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尾鳠对八种饲料原料利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来源 :江西水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21785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分析鱼粉、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玉米蛋白粉、橡胶籽饼、次粉、麦麸等8种常规饲料原料对丝尾鳠(Hemibagrus wyckioides)生长性能的影响,开展不同原料饲料的对比试验,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试验原料组成,挑选健壮的丝尾鳠鱼苗,随机分配于27个养殖网箱,每个网箱32尾鱼。饲养结束,称重计算生长性能。结果表明,各处理组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无显著差异,生长性能由高到低依次为:鱼粉>菜粕>麸皮>棉籽粕>豆粕>次粉>橡胶籽粕>玉米蛋白粉。综上所述,丝尾鳠对鱼粉的利用效果最好,菜籽粕和麸皮等饲料原料利用效果较好,而对玉米蛋白粉、橡胶籽饼和次粉等饲料原料利用效果较差。
  关键词:丝尾鳠;饲料原料;生长性能;利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963        文献标识码:A
  丝尾鳠不仅肉味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高,广泛受到养殖业者和消费者的喜爱,已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等地大面积推广养殖。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水产饲料原料的需求也逐步提高。目前,我国可作为饲料原料的品种繁多,来源广泛,但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对比分析丝尾鳠对不同饲料原料的利用效果,从而挑选出高效的饲料原料,对配制高效的丝尾鳠饲料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分析
  1.1  试验饲料与饲养
  试验用8种饲料原料分别为进口鱼粉、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玉米蛋白粉、橡胶籽饼、次粉和麦麸。采用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饲料原料组成试验饲料。选择大小均匀(0.51±0.01 g)、体格健壮的丝尾鳠鱼苗,随机分配于27个养殖玻璃水族箱(9个试验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水族箱(1.0 m×0.5 m×0.6 m)32尾鱼。每天早晚投饵2次(07:00,17:00),达饱食水平。水温始终保持在28±1℃。养殖试验结束后,停止喂食24小时,开始采集丝尾鳠。分别称量每个试验养殖缸的鱼体总重,记录鱼体尾数,计算每个试验养殖缸的平均体重和成活率。
  1.2  计算与统计分析
  体增重(WG)=(末重-初重)/初重
  日增重系数(DGC,%/d)=100×(末重1/3-初重1/3)/饲喂天数
  摄食率[FR,g/(kg·d MBW)]=总摄食量/(平均代谢体重×饲喂天数)
  饲料系数(FCR)=投饲总量/(末重-初重)
  蛋白质效率(PER,%)=(末重-初重)/蛋白质摄入量
  存活率(SR,%)=100×终末尾数/初始尾数
  表中所有结果均表示为平均值±标准误(n=3)。所有百分率数据分析统计前均先经Arcsine转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当处理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时,用Tukey’s检验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7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丝尾鳠成活率为96.67%~100%,末重为14.52~27.50 g,体增重27.54~53.17,日增重系数为2.34%~3.17%,摄食率为6.82~8.82 g/kg MBW/gd,饲料系数为0.75~0.89,蛋白质效率为2.53~3.65(见表1)。其中,各组间丝尾鳠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玉米蛋白粉组丝尾鳠末重、体增重和日增重系数)最低,与橡胶籽饼组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低于基础饲料组;鱼粉组丝尾鳠末重、体增重和日增重系数最高,菜籽粕组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麸皮组位列第三。此外,次粉组丝尾鳠日增重系数显著低于基础饲料组,而其他处理组末重、体增重和日增重系数与基础饲料组差异不显著。不同饲料原料处理组间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植物饲料原料蛋白质含量丰富、价格低廉,是不错的鱼粉替代源。然而,植物饲料原料适口性差、氨基酸不平衡、缺乏多种鱼类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以及含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高比例添加会对鱼类的生长性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1]。其中,豆粕是最有营养的植物蛋白源之一,但其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而限制了它的饲用水平[2]。张鑫等[3]研究发现,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超过20%时,乌鳢生长性能明显下降。本试验中,豆粕组生长性能低于鱼粉组和基础饲料组。可见,丝尾鳠对豆粕的利用能力低于鱼粉,因此配制丝尾鳠商业饲料时应控制好豆粕的添加比例。
  研究表明,棉籽粕100%替代豆粕时杂交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显著下降[4-5]。本试验中,棉籽粕组体增重和日增重系数显著低于鱼粉组和基础饲料组,但与豆粕组生长性能无明显差异,可见,丝尾鳠对棉籽粕的利用能力与豆粕相当,配制丝尾鳠商业饲料时棉籽粕可高比例甚至是完全替代豆粕。菜籽粕组生长性能与鱼粉组无显著差异,并且比基础饲料组高,可见丝尾鳠对菜籽粕的消化和利用能力较强,是丝尾鳠理想的植物蛋白源。
  许丹丹[7]等研究發现,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比例达45%可显著降低大鳞鲆生长性能。然而,何娇娇等[8]研究表明,不同水平的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黄鱼幼鱼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在饲料中添加了诱食剂和晶体氨基酸所致。本试验中,玉米蛋白粉组丝尾鳠生长性能最低,可能是玉米蛋白粉氨基酸组成较不平衡所致[9]。此外,研究发现,玉米蛋白粉能明显抑制鱼类消化器官中的胰凝乳蛋白酶、羧肽酶A和氨肽酶活性[10],进而降低鱼类消化吸收功能,这可能与玉米蛋白粉组丝尾鳠生长性能较差有关。可见,应严格控制玉米蛋白粉在丝尾鳠商业饲料中的配制比率。
  橡胶籽饼组、次粉组丝尾鳠日增系数显著低于基础饲料组,配制丝尾鳠商业饲料时,应谨慎添加。麸皮组生长性能与基础饲料无显著差异,可见,丝尾鳠对麸皮的利用能力较强,麸皮也是丝尾鳠较理想的饲料原料。   4  结论
  丝尾鳠对玉米蛋白粉、橡胶籽饼和次粉等饲料原料利用效果较差,而对鱼粉、菜籽粕和麸皮等饲料原料利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Bautista-Teruel M N, Fermin A C, Koshio S S. Die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for juvenile abalone, Haliotis asinina: animal and plant protein sources [J]. Aquaculture,2003,219(1-4):645-653. DOI: 10. 1016/S0044-8486(02)00410-6.
