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RT电视机真的对眼睛有害?
几乎每个人都在埋怨CRT电视机容易导致视疲劳的出现,看久了就会出现眼干眼胀、视力模糊等情况。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CRT电视机的原理导致,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刷新率过低才是CRT电视机对眼睛产生危害的根源。如果你仔细观察过日光灯就会发现,同白炽灯相比其频繁的闪烁明显让眼睛感觉到不是那么舒适。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CRT电视机上,我国的CRT电视机都是采用的PAL制式,按照这种制式的规定,电视机每秒钟以50Hz的频率进行扫描,即每秒钟就会出现50次画面闪烁。虽然当屏幕刷新率高于50Hz时,人眼就感觉不到电视图像闪烁(当刷新率低于50Hz,我们就会明显感到图像闪烁而无法正常观看),但这并非就说明50Hz是一个安全的刷新率值。以前,CRT电视机的屏幕较小,我们的观看距离也相对较远,而且电视机的亮度也较低,因此50Hz的屏幕刷新率还让我们感觉不到图像闪烁。但随着CRT电视机屏幕的逐渐增大,这一问题正变得越来越明显,电视机的亮度越来越高,屏幕尺寸也越来越大,而我们观看距离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这时许多人对电视画面的闪烁有了直接的感受,视疲劳也来得更加明显。
人眼对大面积的闪烁和高亮度下的闪烁有着很灵敏的感受,要更好地保护好眼睛,提高CRT电视机的屏幕刷新率是最直接的方法,它不用改变CRT电视机的原理,仅仅是提高电视机场频而已。现在市面上有着大量100Hz倍频CRT电视机,采用成倍提升CRT电视机场频的方法,让原有的每个场显示两次,从而达到了成倍的刷新率。但是这种强制提高扫描频率的方法或多或少会对图像质量有一定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移动画面迟滞、拖尾现象,假如你用普通的100Hz电视机收看体育比赛,会很容易发现在高速运动的人和物体上存在严重的拖影或锯齿现象。因此对于100MHz的CRT电视机而言采用运动补偿技术很有必要,这种技术能够让物体运动的轨迹更连续,图像的动态清晰度大幅提高。飞利浦在100Hz技术上占有先天的优势,早在1988年就已经创造出100Hz扫描技术。目前大多数画质较佳的100Hz CRT电视中都采用了飞利浦的专利技术,对此不同厂商还有不同的称呼,索尼的DRC1OO、松下的PAL 100Hz超级数字扫描、东芝的数码100帧扫描实质上都是一回事。
液晶和等离子,谁对眼睛更健康?
目前80%以上准备购买电视机的消费者都考虑购买最新的液晶或等离子电视机。新的显示技术是不是不再对我们的眼睛有伤害了呢?
不少消费者在把原有CRT电视机更换为液晶电视机之后,发现长期观看电视节目后更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难道电视机厂商宣传液晶电视机不伤眼的宣称不正确?事实并不是这样,调查发现其实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这部分消费者在观看液晶电视机时把电视机的亮度调得过高所致。
亮度是衡量电视机的一个重要标准,但部分厂商在宣传其液晶电视机产品时,一味宣传其亮度值来误导消费者认为亮度越高的产品才是越好,虽然高亮度能在—定程度上改善消费者在视频等多媒体方面的观感,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绝对不能忽视。电视机的亮度和对比度太低。会使图像灰暗,层次感差、清晰度差,但亮度太高,长时河观看后容易使眼睛感到疲劳,头晕,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影响发育等。按国家相关规定液晶电视机的平均亮度不低于350cd/m2,其实这个数值只是为了防止液晶电视机老化后亮度过低而制定的一个约束指标。实际上,在家庭普通照明情况下,液晶电视机的平均亮度一般在100~200cd/m2。左右就可以满足正常观看电视图像的需要。所以液晶电视机的亮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一方面看说明书,对厂家所宣传的亮度值作为参考,另—方面可亲自调整—下亮度,把亮度向最大方向和最小方向调整,变化范围越大越好。这样可以保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液晶电视机老化导致亮度降低时可以进行调节。
