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联合尺神经阻滞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断掌或断腕再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神经阻滞,Ⅰ组采用肌间沟臂丛联合尺神经阻滞,Ⅱ组采用腋路两点臂丛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患者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止血带耐受情况,以及膈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阻滞等并发症。
结果Ⅰ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起效时间[(5.13 ± 0.76)、(7.13 ± 1.04)、(3.23 ± 0.62)min]均明显快于Ⅱ组[(9.23 ± 1.61)、(12.35 ± 1.76)、(8.83 ± 1.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滞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阻滞优秀率[90.0%(36/40)、85.0% (34/40)、97.5%(39/40)]均明显高于Ⅱ组[72.5%(29/40)、65.0%(26/40)、7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阻滞完全率[75.0%(30/40)、37.5% (27/40)、80.0%(32/40)]均明显高于Ⅱ组[47.5%(19/40)、40.0%(16/40)、45.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止血带耐受优秀率[90.0%(36/40)]高于Ⅱ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膈神经阻滞2例,霍纳综合征1例。两组均无喉返神经阻滞发生。
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联合尺神经阻滞起效快,感觉、运动阻滞效果好,提高止血带的耐受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更适合长时间的手、腕部显微外科手术。