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的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了创造快乐课堂的相关措施,指出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既是一种服务,更是一门艺术,需要给学生带来快乐。
关键词:中职;学习兴趣;快乐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所以,教师必须冲破以往的陈旧的思想与观念,多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感觉”,让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走进课堂,为教师、学生、技能的传承、自由的互动创造宽松的空间,打破沉闷、枯燥乏味的课堂僵局,实现情感激发,因互动而精彩,因快乐而幸福。笔者就任教《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这一学科,谈谈如何创造快乐课堂。
一、作品展示亮课堂,体会课堂教学的激情
古代的教育学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在课堂上只有教师充满激情,才能以情激情,才能和学生以心换心。教师的激情虽然可以通过激昂的情绪,激励的话语来体现,但是还不如把学生创作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肯定来得真切,更有意义。例如:笔者在上《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实操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展示本班学生的实操作品的画面,随着配有学生名字的“导线的驳接、线槽的剪切”实操精品的展出,先是那些画面上有名字的学生脸上写满了自信和光荣,好像自己发明创造的产品得到推广应用般具有成就感,感觉自己成为了一名发明家;后是其他学生的脸上写满了羡慕与挑战,再是热情洋溢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再创佳绩的期待,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每个学生的求知细胞都被激活了。接下来的课堂,学生对《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原理知识、实操技巧如海绵吸水一样快地掌握了,在课堂上,学生们自觉地在心里筑起了一个PK的平台,他们PK接线速度、PK细节技巧、PK实操成功率,还PK小组的协作能力,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实操成功,有些学生还主动拓展:怎样用三个开关控制一盏灯,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作品展示的手段,充分展示学生个人的亮点,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认可,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创造快乐和共享快乐,让课堂成为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向情感交流平台,让人人体会课堂教学的激情。
二、游戏互动活课堂,体验课堂教学的乐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全身心参与的过程,既包括认知参与,也包括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的参与。《情感教育心理学》中的寓教于乐原则是:在教学中操纵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怀着快乐的心情学习,使教学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情感心理学实验证明,当一个人处在快乐状态中时,其智能水平的发挥处于最佳状态。教师在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时,首先要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处于快乐的状态中,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游戏,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如在课堂提问前,笔者先让学生玩互动游戏,如报号码,凡是3的倍数或个位数是3的数不能报,要跳过,但不能多跳,报错数的回答问题;又如猜数字,猜中的回答问题等,学生为了不用回答问题,会集中精神参与游戏互动,另一方面,学生都有好胜心理,喜欢挑战自己的反应力,觉得玩游戏输了会丢面子,觉得自己反应迟钝会被瞧不起,再者,玩游戏输了,学生也心甘情愿地回答问题,觉得自己做事有担当有责任感,从而认真地思考问题,收到提问预期的效果。又如,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的特点,中职生对《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的学习感到无从下手,甚至感到厌烦,为此,笔者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编成一组组的选择题(答案可直接在课本找到),给被提问的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求助热线:去掉一个错误答案、向朋友求助(规定被求助者不能拒绝且与被提问学生有共同的责任),答对问题的学生参加积分兑奖,这样,提问一位学生将带动一批学生(被提问学生的朋友团)参与寻找答案,如同寻宝一样,既刺激又兴奋,学生的注意力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完全不觉得自己是在上课,而是在玩游戏,游戏心理正是青少年学生所渴求的,通过游戏互动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体验“学中乐” “乐中学”的课堂教学乐趣,逐步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体验课堂教学的乐趣。
三、技能操作实课堂,体味课堂教学的快乐