接下来我们要谈谈等离子电视机,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如果单从数据上分析最新等离子电视机的最大亮度多在1000cd/m2以上,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液晶电视机的水平,这岂不是说明观看等离子电视机更容易导致视觉疲劳?事实并不是这样,虽然等离子和液晶同为平板显示技术,但两者在原理上还是迥然不同的。液晶电视机依靠背部的灯管来发光,屏幕最大亮度值始终维持不变。而等离子则是通过高压激发等离子体来发光,存在功率限制的问题,其最大亮度只能在一小部分显示白色,其余部分显示黑色时达到。随着画面中白色高光面积所占比重的提升,最大亮度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实际画面场景中等离子电视机的最大亮度和平均亮度有着很大的差距。目前等离子电视机的平均亮度值几乎同CRT电视机一样始终保持在100cd/m2左右,这样的亮度对人眼刺激当然也就更小。这也是为什么不少消费者在观看等离子电视机时会感觉图像非常柔和的原因。
曾有眼科专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实验:对32个消费者分两次进行试验,每次16人,这16人再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4个人。上午小组人员看某品牌电视,然后检查;下午再看另一品牌电视,然后再检查。这样,参与试验的用户不会因观看太久而导致测试不准,可保证试验的准确、公正。最后的结果显示,长时间观看等离子电视机比液晶电视机引发的眼部视疲劳症状轻,观看者视觉感受相对比较舒服。当然这仅是一个实验而已,并不能就这么武断地认为液晶电视机对眼睛的伤害比等离子电视机利害,只要观看电视节目时防护得当,那么无论是等离子电视机还是液晶电视机对眼睛的伤害都可以降到最低限度。
投影机也需注意
许多情况下,从表面上看让眼睛受到伤害的因素是画面的闪烁和亮度,但究其根本原因,其实是眼睛在长期处于不适状态下看事物所造成。因此对于画面模糊、畸形、对比度、色彩覆盖率等因素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特别是画面模糊的问题,在投影机上就显得相当突出。
投影机依靠成像元件后透出的光线投射到幕布上成像,中间光线的传输距离并不固定,使得投影机必须经过聚焦调整后方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在数字家庭中,投影机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宠爱。不过普通家庭用户并非专业人员,对于投影机的调节并不精通,安装时的初次聚集调整都是由工程人员完成的,如果工程人员安装时不仔细,或许是由于投影距离发生了细微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投影机聚焦出现问题,而且很多投影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有可能出现跑焦的现象。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出来,但画面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模糊,已经足以对眼睛造成慢性伤害。因此,在家用投影机使用一段时间后,都需要重新进行一次对焦。自己来完成聚焦 的调节也并不复杂,不少投影机都有一个方格测试画面用于聚焦调节,通过这个测试方格可以很方便地调整好投影机的焦距。如果投影机并没有这个测试画面,可以把电脑连接到投影机上,由电脑制作一个测试方格来聚焦。
看电视节目如何防护眼睛
合理选择观看距离
看电视节目时如果观看者距离电视机过近,会加快眼睛疲劳速度。CRT电视机的合理观看距离为屏幕高度的4~6倍为宜,而液晶或等离子等平板电视机合理观看距离则以屏幕高度的2~3倍为宜。如果不好估算距离,也可以采取“手掌遮盖法”。方法是:将一只手向前伸直,手掌横放,如果手掌正好把电视屏幕遮住,这个距离就是比较合适的。
合理摆放电视机
电视机的摆放位置也很有讲究,过高或过低对眼睛都易产生疲劳。一般来说,电视机应放置在一面靠墙、显示屏的中心水平线与眼睛的视线差不多或比视线稍低一些的位置上。同时还要考虑电视机必须摆放在不受室内照明设备或室外光线反射的位置,以避免因室内照明设备或室外反射而造成目眩现象。
