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英语教学生活化提升学生语言才能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所有的学科教学都以生活教育作为理论基础。其中,英语学科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一种交流的语言工具,在生活中运用,在生活中汲取,一切与之相关的内容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因此,注重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是提升学生语言才能的关键。
  一、在教材整合中实现英语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英语作为一种除却母语体系之外的外来语种,其语言习惯、语法规则、语言文化都与母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对于尚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而言在学习上就存在着巨大的障碍。鉴于此,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在编排设置上已经做到了与生活挂钩,尽量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可感的环境中认识自我。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扣住教材中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元素,将生活之源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历练语言,提升能力。
  如“My name is Emma.”“I’m from China.”“I am twelve.”“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等,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有效拓展,要求学生将家人的照片向其他学生进行介绍。由于是生活中常见的亲人,学生相对比较熟悉,这就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表达的空间,同时也为学生的口语互动奠定了基础。
  这一案例就充分尊重原有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并将其进一步扩展,使得课堂充满了情趣,加强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有效联系,增强了生活运用的实效性。
  二、在情境创设中实现英语教学氛围的生活化
  (1)多渠道创设生活情境。适切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渴望与追求,能够以最大的限度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搭建平台。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的情境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压力,使得学生仿佛置身于生活之中,从而在轻松惬意中提升英语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Do the exercise》一课时,教师为创设相关的游泳情境,特意前往游泳馆录制了相关的影像资料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展示,并结合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言语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2)多维度搭建语言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实际运用英语水平的环境。笔者曾经在教学中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组建“英语语言实践小组”,要求组内成员确定组织一段指明的对话主题,教师以此主题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自由交流回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英语实践能力。当学生在小组内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的新授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与自我调整,继而在全班平台再次表达自我观念。
  通过这样一种“主题对话”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几番磨炼中更加纯熟地运用英语语言。这种平台的创设其实是利用课堂教学氛围和小组合作的气氛为语言实践增设语言表达的磁场,从而为学生在听说的双重互动中受到英语的滋养和浸润。
  三、在作业设置中实现英语教学平台的生活化
  在英语教学环节中,最让学生头疼和厌烦的就是关于英语作业。传统教学中,英语作业总是以枯燥机械的单词默写和背诵为主,面对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不仅在心理上会形成抵触情绪,同时这样的作业也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反而会形成严重的制约。因此,我们的英语作业设置要注重作业形式的实效性、趣味性以及创造性,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在英语作业中能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他们在英语作业实践中做到有趣轻松,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四、在素材掘取中实现英语教学资源的生活化
  教材的内容源于生活而要高于生活,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知识,运用生活中的电视节目、匾牌装饰等收集相关的英语素材,将自己的收集所得带进课堂,从而为教学服务。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传统社会,网络等现代流行的信息展现手段中到处都充满了英语元素,这些来源于生活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彼此学习英语的重要元素。
  例如餐巾纸上的soft,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
  juice……这些生活中的常用品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常常使用,对于其包装也是了如指掌。这些装饰包装中的英语字样便可成为学生进一步积累英语单词量、提升英语运用范畴的重要源头。加之这些内容大多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没有课堂教材中内容的压力和任务,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语言是生活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习得也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本真的生活实际。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言、实践语言、运用语言,学生才能与这门语言形成相同的心脉节奏。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搭建展现英语、表现英语的平台,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才能。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对^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显像在监测卵巢癌复发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22例怀疑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行全身^18F—FDGPET检查24例次,并与近期B超、CT、MR/检查结果
小学数学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的学习,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用较少的学习时间掌握较多的知识,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这是学校和老师都想做到的。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教材、把握教材  只有吃透教材,驾驭教材,对所教的知识达到精通的程度,教学中才能运用自如。研究教材,首先要系统学习课程标准,学习全套
纵观古今,凡有一番大作为者,都对历史事件耳熟能详,对历史发展进程认识清晰,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但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不愿意用心学习。如何转变这种状况呢?  一、在历史故事中加入时代元素  在我们的孩提时代,最喜欢的莫过于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个个历史故事或典故,每一个学生都会听得津津有味。当我们将这一授课方式运用到现在的课堂上时,学生却不大“买账”。面对这种现象,本人试着在历史故事中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1-苯基-1,2,4-三氮唑-3-氧代乙酰氧基)烃基膦酸酯,并测定了它们对小麦和黄瓜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结果表明,在100 μg/g时,所有化合物对小麦芽鞘的生长具
视唱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训练,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积累音乐语汇和音乐听觉经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它主要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发展音乐思维能力,培养音乐感受力,积累音乐的感性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地为音乐实践服务。由于是技能训练,视唱课教学模式总的来说显得比较单一,训练比较枯燥,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视唱能力,实现视唱课的灵活多样且教学效果良好,多年来我尝试了在视唱课中运用分组教学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9月-2006年6月上海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对58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加活检,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病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古诗文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髓。经典诗文,字句凝练,音韵优美,词汇丰富,意境深邃,思想深刻,蕴含了中华几千年的民族自尊、自信精神,诵读古诗文对于塑造青少年的灵魂,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促进学生成才,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在古诗文诵读中,我们品味诗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时,诗人在诗中表达出精忠报国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