,在接种原有的疫苗之后不一定就会起到预想的结果,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病毒情况来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
3.3 做好对普通群众的防病知识的宣教
由于普通群众接触病例较少,所以他们对于流行性感冒的严重性和重视程度并没有很强烈,因此普通群众对于疾病的预防知识知之甚少,尤其缺乏日常生活中的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因此医护人员等经常接触流感的有足够经验的人们就要对普通群众进行有关流行性感冒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普通群众对流感的重视程度,加深他们的了解,增强普通群众对流感知识的认知,做到在生活中自觉预防流行性感冒,做到常开窗,多通风,勤洗手,多晒被,勤锻炼,少扎堆,生活有规律,降低流感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4 流感发生后的控制和治疗
流感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做好控制,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一旦发现有流行性感冒病例的发生,要第一时间上报给有关部门,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在疫情期间禁止一切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提高人们对流感的重视程度,积极宣传,严防严控,从根源掐断病毒传播的途径,室内勤通风,勤洗手,对流感患者使用过的物体进行彻底消毒。
对于已经感染病毒的流感患者,要严格隔离,采取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措施,室内勤通风换气,嘱患者注意休息,积极配合治疗。
流行性感冒是传播迅速、传染性强的一种疾病,需要引起相应的重视,一旦发生,就要立即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以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流感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