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有一句名言:“让我听,我随后就忘记;让我看,我就能记住;让我做,我就能真正理解。”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是这样定义职业教育的:“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为已谋生,为群服务”,即注重在专业技能的培训。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普通高中录取后的“末流”学生,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文化课基础是属于“差生”类,属于学习的“失败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的现状,很多学生对高深的理论无法理解,故有些理论可不必让学生理解,只要让他知道怎么做就行了,也就是先让学生动起手来,然后让他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即使他不懂理论但只要会做也就行了。如笔者在讲授《电容器的充放电》一课时,课本通过3页文字详细描述了电容器充电、放电的过程及对应产生的现象,当中不乏详尽的原理分析,要让学生顺利把它朗读一遍都有困难,教师再口若悬河地讲述,学生肯定昏昏欲睡,不但听不明白,而且会产生厌学情绪,教与学效果尽失。为此,笔者把这节理论课改为实操课,让学生根据图一连接导线,经检查线路连接正确后,把开关S拨到1,让学生观察电灯的亮度、电压表示数、电流表PA1示数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把电源关掉,再把开关拨到2,观察电灯的亮度、电压表示数、电流表PA2示数的变化情况。最后让学生把观察结果讲出来:电容器充电过程电流由大变小,最后变为零,电压由小变大,最后等于电源电动势;电容器放电过程电流由大变小,最后变为零,电压由大变小,最后为零。当学生把开关拨到2时观察到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小灯泡居然亮起来,与他们想象的结果完全相反,都兴奋得叫起来,仿佛自己成为了一个发明家,发现的一个新大陆。
又如笔者在讲授《自感现象》一课时,并不急于进行理论的教学,而是让学生按照图二进行日光灯线路的连接,经检查线路连接正确后合上电源,让学生观察日光灯亮度的变化(由暗变亮),学生们感到无比兴奋,欢呼“我会安装日光灯了” “原来这么简单,做过就会了”。然后教师让学生把启辉器去掉,观察日光灯是否会继续发光?(仍然发光)最后,教师让学生跳过镇流器进行接线,观察日光灯是否能发光?(不能发光)在学生追问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时,教师先不解释,而是让学生阅读自感现象一课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会安装日光灯的兴奋与无法解决去掉启辉器后日光灯仍发光、不接镇流器日光灯不能发光两大疑问的痛苦的纠结情绪下,教师再进行自感现象知识的分析,学生的学习自然如吸甘露般快乐了。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处于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面对久经“满堂灌” “满堂言” “满堂练”理论学习折磨的中职学生,通过技能操作充实课堂,让学生动起手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重新做学习的主人,体会实操成功的成就感,体味课堂教学的快乐,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英国威灵顿公学校长谢乐顿说:“任何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青年,这比政府公布的最新学校成绩排名更重要。”培养具有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人,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的舞台在课堂。而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既是一种服务,更是一门艺术,需要给学生带来快乐。因此,通过作品展示亮课堂,点燃课堂教学的激情,通过游戏互动活课堂,体验课堂教学的乐趣,通过技能操作充实课堂,体味课堂教学的快乐,使课堂成为学生“幸福的课堂”。
(作者单位:广东云浮罗定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 朱守锂
关键词:中职;学习兴趣;快乐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所以,教师必须冲破以往的陈旧的思想与观念,多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感觉”,让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走进课堂,为教师、学生、技能的传承、自由的互动创造宽松的空间,打破沉闷、枯燥乏味的课堂僵局,实现情感激发,因互动而精彩,因快乐而幸福。笔者就任教《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这一学科,谈谈如何创造快乐课堂。
一、作品展示亮课堂,体会课堂教学的激情
古代的教育学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在课堂上只有教师充满激情,才能以情激情,才能和学生以心换心。教师的激情虽然可以通过激昂的情绪,激励的话语来体现,但是还不如把学生创作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肯定来得真切,更有意义。例如:笔者在上《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实操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展示本班学生的实操作品的画面,随着配有学生名字的“导线的驳接、线槽的剪切”实操精品的展出,先是那些画面上有名字的学生脸上写满了自信和光荣,好像自己发明创造的产品得到推广应用般具有成就感,感觉自己成为了一名发明家;后是其他学生的脸上写满了羡慕与挑战,再是热情洋溢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再创佳绩的期待,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每个学生的求知细胞都被激活了。接下来的课堂,学生对《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原理知识、实操技巧如海绵吸水一样快地掌握了,在课堂上,学生们自觉地在心里筑起了一个PK的平台,他们PK接线速度、PK细节技巧、PK实操成功率,还PK小组的协作能力,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实操成功,有些学生还主动拓展:怎样用三个开关控制一盏灯,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作品展示的手段,充分展示学生个人的亮点,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认可,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创造快乐和共享快乐,让课堂成为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向情感交流平台,让人人体会课堂教学的激情。