  [2]Ya-ru Wang, Ling Wang, Chun-xiao Zhang, Kai Song. Effects of substituting fishmeal with soybean meal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ntestinal morphology in orange-spotted grouper ( Epinephelus coioides ) [J]. Aquaculture Reports,2017,5. DOI: 10. 1016/j. aqrep. 2016. 12. 005.
  [3]张鑫,韩蓓,胡俊涛,等. 豆粕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性能、蛋白质利用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J]. 动物营养学报,2020,32(06):2799-2807.
  [4]Yue Y R, Zhou Q C. Effect of replacing soybean meal with cottonseed meal on growth, feed utilization, and hematological indexes for juvenile hybrid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 O. aureus [J]. Aquaculture,2008,284( 1-4):185-189. DOI: 10. 1016/j. aquaculture. 2008. 07. 030.
  [5]Barros M M, Lim C, Klesius P H. Effect of soybean meal replacement by cottonseed meal and iron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immune response and resistance of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ctatus) to Edwardsiella ictaluri challenge [J]. Aquaculture,2002,207(3-4):263-279. DOI: 10. 1016/S0044-8486(01)00740-2.
  [6]許丹丹,何艮,周慧慧,等.玉米蛋白粉部分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游离氨基酸代谢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6(02):26-34. DOI:10.16441/j.cnki.hdxb.20140408.
  [7]何娇娇,王萍,冯建,等.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黄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学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17,41(03):506-515. DOI:10. 7541/2017. 65.
  [8]贾祥祥,郭兴凤. 玉米蛋白粉的应用研究进展[J].粮食加工,2011,36(02):60-63. DOI:10.3969/j. issn. 1007-6395. 2011. 02. 022.
  [9]钟国防,周洪琪,华雪铭. 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暗纹东方鲀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9,28(02):227-236.DOI:10.12024/jsou. 20180302240.
其他文献
摘要:阐述了海水珍珠产业的性质,提出了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够为行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持续推动力。  关键词:海水珍珠;生产加工;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S949]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养殖海水珍珠已经有较长时间的行业历史,这一行业得到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叶,而原本产量与我国持平的日本海水珍珠养殖业由于受到养殖疾病的困扰,出现大规模死亡,造成严重经济
在“生态防控、减量用药、节本增效、绿色发展”的渔业供给侧升级背景下,以水質活化技术构建的活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体系逐步受到众多水产人的关注和推崇,在注重生态理念养殖的江苏、湖北、安徽等地采用水质活化技术助力渔业生产的养殖大户也越来越多,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增进读者对活水养殖技术的了解,本刊将对活水技术及活水生态体系进行全面连续介绍,供学习探讨。  九、“活水高效生态系统”为什么更要注重水体的营
期刊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农业语音识别、农业计算机视觉、农业智能装备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等.但我国农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处在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农业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短板较多、智能化农业设备供给能力不足、农业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人工智能人才严重短缺、农业经营者应用人工智能的意愿不强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优化农业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积极破解农业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难题、加强农业智
摘要:2020年5月~2020年11月开展了攀鲈池塘养殖试验,结果显示,攀鲈的体重特定生长率和体长特定生长率均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生长速度与生长阶段和温度密切相关,体重与体长呈现冥函数关系;攀鲈经过180天的生长,平均体重由0.56 g/尾增长到172.16 g/尾,共收获攀鲈商品鱼167.5 kg,产值5025元,效益2725元,折合产量为1117.2 kg/亩,效益为18175.8元/亩。试验
摘要:以小龙虾为对象,研究池塘和稻田两种养殖模式下对其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用池塘和稻田分别饲养小龙虾,分为池塘组和稻田组,其中池塘放养密度8000尾/亩,稻田放养密度5000尾/亩;试验期21天;试验末期随机选取体格附肢完好、规格均一的小龙虾各15尾,采用常规组织取样法取肌肉进行主要营养物资水分、粗脂肪、粗水分、粗蛋白测定。测定结果显示,稻田组的小龙虾肌肉的粗蛋白和水分都显著比池塘组的高(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