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会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主要从以下方面阐述:(1)问题过大,无目的教学;(2)把握思考问题的火候不佳;(3)提问学生单一,不能面向全体。
  【关键词】准确;精简;提问;多而不繁
  How to enhance the validity which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inquires
  Tang Ying
  【Abstract】Realized how to enhance the validity which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inquires, mainly elaborated from the below aspect: (1) question is oversized, non-goal teaching; (2) grasps the ponder question the duration and degree of cooking not to be good; (3) question pupils are unitary, cannot face all. 
  【Key words】Accurate; Simplification; Inquiry; Many and not numerous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的主要渠道,大体可分分为学生的提问和老师的提问。教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况,用问题方式提出来,使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思考,具有明显的思维指向性。它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因此,适时、准确、精简的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的真正思考,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老师提的问题总是过于简单,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或者过于深奥,根本触及不到学生的思考区域。因此,在课堂教学提问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足,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老师提问中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的认识。
  1 问题过大,无目的教学
  在今年评课中我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在讲解小学数学《周长认识》时,刚开始学生激情高涨,认识求规则和不规则图形的方法,当我让学生说出如何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后,直接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个——“关于通过移线段求周长”凹子型图形?但就在这时,我提出后,教室鸦雀无声,老师左看右看了好一会,还是找不到有主动举手的学生,最后,只能指定一名学生(没有举手)被动地回答,而这位学生站在那,也不知所措……
  当课后评优时,老教师第一反应出的是我的范围太大了,目的不明确,而导致学生课堂气氛不活跃。其实,我可以反复练习简单的长方形与正方形或三角形,让学生掌握方法。这样学生也不尴尬。
  可见,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好比方向盘,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方向。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要便于揭示知识的本质。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都有所进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对于课堂提问每位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1.1 问什么。儿童的思维多是从直观、表象开始,抽象逻辑思维较差。因此教师应尽力为学生创造启迪思维的具体情境,使提问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避免过于抽象的设问。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先根据教学目标,预设好提问的内容,明确目的:为引入新课?为新旧联系?为突出重点?为解决难点?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为促使学生思考?为总结归纳?等等。问题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向的定位,影响学生是否回答问题及回答问题的水平。要尽可能剔除可有可无、目标模糊不清的提问,保留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教学穿针引线,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
  1.2 怎样问。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设计问题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使问题富有情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在校评优赛课中,张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不是直接问学生这个是什么三角形,那个又是什么三角形,而是出示一幅极富童趣的“小虫找家”的情境图,并提问:你知道小虫(各种三角形形状的的小虫)可以找哪些家(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吗?请你帮它们找个家。此问一出,学生无不跃跃欲试,都想帮帮“小虫子”,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1.3 几时问。课堂提问要捕捉时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如新授课时,最好是在新旧知识的交汇处,也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教学《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整十整百口算乘法”时,先组织学生表内乘法口算,及理解乘法的意义后,再出一位数乘整十数让学生计算,这样就很自然“水到渠成”,也达到本节课所要效果。
  2 把握思考问题的火候不佳
  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是保证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活跃的关键。课堂中,比较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现象,一个是问题过浅,另一个是问题过深。这些都会使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
  而第一个现象出现的教多,尤其是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性,直接把自己的思想压抑到学生上上。在一年级教学中我们老师常常会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琐碎”的小问题。在今年听课当中一年级老师再讲《10以内加减法》,幻灯片是一个小朋友在喂4只小鸡,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
  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这幅主题图的:出来一幅画面问一个问题:如(多媒体演示课件,一个小朋友在喂4只小鸡)问:“院子里有几只小鸡?”学生一齐大声地回答:“有5只。”教师一边继续演示课件(跑来了2只),一边问学生:“你们看到跑来了几只?”学生又一起大声地回答:“跑来了2只。”教师一边继续演示课件(又跑来了1只)一边又问学生:“你们看到又跑来了几只?”学生再一次大声地回答:“跑来了1只。”课件演示到这里,教师又提了个问题:“ 现在要计算一共有几只小鸡,应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4+2+1,教师也带着学生进入了计算方法的教学。这样看起来很热闹,但没实质思考。
