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景绘色别具一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围城》中的景物描写是小说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所占比重极小,但我们从作者对景物的描绘中仍能窥见小说艺术特色之一斑。其中运用了以景写人、情景交融、比喻、等手法进行描景绘色,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五光十色、满目疮痍的社会画面。关键词 围城;写景;技巧中图分类号:G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255-01 小说的景物描写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构成艺术整体的有机部分。它是为把人物和事情写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也是为表现作品题旨服务的。只是这种表现不是直接的,而是起烘云托月的间接作用的。各个作家、各部作品,对景物描写的处理方式与表现手法不尽相同。钱钟书《围城》中的景物描写,就明显地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具体来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的特点:首先,《围城》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以景写人,写景为写人,景物描写能充分地烘托出人物的思想、身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生活、心情与性格。钱钟书常常借助景物的描写,来衬托出生活在这环境中的人物,从而达到人物形象与景物色调的融洽和谐。书中对于孤傲冷漠的苏文纨小姐的客房内外景色,就是通过方鸿渐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的——苏家园里的桃花、梨花、丁香花都开得正好……客堂一扇窗开着,太阳烘焙的花香,浓得塞鼻子,暖得使人头脑迷倦。这些花的香味,跟葱蒜的臭味一样,都是植物气息而有荤腥的肉感,像从夏天跳舞会上头发里发泄出来的。在这里,作者抓住苏家变味的“花香”这一景色特征,充分表现出一种令人窒息、压抑、厌腻的环境气氛,既恰切地表现了这个“政务院参事”旧官僚家庭的腐朽酸臭的生活气息,也鲜明地映衬出只有“冷淡的笑容,像阴寒欲雪天的淡日”般冷漠孤傲的苏小姐的性格特征;还隐含地透示了来访的“不速之客”方鸿渐对这个官宦之家及其女主人的厌恶之情。可以说,这种以景写人、烘云托月的手法,妙就妙在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景为情设,景中寓情,缘情写景,触景生情,这是《围城》中景物描写的另一鲜明特点。创作实践证明,写景要达到形似不太难,但要神似,达到情景交融,即景物描写与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及情节发展高度契合,成为整个艺术形象的一个完美的有机组成部分,就非有非凡的艺术功力不可。《围城》中景物描写,就有不少这样的范例。像书中写到方鸿渐留学归来,万里回乡,感慨万千,欣赏着家乡夜景,恋乡之情油然而生。作者写道: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象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作者通过这富于想象充满氤氲之美景物的描写,触景生情,插入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刻画,把天空里闪烁不已的繁星、月亮和喧闹的虫声、蛙声以及忽见忽暗的萤火与方鸿渐的缕缕情思糅合一起,可见可感,饶有情趣,充分表现了他沉醉于柔美的夜景之中的情景交融的境界,也抒发了他对美好往昔生活的无限眷念之情,景与情互相辉映,画面十分充实生动,达到了“物皆著我之色彩”的艺术效果。第三,景物描写具有形、态、色、声、光、气以及大小、质地和冷暖感等基本要素。《围城》中的景物描写,十分注意充分發挥这些因素的作用,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多层次、多角度、全色彩地描景绘色,使之产生一种艺术和谐,达到托尔斯泰所说的“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具有令人“如亲临其境”的艺术美感。例如书中写道:天仿佛听见了这句话,半空里轰隆隆一声回答,像天宫的地板上滚着几十面铜鼓。从早晨起,空气闷塞的像障碍着呼吸,忽然这时候天不知哪里漏了个洞,天外的爽气一阵阵冲进来,半黄落的草木也自昏沉里一时清醒,普遍地微微叹息,瑟瑟颤动,大地像蒸笼揭去了盖。雨跟着来了,清凉畅快,雨愈下愈大,宛如水点要抢着下地,等不及排行分列,我挤了你,你拚上了我,合成整块的冷水,没头没脑浇下来。在这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的夏雨情景的描写中,作者充分地调动了写景的各种基本因素,诸如“滚着几十面铜鼓”的雷声,“闷塞得像障碍着呼吸”的气息;“半黄落”色彩形态的草木和雨前都热得“像蒸笼揭去了盖”、雨后“清凉畅快”等明显对比的冷暖感,以及雨点从小到大,直到“合成整块的冷水”……正是这些声、色、形、态、大小、冷暖感等因素综合交融地描摹,不仅有浓郁的氛围,而且有气氛的转换,活跃了雨景的画面,增强了直观感与动感,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事物观察之细,感受之深,描绘之精彩,令人叹为观止。第四,《围城》中,作者还熟练而巧妙地运用了诸如比喻、拟人、幽默等多种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以构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包孕着广阔的社会内涵,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例如,作者写方鸿渐一行从宁波到溪口船上所见的雨景时,就设喻道:“水点贯串成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瘢似的水涡,随生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把雨景用“出痘”、“长毛”作比,既酷似又传神。除了比喻、拟人、幽默等表现技巧与修辞手法运用之外,书中还有许多映衬、对比、夸张、讽喻等手法的运用。总之,《围城》中作者在具体而生动地反映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刻画了一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同时,还成功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对景物进行了颇具特色的描绘,为我们展现除了那个病态社会中一幅五光十色、疮痍满目的风俗画,并透过这背景使人物的思想性格立体地浮现出来,给人以具有社会意义的特殊审美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线段双中点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得出一般结论,在平时解题时运用此结论可快速突破难点。  关键词线段;双中点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002-7661(2018)26-0204-01
