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ICU集束化管理措施:一项旨在加强单中心PICU内谵妄诊治并监测其发病率的多学科质量提升计划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mid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ICU集束化管理对谵妄筛查、发病率统计的影响,并了解谵妄病例特点。

设计

对质量提升计划进行前瞻性观察性分析。

场所

一家城市学术型医疗中心内19张床位的PICU。

对象

2013年12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之间的所有患儿。

干预措施

由一个多学科团队负责施行一项包括三项临床方案(谵妄、镇静及早期活动)的ICU集束化管理策略,采用计划-实施-学习-行动循环模式作为质量提高计划的一部分。谵妄方案于2013年12月施行,包括采用儿童谵妄康奈尔评估(Cornell Assessment of Pediatric Delirium,CAP-DR)设备进行全面筛查,防治策略及病例讨论。分别于2014年10月及2015年6月实施镇静方案及早期活动方案。

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

采用CAP-DR工具筛查1 875例患儿。140(17%)例患儿合并谵妄(CAP-DR评分≥9分且持续48 h或以上)。74%谵妄患儿接受机械通气,其中46%<12个月,59%基础发育落后。41例患儿为急性谵妄(1次CAP-DR评分≥9分)。采用统计过程控制法评估ICU集束化管理三项方案对22个月的研究期内每月谵妄发生率的影响。谵妄发生率随ICU集束化管理各阶段的实施而降低。谵妄方案实施后10个月,平均谵妄发生率为19.3%;镇静方案及早期活动方案实施后,平均谵妄发生率为11.84%。

结论

实施此项ICU集束化管理并结合人员培训及病例讨论,可有效改进谵妄筛查,发现及治疗手段,且与谵妄发病率降低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更好了解不同类型NSCLC肿瘤最大径与最远微转移之间关系,提供由GTV确定CTV外扩范围更精确的组织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5年间收治的113例NSCLC (44例鳞癌、69例腺癌)术后病理标本进行回顾分析。肿瘤最大直径由大体测量与显微镜下测量结合确定,肿瘤微观转移灶由显微镜下观察确定,肿瘤边界外局部微观转移灶与肿瘤之间距离以目镜测微尺测量计算得出。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Log
期刊
目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尚缺乏有效临床预后和治疗决策因子。本研究旨在定义原发肿瘤负荷(PTB)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作用。方法共回顾性收录10家医院1383例病例,其中Ⅰ期947例(68.5%),Ⅱ期326例(23.6%),Ⅲ—Ⅳ期110例(8.0%)。751例患者(54.3%)具有高PTB (H-PTB)特征。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H-
期刊
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细胞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目前临床研究进展滞后于B细胞淋巴瘤。现有治疗方案治愈率低,总体预后差,目前仍缺乏标准治疗方案。采用常规的CHOP类化疗疗效欠佳,放疗在早期患者中的价值尚有待确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高危患者巩固治疗的首选,新型药物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疗效仍需进一步证实。PET/CT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判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PICU危重患儿临床营养的管理状况,为进一步促进儿科危重病临床营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数据。方法对PICU专科骨干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国内PICU的危重患儿营养评估、营养干预、营养管理状况。结果共39家PICU的专科骨干参与调查。国内不同PICU中危重患儿常用营养评估和指南不统一。64.1%(25人)被调查者认为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和量表作为共同决定危重患儿喂养的依据;所有被调查者均认为
目的了解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确诊为血流感染的1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年中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3.88‰(138/35 524),且以1岁以下婴儿发生最多,最终死亡19例(13.77%)。138例血流感染患儿共获得17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革
目的研究合并血培养阳性败血症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为临床更好的诊断、治疗及减少病死率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NICU 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Ⅱa以上NEC合并血培养阳性败血症的2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1∶1比例随机选取同期确诊为单纯Ⅱa以上的NEC患儿25例作为对照组。
消化道出血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急症,其出血原因众多,并随年龄而不同,需要合理诊断和治疗。患儿临床表现从无症状性贫血到失血性休克变化多样,因此,救治的关键是对患儿先进行快速评估、稳定和复苏,然后再做病因诊断及治疗。
儿童腹胀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既可以是消化系统疾病本身表现,亦可以是全身性疾病或其他系统的伴随或继发症状。本文对儿童腹胀的病因、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建议等进行一一阐述。临床医生应仔细、谨慎评估儿童腹胀患者,警惕急腹症,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