  上面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可以先完整地播放课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①、“你刚才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②、“你们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吗? ”第一个问题“看到了什么”,这需要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并整理表达,比老师直接问“有几只小鸡” 更能唤起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思考的欲望。第二个问题需要学生分析信息,并用数学语言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提问,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能够想办法自己来解决,更能深刻体会解决问题思路方法。
  3 提问学生单一,不能面向全体
   我们教师当中,有时上课时往往只叫一个同学回答问题,忽视其他同学存在,一节课只停留在打电话的一一对应中。 把集体的活动变成了个别学习活动,更谈不上发掘全班学生的智力潜能,而且被问的学生对老师如此的“追问”,也觉得“很烦”。可见,教师的还没有真正落实及转变到“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上来。
  常言道“十个手指不一样齐”,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对学优生可适当“提高”,对中等生可逐步“升级”,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满足不同胃口的需要。课堂提问中,虽然不能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但注意提问问的层次性。
   “数学是思维的表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与动力,让我们都来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问出“学问”,问出 “精彩”,让有效的课堂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刘玮(1986.12-),2011级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摘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必须要更具全面综合素质。我认为,进行中学素质教育关键是提高中学教师本身的素质。中学教师的素质应是多方面的。如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等。但是,我认为提高中学教师的素质,重点在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及两
期刊
【摘要】信息社会的到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多媒体课件走进语文课堂无疑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真正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觉得只有更全面的了解其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  In language teaching multimedia utilization  Su Lingjun  【Abstract】In
期刊
【摘要】在我国现代农村家庭,许多家长由于文化水平低,不善于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在农村脱贫致富,走向农业现代化轨道的新形势下,研究与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对改善农村家庭教育,实现科学育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成因;解决对策  Thoughts coming from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Lon
期刊
【摘要】以读为主线,将识字、说话训练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同步进行。改变常见的先识字后阅读,识字阅读两层皮的现象。我们要大力提倡“在阅读中识字”,坚持走“阅读-识字-阅读”的路子。  【关键词】阅读;识字;语文教学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lower grade classroom instruction exists question an
期刊
【摘要】四个行为案例给以人深刻的反省,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搭建起师生和谐桥梁和营造和谐学习氛围,学习工作才真正得心应手、迎刃而解。  【关键词】深思;理性;尊重;理解;信任;包容  Some how many behaviors are worth us thinking deeply  Pan Qiumei  【Abstract】Four behavior cases giv
期刊
【摘要】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  Discussed shallowly elementary student elementary scho
期刊
【摘要】在高三政治复习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高效的复习技巧,帮助学生从繁重的政治复习中解脱出来,迅速提高学生的复习成效,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  【关键词】新课标;政治复习;技巧  Discusses shallowly under the new class sign the high three political review skill  Zhang Jianjun
期刊
【摘要】粗心是人们在生活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仅孩子身上存在这种毛病,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是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希望广大教师和家长在正确认识“数学障碍”的同时,设身处地体会他们的心灵感受,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  【关键词】数学;计算;“毛病”  How to correct in the student mathematical c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论题,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进行深入的阐述,学生始终是教与学的主体,但是,教师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角色,只有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才能真正达到教与学的最终目的,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与学的定位也是越来越重要,而初中生物在面临此论题的时候则显得更为迫切,只有真正的进行教与学的有效教学才能够达到现代教育体系下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
期刊
作者简介:董中奎是河南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优秀辅导教师,所教学生取得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各一枚。  【摘要】动量定理: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公式I=ΔP 是矢量方程.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建立该方向的动量方程即可;物体做平面运动时,往往需建立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动量定理方程才能求解。  【关键词】动量定理;微小过程;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