摘 要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对于观察到的现象采用怎样的指导策略进行指导?文章从观察、指导入手,阐述了如何在区域活动中进行细微的观察和适时的指导,发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区域活动;观察;指导  中图分类号:A,O7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065-01  要介入区域活动指导幼儿,首先应该观察幼儿,通过观察
摘 要 英语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开发学生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任,英语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在于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英语教学的成败与得失。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145-01  我们的英语课教师都在努力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改思路,然而就英语教学的实际结果看,却不尽人意。
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国际教育,简称IB)国际文凭教育在中国大地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我有幸成为了一名IB教师,担任PYP(Primary Years Program小学阶段,简称PYP)的教育教学工作。PYP的教学模式沿用国际通用的课程体系,与国内的固有的教材、固定的考试要求、课堂学科设置均有较大的不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灵活,学生更注重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
摘 要 初登讲台,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占据了我的思想。我奋力地在课前做着大量的准备,争取上好每一堂课。原以为课堂这个巨大的“场”会不断地给学生营造一种氛围——习惯并不自觉地接受老师的灌输和安排。我幸福地憧憬在并不真实的梦里。在首次的公开课上,我把自己变成一个有意设置障碍又必定解除障碍的布施者,百般架空抑制学生思维,老师始终处于绝对支配课堂的地位,学生忙乱服从。(当然,这并非我的本意)一堂原本应该涕泪
摘 要“古诗素描”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写作水平,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将“古诗素描”穿插在学生的练笔中,次数不多(一个学期两到三次),文段不长,不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是一个引导学生美化语言,提高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古诗素描;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237-01  《江南春》素描  二月的一个早晨,
摘 要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英语的学习频率可谓是越来越高,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优化课堂结构,加强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其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结构;学生素养;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6
摘 要以2008-2018年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237篇有关物理专业相关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借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物理专业研究的论文发文量、研究热点、研究高频词和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科学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以揭示我国物理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及趋势,为拓宽我国物理专业研究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物理专业;研究热点;趋势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 俗话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中学生对于鲁迅文章的敬而远之可谓是由来已久,以至于语文教材中每一次关于鲁迅篇目的调整都会引发社会关注。鲁迅的文章,尤其是鲁迅的杂文,往往是争议的焦点。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也发现了鲁迅的杂文与高中生有着很深的隔膜,很难让学生走近文本,领会要义,进而理解鲁迅,了解中国。鲁迅的杂文是烈酒,是猛药,是中国社会的清新剂,在那个时代如此,如今更显出其独特
摘 要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着教师把更大的舞台空间让给学生。本模式的科学复习课,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的知识背景,设计富有情趣、直观形象的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自主参与,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并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优良品质,提高了复习课的实际功效。  关键词科学知识;自主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