环境光很重要
看电视时,如果室内没有其他光源,则电视机屏幕的亮度与四周环境会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高度反差会使视觉产生适应困难而导致眼睛疲劳。时间长了,就会诱发各种影响视力的眼病。所以在看电视节目时,需要在观看者的侧后方打开一个亮度稍暗的照明设备。
不要连续观看
不能因为电视节目好看,就让眼睛长时间地处于“工作”状态,应每隔一小时左右就做一些其他活动,最好是能向远处眺望二三分钟,这样可以消除因专心致志地看电视而引起的眼睛疲劳。
除了这些基本的保护措施外我们也建议大家在保障画面观赏效果不打折的情况对电视机的一些基本参数做出调整,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色 温
高色温情况下对蓝天、大海、花草、树木这些自然界的事物看起来比较鲜艳,为了迎合视觉感受,很多人把电视机的色温调节得过高,这是不正确的做法。高色温下画面虽然看起来比较好,但是对人眼睛却有影响,因此电视机的色温一般调节6500K比较适宜。有些电视机的色温有6500K的设置,对于部分没有这个数值的电视机而言,把色温值调节到“中”或者“标准”就可以了。
对比度、亮度
过高的亮度对人眼不好,等离子电视的显示原理决定其对比度比较好,且不用靠提高亮度来提升对比度,所以一般等离子电视的平均亮度都要低于液晶电视,感觉更养眼。液晶电视机也需注意不要把亮度调节得过高,而是在尽量低的情况下观看。选购时最好选择最新采用智能背光调节技术的液晶电视机。
养眼的新技术
实际上单纯从电视机显示技术本身是很难解决电视机伤眼的问题的,因为不管采用何种显示技术的电视机,亮度是始终存在的,电视机显示的图像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实物,而且用光与电来形成的奇妙画面。我们不可能抛弃这一切,而回到石器时代。因此目前比较明智的做法是让这些技术的危害程度能够尽可能地缩小,让这些负面的影响,对眼睛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许多新技术,目的就在于此。但我们并不是说,采用了这一系列新技术的电视机就是彻底的“健康电视机”,因为它对我们的健康起不到任何帮助。所能做到的仅仅是更大程度上的减少对“痒眼”的发生,给你的眼睛一个更“养眼”的环境。
防眩光屏幕
准确地说防眩光屏幕只是在电视机显示屏幕外加装了一层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后的玻璃。它能够避免电视图像因外来光线的反射造成的各种不适,确保消费者在观赏电视节目时更舒心、更悦目。
低反射面板
现有平板电视机在室内光线充足时视觉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成为厂商们一味提高亮度的根源。而低反射面板则能够防止其他光线影响到电视机,保证无论在何种光线环境下,电视机均能显示出最佳的画面质量,这种面板甚至还可以帮助电视机提升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
背景灯
飞利浦的流光溢彩系列电视机就是一个采用了背景灯的典型产品。因为高反差的室内光线将会加速眼睛的疲劳,而有了一些微弱的背景灯光后,将带来更柔和的视觉感受。所不同的是流光溢彩背景灯的颜色可以随着画面的主色调而变化,这将使得观赏过程变得非常有趣。
智能感光技术
智能感光技术最先是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现在也开始扩展到电视机上。通过光电传感器,测量环境亮度,来自动调节电视机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有效地缓解了用户们的视觉疲劳,从而起到护眼的目的。
观看时间保护
无论如何,长时间地观看电视节目都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这种习惯更容易导致眼疲劳的出现。因此有些电视机开始加入了时间保护模式,当消费者观看电视节目超过预设的规定时间时,电视机将会自动关闭一段时间来提醒你是时候做做眼保健操或者出去走走了。
观看距离保护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保护技术,设计者最初的本意应该是阻止那些喜欢在近距离上观看电视节目的小孩。当观看者接近电视机屏幕至1米左右时,电视机将自动切换到黑屏状态,并出现字幕提醒语让你退回到正常距离后再观看。