二、游戏互动活课堂,体验课堂教学的乐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全身心参与的过程,既包括认知参与,也包括情感、价值观和态度的参与。《情感教育心理学》中的寓教于乐原则是:在教学中操纵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怀着快乐的心情学习,使教学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情感心理学实验证明,当一个人处在快乐状态中时,其智能水平的发挥处于最佳状态。教师在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时,首先要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处于快乐的状态中,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游戏,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如在课堂提问前,笔者先让学生玩互动游戏,如报号码,凡是3的倍数或个位数是3的数不能报,要跳过,但不能多跳,报错数的回答问题;又如猜数字,猜中的回答问题等,学生为了不用回答问题,会集中精神参与游戏互动,另一方面,学生都有好胜心理,喜欢挑战自己的反应力,觉得玩游戏输了会丢面子,觉得自己反应迟钝会被瞧不起,再者,玩游戏输了,学生也心甘情愿地回答问题,觉得自己做事有担当有责任感,从而认真地思考问题,收到提问预期的效果。又如,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的特点,中职生对《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的学习感到无从下手,甚至感到厌烦,为此,笔者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编成一组组的选择题(答案可直接在课本找到),给被提问的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求助热线:去掉一个错误答案、向朋友求助(规定被求助者不能拒绝且与被提问学生有共同的责任),答对问题的学生参加积分兑奖,这样,提问一位学生将带动一批学生(被提问学生的朋友团)参与寻找答案,如同寻宝一样,既刺激又兴奋,学生的注意力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完全不觉得自己是在上课,而是在玩游戏,游戏心理正是青少年学生所渴求的,通过游戏互动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体验“学中乐” “乐中学”的课堂教学乐趣,逐步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体验课堂教学的乐趣。
三、技能操作实课堂,体味课堂教学的快乐
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有一句名言:“让我听,我随后就忘记;让我看,我就能记住;让我做,我就能真正理解。”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是这样定义职业教育的:“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为已谋生,为群服务”,即注重在专业技能的培训。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普通高中录取后的“末流”学生,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文化课基础是属于“差生”类,属于学习的“失败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的现状,很多学生对高深的理论无法理解,故有些理论可不必让学生理解,只要让他知道怎么做就行了,也就是先让学生动起手来,然后让他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即使他不懂理论但只要会做也就行了。如笔者在讲授《电容器的充放电》一课时,课本通过3页文字详细描述了电容器充电、放电的过程及对应产生的现象,当中不乏详尽的原理分析,要让学生顺利把它朗读一遍都有困难,教师再口若悬河地讲述,学生肯定昏昏欲睡,不但听不明白,而且会产生厌学情绪,教与学效果尽失。为此,笔者把这节理论课改为实操课,让学生根据图一连接导线,经检查线路连接正确后,把开关S拨到1,让学生观察电灯的亮度、电压表示数、电流表PA1示数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把电源关掉,再把开关拨到2,观察电灯的亮度、电压表示数、电流表PA2示数的变化情况。最后让学生把观察结果讲出来:电容器充电过程电流由大变小,最后变为零,电压由小变大,最后等于电源电动势;电容器放电过程电流由大变小,最后变为零,电压由大变小,最后为零。当学生把开关拨到2时观察到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小灯泡居然亮起来,与他们想象的结果完全相反,都兴奋得叫起来,仿佛自己成为了一个发明家,发现的一个新大陆。
又如笔者在讲授《自感现象》一课时,并不急于进行理论的教学,而是让学生按照图二进行日光灯线路的连接,经检查线路连接正确后合上电源,让学生观察日光灯亮度的变化(由暗变亮),学生们感到无比兴奋,欢呼“我会安装日光灯了” “原来这么简单,做过就会了”。然后教师让学生把启辉器去掉,观察日光灯是否会继续发光?(仍然发光)最后,教师让学生跳过镇流器进行接线,观察日光灯是否能发光?(不能发光)在学生追问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时,教师先不解释,而是让学生阅读自感现象一课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会安装日光灯的兴奋与无法解决去掉启辉器后日光灯仍发光、不接镇流器日光灯不能发光两大疑问的痛苦的纠结情绪下,教师再进行自感现象知识的分析,学生的学习自然如吸甘露般快乐了。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处于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面对久经“满堂灌” “满堂言” “满堂练”理论学习折磨的中职学生,通过技能操作充实课堂,让学生动起手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重新做学习的主人,体会实操成功的成就感,体味课堂教学的快乐,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英国威灵顿公学校长谢乐顿说:“任何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青年,这比政府公布的最新学校成绩排名更重要。”培养具有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人,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的舞台在课堂。而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既是一种服务,更是一门艺术,需要给学生带来快乐。因此,通过作品展示亮课堂,点燃课堂教学的激情,通过游戏互动活课堂,体验课堂教学的乐趣,通过技能操作充实课堂,体味课堂教学的快乐,使课堂成为学生“幸福的课堂”。
(作者单位:广东云浮罗定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