几乎每个人都在埋怨CRT电视机容易导致视疲劳的出现,看久了就会出现眼干眼胀、视力模糊等情况。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CRT电视机的原理导致,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刷新率过低才是CRT电视机对眼睛产生危害的根源。如果你仔细观察过日光灯就会发现,同白炽灯相比其频繁的闪烁明显让眼睛感觉到不是那么舒适。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CRT电视机上,我国的CRT电视机都是采用的PAL制式,按照这种制式的规定,电视机每秒钟以50Hz的频率进行扫描,即每秒钟就会出现50次画面闪烁。虽然当屏幕刷新率高于50Hz时,人眼就感觉不到电视图像闪烁(当刷新率低于50Hz,我们就会明显感到图像闪烁而无法正常观看),但这并非就说明50Hz是一个安全的刷新率值。以前,CRT电视机的屏幕较小,我们的观看距离也相对较远,而且电视机的亮度也较低,因此50Hz的屏幕刷新率还让我们感觉不到图像闪烁。但随着CRT电视机屏幕的逐渐增大,这一问题正变得越来越明显,电视机的亮度越来越高,屏幕尺寸也越来越大,而我们观看距离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这时许多人对电视画面的闪烁有了直接的感受,视疲劳也来得更加明显。
人眼对大面积的闪烁和高亮度下的闪烁有着很灵敏的感受,要更好地保护好眼睛,提高CRT电视机的屏幕刷新率是最直接的方法,它不用改变CRT电视机的原理,仅仅是提高电视机场频而已。现在市面上有着大量100Hz倍频CRT电视机,采用成倍提升CRT电视机场频的方法,让原有的每个场显示两次,从而达到了成倍的刷新率。但是这种强制提高扫描频率的方法或多或少会对图像质量有一定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移动画面迟滞、拖尾现象,假如你用普通的100Hz电视机收看体育比赛,会很容易发现在高速运动的人和物体上存在严重的拖影或锯齿现象。因此对于100MHz的CRT电视机而言采用运动补偿技术很有必要,这种技术能够让物体运动的轨迹更连续,图像的动态清晰度大幅提高。飞利浦在100Hz技术上占有先天的优势,早在1988年就已经创造出100Hz扫描技术。目前大多数画质较佳的100Hz CRT电视中都采用了飞利浦的专利技术,对此不同厂商还有不同的称呼,索尼的DRC1OO、松下的PAL 100Hz超级数字扫描、东芝的数码100帧扫描实质上都是一回事。
液晶和等离子,谁对眼睛更健康?
目前80%以上准备购买电视机的消费者都考虑购买最新的液晶或等离子电视机。新的显示技术是不是不再对我们的眼睛有伤害了呢?
不少消费者在把原有CRT电视机更换为液晶电视机之后,发现长期观看电视节目后更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难道电视机厂商宣传液晶电视机不伤眼的宣称不正确?事实并不是这样,调查发现其实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这部分消费者在观看液晶电视机时把电视机的亮度调得过高所致。
亮度是衡量电视机的一个重要标准,但部分厂商在宣传其液晶电视机产品时,一味宣传其亮度值来误导消费者认为亮度越高的产品才是越好,虽然高亮度能在—定程度上改善消费者在视频等多媒体方面的观感,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绝对不能忽视。电视机的亮度和对比度太低。会使图像灰暗,层次感差、清晰度差,但亮度太高,长时河观看后容易使眼睛感到疲劳,头晕,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影响发育等。按国家相关规定液晶电视机的平均亮度不低于350cd/m2,其实这个数值只是为了防止液晶电视机老化后亮度过低而制定的一个约束指标。实际上,在家庭普通照明情况下,液晶电视机的平均亮度一般在100~200cd/m2。左右就可以满足正常观看电视图像的需要。所以液晶电视机的亮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一方面看说明书,对厂家所宣传的亮度值作为参考,另—方面可亲自调整—下亮度,把亮度向最大方向和最小方向调整,变化范围越大越好。这样可以保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液晶电视机老化导致亮度降低时可以进行调节。
接下来我们要谈谈等离子电视机,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如果单从数据上分析最新等离子电视机的最大亮度多在1000cd/m2以上,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液晶电视机的水平,这岂不是说明观看等离子电视机更容易导致视觉疲劳?事实并不是这样,虽然等离子和液晶同为平板显示技术,但两者在原理上还是迥然不同的。液晶电视机依靠背部的灯管来发光,屏幕最大亮度值始终维持不变。而等离子则是通过高压激发等离子体来发光,存在功率限制的问题,其最大亮度只能在一小部分显示白色,其余部分显示黑色时达到。随着画面中白色高光面积所占比重的提升,最大亮度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在实际画面场景中等离子电视机的最大亮度和平均亮度有着很大的差距。目前等离子电视机的平均亮度值几乎同CRT电视机一样始终保持在100cd/m2左右,这样的亮度对人眼刺激当然也就更小。这也是为什么不少消费者在观看等离子电视机时会感觉图像非常柔和的原因。
曾有眼科专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实验:对32个消费者分两次进行试验,每次16人,这16人再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4个人。上午小组人员看某品牌电视,然后检查;下午再看另一品牌电视,然后再检查。这样,参与试验的用户不会因观看太久而导致测试不准,可保证试验的准确、公正。最后的结果显示,长时间观看等离子电视机比液晶电视机引发的眼部视疲劳症状轻,观看者视觉感受相对比较舒服。当然这仅是一个实验而已,并不能就这么武断地认为液晶电视机对眼睛的伤害比等离子电视机利害,只要观看电视节目时防护得当,那么无论是等离子电视机还是液晶电视机对眼睛的伤害都可以降到最低限度。
投影机也需注意
许多情况下,从表面上看让眼睛受到伤害的因素是画面的闪烁和亮度,但究其根本原因,其实是眼睛在长期处于不适状态下看事物所造成。因此对于画面模糊、畸形、对比度、色彩覆盖率等因素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特别是画面模糊的问题,在投影机上就显得相当突出。
投影机依靠成像元件后透出的光线投射到幕布上成像,中间光线的传输距离并不固定,使得投影机必须经过聚焦调整后方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在数字家庭中,投影机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宠爱。不过普通家庭用户并非专业人员,对于投影机的调节并不精通,安装时的初次聚集调整都是由工程人员完成的,如果工程人员安装时不仔细,或许是由于投影距离发生了细微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投影机聚焦出现问题,而且很多投影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有可能出现跑焦的现象。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出来,但画面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模糊,已经足以对眼睛造成慢性伤害。因此,在家用投影机使用一段时间后,都需要重新进行一次对焦。自己来完成聚焦 的调节也并不复杂,不少投影机都有一个方格测试画面用于聚焦调节,通过这个测试方格可以很方便地调整好投影机的焦距。如果投影机并没有这个测试画面,可以把电脑连接到投影机上,由电脑制作一个测试方格来聚焦。
看电视节目如何防护眼睛
合理选择观看距离
看电视节目时如果观看者距离电视机过近,会加快眼睛疲劳速度。CRT电视机的合理观看距离为屏幕高度的4~6倍为宜,而液晶或等离子等平板电视机合理观看距离则以屏幕高度的2~3倍为宜。如果不好估算距离,也可以采取“手掌遮盖法”。方法是:将一只手向前伸直,手掌横放,如果手掌正好把电视屏幕遮住,这个距离就是比较合适的。
合理摆放电视机
电视机的摆放位置也很有讲究,过高或过低对眼睛都易产生疲劳。一般来说,电视机应放置在一面靠墙、显示屏的中心水平线与眼睛的视线差不多或比视线稍低一些的位置上。同时还要考虑电视机必须摆放在不受室内照明设备或室外光线反射的位置,以避免因室内照明设备或室外反射而造成目眩现象。
环境光很重要
看电视时,如果室内没有其他光源,则电视机屏幕的亮度与四周环境会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高度反差会使视觉产生适应困难而导致眼睛疲劳。时间长了,就会诱发各种影响视力的眼病。所以在看电视节目时,需要在观看者的侧后方打开一个亮度稍暗的照明设备。
不要连续观看
不能因为电视节目好看,就让眼睛长时间地处于“工作”状态,应每隔一小时左右就做一些其他活动,最好是能向远处眺望二三分钟,这样可以消除因专心致志地看电视而引起的眼睛疲劳。
除了这些基本的保护措施外我们也建议大家在保障画面观赏效果不打折的情况对电视机的一些基本参数做出调整,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色 温
高色温情况下对蓝天、大海、花草、树木这些自然界的事物看起来比较鲜艳,为了迎合视觉感受,很多人把电视机的色温调节得过高,这是不正确的做法。高色温下画面虽然看起来比较好,但是对人眼睛却有影响,因此电视机的色温一般调节6500K比较适宜。有些电视机的色温有6500K的设置,对于部分没有这个数值的电视机而言,把色温值调节到“中”或者“标准”就可以了。
对比度、亮度
过高的亮度对人眼不好,等离子电视的显示原理决定其对比度比较好,且不用靠提高亮度来提升对比度,所以一般等离子电视的平均亮度都要低于液晶电视,感觉更养眼。液晶电视机也需注意不要把亮度调节得过高,而是在尽量低的情况下观看。选购时最好选择最新采用智能背光调节技术的液晶电视机。
养眼的新技术
实际上单纯从电视机显示技术本身是很难解决电视机伤眼的问题的,因为不管采用何种显示技术的电视机,亮度是始终存在的,电视机显示的图像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实物,而且用光与电来形成的奇妙画面。我们不可能抛弃这一切,而回到石器时代。因此目前比较明智的做法是让这些技术的危害程度能够尽可能地缩小,让这些负面的影响,对眼睛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许多新技术,目的就在于此。但我们并不是说,采用了这一系列新技术的电视机就是彻底的“健康电视机”,因为它对我们的健康起不到任何帮助。所能做到的仅仅是更大程度上的减少对“痒眼”的发生,给你的眼睛一个更“养眼”的环境。
防眩光屏幕
准确地说防眩光屏幕只是在电视机显示屏幕外加装了一层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后的玻璃。它能够避免电视图像因外来光线的反射造成的各种不适,确保消费者在观赏电视节目时更舒心、更悦目。
低反射面板
现有平板电视机在室内光线充足时视觉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成为厂商们一味提高亮度的根源。而低反射面板则能够防止其他光线影响到电视机,保证无论在何种光线环境下,电视机均能显示出最佳的画面质量,这种面板甚至还可以帮助电视机提升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
背景灯
飞利浦的流光溢彩系列电视机就是一个采用了背景灯的典型产品。因为高反差的室内光线将会加速眼睛的疲劳,而有了一些微弱的背景灯光后,将带来更柔和的视觉感受。所不同的是流光溢彩背景灯的颜色可以随着画面的主色调而变化,这将使得观赏过程变得非常有趣。
智能感光技术
智能感光技术最先是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现在也开始扩展到电视机上。通过光电传感器,测量环境亮度,来自动调节电视机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有效地缓解了用户们的视觉疲劳,从而起到护眼的目的。
观看时间保护
无论如何,长时间地观看电视节目都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这种习惯更容易导致眼疲劳的出现。因此有些电视机开始加入了时间保护模式,当消费者观看电视节目超过预设的规定时间时,电视机将会自动关闭一段时间来提醒你是时候做做眼保健操或者出去走走了。
观看距离保护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保护技术,设计者最初的本意应该是阻止那些喜欢在近距离上观看电视节目的小孩。当观看者接近电视机屏幕至1米左右时,电视机将自动切换到黑屏状态,并出现字幕提醒语让你退回到正常距离后再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